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天奇生活 > 教育 > 正文

集合的运算 集合的基本运算有哪些

2020-09-18 天奇生活 【 字体:

  集合的基本运算:交集、并集、相对补集、绝对补集、子集。集合简称集,是集合论的主要研究对象。现代的集合一般被定义为:由一个或多个确定的元素所构成的整体。

81c2f3da741f411a.jpg

  集合的特性

  1、确定性

  给定一个集合,任给一个元素,该元素或者属于或者不属于该集合,二者必居其一,不允许有模棱两可的情况出现。

  2、互异性

  一个集合中,任何两个元素都认为是不相同的,即每个元素只能出现一次。有时需要对同一元素出现多次的情形进行刻画,可以使用多重集,其中的元素允许出现多次。

  3、无序性

  一个集合中,每个元素的地位都是相同的,元素之间是无序的。集合上可以定义序关系,定义了序关系后,元素之间就可以按照序关系排序。但就集合本身的特性而言,元素之间没有必然的序。

5bc7f27ef5d553b2.jpg

  集合的基本运算:交集、并集、补集、子集。

  集合交换律:A∩B=B∩A、A∪B=B∪A

  集合结合律:(A∩B)∩C=A∩(B∩C) 、(A∪B)∪C=A∪(B∪C)

  集合分配律:A∩(B∪C)=(A∩B)∪(A∩C)、A∪(B∩C)=(A∪B)∩(A∪C)

猜你喜欢

端午节祝福诗句 端午节祝福诗句大全

端午节祝福诗句 端午节祝福诗句大全

2024-06-03
16.5万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描写芒种的古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描写芒种的古诗词

2024-06-03
19.2万
芒种节气古诗有哪些 芒种的古诗有哪几首

芒种节气古诗有哪些 芒种的古诗有哪几首

2024-06-03
11.9万
芒种节气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芒种节气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2024-05-31
8.5万
赞美芒种的诗句 关于芒种节气的诗句

赞美芒种的诗句 关于芒种节气的诗句

2024-05-31
9.4万
270度是什么角 角的种类

270度是什么角 角的种类

2024-05-30
13.9万
25是质数还是合数 质数是什么

25是质数还是合数 质数是什么

2024-05-30
11.1万
28的因数有 因数的定义

28的因数有 因数的定义

2024-05-30
13.8万
32的因数 因数和乘数是否相同吗

32的因数 因数和乘数是否相同吗

2024-05-30
11.9万
33的因数 33的因数有几个

33的因数 33的因数有几个

2024-05-30
14.1万
热门推荐
相关推荐 更多 >>

1925年爆发的震惊中外的什么标志着大革命高潮的到来 五卅运动的影响

1925年爆发的震惊中外的什么标志着大革命高潮的到来 五卅运动的影响
1925年爆发的震惊中外的五卅运动标志着大革命高潮的到来。1925年5月间,上海、青岛的日本纱厂先后发生工人罢工的斗争,遭到日本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的镇压,英帝国主义的巡捕向群众开枪,打死打伤许多人,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五卅惨案。这些屠杀事件激起了全国人民的公愤。广大的工人、学生和部分工商业者,在许多城市和县镇举行游行示威和罢工、罢课、罢市,形成了全国规模的反帝爱国运动高潮。

集合的基本运算 集合的基本运算有哪些

集合的基本运算 集合的基本运算有哪些
集合的基本运算有:交集、并集、相对补集、绝对补集、子集。集合简称集,指的是具有某种特定性质的具体的或抽象的对象汇总而成的集体。其中,构成集合的这些对象则称为该集合的元素。

450+390÷130-123的运算顺序 450+390÷130-123的运算顺序

450+390÷130-123的运算顺序  450+390÷130-123的运算顺序
450+390÷130-123的运算顺序是先算除法,再算加法,最后算减法。即:450+390÷130-123=450+3-123=453-123=330。

计算连加连减时的运算顺序是什么 计算连加连减时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计算连加连减时的运算顺序是什么 计算连加连减时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计算连加连减时的运算顺序是从左向右,加减同级。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统称为四则运算。运算顺序是一种数学术语。主要是先乘方,后乘除,最后加减,有括号的先进行括号内的计算。同级运算时,按照从左到右的位置。

根号下的运算法则 根号的运算法则

根号下的运算法则 根号的运算法则
根号下的运算法则:1、相加或相减时,只有用计算器求出具体值再相加或相减;2、相乘时,两个有平方根的数相乘会等于根号下两数的乘积,再化简。3、相除时,两个有平方根的数相除会等于根号下两数的商,再化简。

成语“高屋建瓴”的“瓴”指的是 12.20蚂蚁庄园答案

成语“高屋建瓴”的“瓴”指的是 12.20蚂蚁庄园答案
成语“高屋建瓴”的“瓴”指的是盛水的瓶子。该成语是一则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最早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该成语指的是在很高的屋顶上把水瓶里的水倒下来,比喻居高临下,势不可当。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