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 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是什么
2022-09-15 天奇生活 【 字体:大 中 小 】
汉末,黄巾事起,天下大乱,曹操坐据朝廷,孙权拥兵东吴。一次,刘备在中原吃了败仗,只得逃往荆州,依附刘表。为了能够复兴汉室,夺取天下,刘备到处招纳人才。徐庶和司马徽见他一心爱才,就向他举荐一个人,此人就是人称“卧龙”的诸葛亮。诸葛亮不仅很有学识,又有才能,于是刘备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到隆中卧龙岗去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他。
诸葛亮隐居在隆中,整天住在茅草屋里,虽然过的是与世无争的日子,却十分关心国家大事。他学问很深,喜欢研究兵法。刘备为了了解诸葛亮的才能,便专程到隆中拜访。恰巧诸葛亮这天出去了,刘备只得失望地转回去。不久,刘备又和关羽、张飞冒着大风雪第二次去请。不料诸葛亮又出外闲游去了。张飞本不愿意再来,见诸葛亮不在家,就催着要回去。
刘备只得留下一封信,表达自己对诸葛亮的敬佩和请他出来帮助自己挽救国家危险局面的意思过了一些时候,刘备吃了三天素,准备再去请诸葛亮。关羽说诸葛亮也许是徒有一个虚名,未必有此真才实学,不用去了。张飞却主张由他一个人去叫,如他不来,就用绳子把他捆来。刘备把张飞责备了一顿,又和他俩第三次访诸葛亮。到时,诸葛亮正在睡觉。刘备不敢惊动他,一直站到诸葛亮自己醒来,才彼此坐下谈话。
诸葛亮不是一个空谈之人,见到刘备有志替国家做事,而且诚恳地请他帮助,于是为刘备分析天下形势,共同商讨如何才能占据土地,夺取天下。他主张联合东方的孙权,安抚少数民族,夺取荆州、益州;等到曹操集团出现变故,就从荆州、益州两路出兵,平定中原。
刘备非常同意诸葛亮的军事计划,愿拜诸葛亮为军师,请他出山,帮助自己夺取天下。诸葛亮被刘备“三顾茅庐”的一片诚心所感动,便离开隆中,到新野为刘备出谋策划。
此后,诸葛亮成为刘备亲密无间的助手,帮助刘备联合孙权,并真的夺取了荆州、益州,建立了蜀汉政权。势力强大的曹操、孙权,觉得刘备有了用武之地,都不敢小瞧他。汉中一战,刘备将曹操杀得大败,将曹氏兵将赶出汉中。而诸葛亮在后方筹措粮食,对前线的刘备进行了有力的支持。
三顾茅庐的寓意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都有可以学习的地方。向别人请教问题,或者有求于人,态度一定要真诚,并且要有耐心。不能一遇到困难就打退堂鼓,就像刘备一样,不因此而鄙视诸葛亮,因而蜀汉皇朝才有了更进一步的辉煌。假设刘备无礼节,诸葛亮肯定不会出山相助;假设没有诸葛亮相助,刘备很难建立蜀汉政权。其实,“三顾茅庐”的背后,是求贤若渴。
三顾茅庐出处
三顾茅庐出自诸葛亮《出师表》:“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意思:我原本一个平民,在南阳亲自耕田。只想在乱世里苟全性命,不求在诸侯间扬名显身。先帝不因为我地位、身份低微,而委屈自己,三次到草庐中来拜访我。
注释:
1、布衣:平民;百姓。
2、躬:亲自;耕:耕种。
3、南阳:当时南阳郡治南阳城。
4、苟:苟且;全:保全。
5、闻达:显达扬名,扬名显贵。
6、卑鄙:地位、身份低微,见识短浅。卑:身份低微;鄙:地处偏远,与今义不同。
7、猥(wěi):辱,这里有降低身份的意思;枉屈:枉驾屈就。
8、顾:探望。
三顾茅庐的意思
“三顾茅庐”原为汉末刘备拜访诸葛亮的故事。刘备曾三次访聘诸葛亮,请他出来帮助自己打天下。后人用“三顾茅庐”来比喻诚心实意地一再邀请。
顾:拜访。茅庐:草房。
三顾茅庐造句
1、校长三顾茅庐,诚恳地邀请爷爷再返学校代课。
2、为了表示诚意,我决定三顾茅庐,请王先生出马协助。
3、由于校长三顾茅庐的诚意,终于请来李博士蒞校任教。
4、他一再来请你到学校主持教务,真有三顾茅庐之诚意,你怎能不去助他一臂之力?
三顾茅庐在哪个地方
刘备三顾茅庐的地方位于湖北襄樊的隆中。三顾堂的游廊中排满了历代名人石刻,堂前三株古柏相传是当年刘、关、张三人下马后拴马的地方。三顾堂后面是传说中的诸葛亮故居“草庐”,是刘备三顾茅庐的地方。
猜你喜欢

端午节祝福诗句 端午节祝福诗句大全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描写芒种的古诗词


芒种节气古诗有哪些 芒种的古诗有哪几首


芒种节气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赞美芒种的诗句 关于芒种节气的诗句


270度是什么角 角的种类


25是质数还是合数 质数是什么


28的因数有 因数的定义


32的因数 因数和乘数是否相同吗


33的因数 33的因数有几个


刘备三顾茅庐体现了刘备的什么品质 从三顾茅庐中我们能看出刘备具有哪些优秀品质


诸葛亮三顾茅庐的故事 三顾茅庐的故事


火烧连营的故事 火烧连营故事内容


刘备字什么 刘备小名是什么


刘备字什么 三国刘备字什么


刘备和刘邦有关系吗? 刘备和刘邦有什么关系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