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歌 二十四节气歌是什么
2021-04-29 天奇生活 【 字体:大 中 小 】
《二十四节气歌》是为便于记忆中国古时历法中的二十四节气而编成的小诗歌,流传至今已有多种版本,各地都有传唱。二十四节气科学地揭示了天文气象变化的规律,它不仅在农业生产方面起着指导作用,同时还影响着古人的衣食住行,甚至是文化观念。
二十四节气是智慧的中国古代老百姓通过对自然与生活的细心观察,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划分的,相邻两个节气间隔15度,每15度为一个节气。
立春
2月4日-5日,谓春季开始之节气。
雨水
每年2月18日—20日,此时冬去春来,气温开始回升,空气湿度不断增大,但冷空气活动仍十分频繁。
惊蛰
每年3月5日(6日),指的是冬天蛰伏土中的冬眠生物开始活动。惊蛰前后乍寒乍暖,气温和风的变化都较大。
春分
每年的3月20日(或21日),阳光直照赤道,昼夜几乎等长。中国广大地区越冬作物将进入春季生长阶段。
清明
每年4月5日(或4日),气温回升,天气逐渐转暖。
谷雨
4月20日前后,雨水增多,利于谷类生长。
立夏
每年5月5日或6日“立夏”。万物生长,欣欣向荣。也为夏季的开始。
小满
每年5月20日或21日叫“小满”。麦类等夏熟作物此时颗粒开始饱满,但未成熟。
芒种
6月6日前后,此时太阳移至黄经75度。麦类等有芒作物已经成熟,可以收藏种子。
夏至
6月22日前后,日光直射北回归线,出现“日北至,日长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
小暑
7月7日前后,入暑,标志着中国大部分地区进入炎热季节。
大暑
7月23日前后,正值中伏前后。这一时期是中国广大地区一年中最炎热的时期,但也有反常年份,“大暑不热”,雨水偏多。
立秋
8月7日或8日,草木开始结果,到了收获季节。
处暑
每年8月23日或24日,“处”为结束的意思,至暑气即将结束,天气将变得凉爽了。由于正值秋收之际,降水十分宝贵。
白露
9月8日前后,由于太阳直射点明显南移,各地气温下降很快,天气凉爽,晚上贴近地面的水气在草木上结成白色露珠,由此得名“白露”。
秋分
9月22日前后,日光直射点又回到赤道,形成昼夜等长。
寒露
10月8日前后。此时太阳直射点继续南移,北半球气温继续下降,天气更冷,露水有森森寒意,故名为“寒露风”。
霜降
10月23日前后为“霜降”,黄河流域初霜期一般在10月下旬,与“霜降”节令相吻合,霜对生长中的农作物危害很大。
立冬
每年11月7日前后。
小雪
11月22日前后为“小雪”节气。北方冷空气势力增强,气温迅速下降,降水出现雪花,但此时为初雪阶段,雪量小,次数不多,黄河流域多在“小雪”节气后降雪。
大雪
12月7日前后。此时太阳直射点快接近南回归线,北半球昼短夜长。
冬至
12月22日前后,此时太阳几乎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则形成了日南至、日短至、日影长至,成为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一天。冬至以后北半球白昼渐长,气温持续下降,并进入年气温最低的“三九”。
小寒
1月5日前后,此时气候开始寒冷。
大寒
1月20日前后,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候。
猜你喜欢

端午节祝福诗句 端午节祝福诗句大全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描写芒种的古诗词


芒种节气古诗有哪些 芒种的古诗有哪几首


芒种节气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赞美芒种的诗句 关于芒种节气的诗句


270度是什么角 角的种类


25是质数还是合数 质数是什么


28的因数有 因数的定义


32的因数 因数和乘数是否相同吗


33的因数 33的因数有几个


二十四节气歌是谁编写的 二十四节气歌的意思


二十四节气立夏之后是什么 立夏的时间是什么时候


二十四节气的由来 二十四节气来源


二十四节气的名称是什么 二十四节气的名称


二十四节气的文化内涵 二十四节气的文化内涵及传承价值


二十四节气主要反映什么地区的气候 二十四节气是什么地区的气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