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天奇生活 > 教育 > 正文

一鸣惊人的道理 一鸣惊人的道理解释

2022-02-11 天奇生活 【 字体:

  不是非要滔滔不绝才能显出自己的本事,平时不露声色是为长远观察问题,蓄积力量,不但能够正确地预见未来,更能够掌握适当时机。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是一个汉语成语。“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一鸣惊人的道理

  比喻平时没有突出的表现,一下子做出惊人的成绩。一鸣惊人(拼音:yīmíng jīngrén)是一则来源于寓言故事的成语,该成语最早出自 《韩非子·喻老》,后《史记·滑稽列传》中也有提及。

一鸣惊人的道理

  【字词解释】鸣:动词,鸟叫。【成语性质】褒义词【成语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

一鸣惊人的道理

  成语寓意:表面看,一鸣惊人似乎瞬间光彩照人、风光无限,而在闪亮登场背后所经历的千难万险则往往被人所忽略。“成功的花儿,人们只惊羡它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它的芽,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猜你喜欢

端午节祝福诗句 端午节祝福诗句大全

端午节祝福诗句 端午节祝福诗句大全

2024-06-03
16.5万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描写芒种的古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描写芒种的古诗词

2024-06-03
19.2万
芒种节气古诗有哪些 芒种的古诗有哪几首

芒种节气古诗有哪些 芒种的古诗有哪几首

2024-06-03
11.9万
芒种节气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芒种节气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2024-05-31
8.5万
赞美芒种的诗句 关于芒种节气的诗句

赞美芒种的诗句 关于芒种节气的诗句

2024-05-31
9.4万
270度是什么角 角的种类

270度是什么角 角的种类

2024-05-30
13.9万
25是质数还是合数 质数是什么

25是质数还是合数 质数是什么

2024-05-30
11.1万
28的因数有 因数的定义

28的因数有 因数的定义

2024-05-30
13.8万
32的因数 因数和乘数是否相同吗

32的因数 因数和乘数是否相同吗

2024-05-30
11.9万
33的因数 33的因数有几个

33的因数 33的因数有几个

2024-05-30
14.1万
热门推荐
相关推荐 更多 >>

楚庄王一鸣惊人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一鸣惊人的楚庄王启示是什么

楚庄王一鸣惊人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一鸣惊人的楚庄王启示是什么
楚庄王一鸣惊人的故事告诉我们:并不是非要滔滔不绝才能够显示出自己的本事;平时不露声色是为长远观察问题,蓄积力量,不但能够正确地预见未来,更能够掌握适当时机。春秋时,楚庄王即位已经三年,白天打猎,晚上喝酒,对国家大事全不放在心上。他知道大臣们对他不满意,就下了一道命令:“谁要是敢劝谏,就判他的死罪!”

一鸣惊人的主人公是谁 一鸣惊人的主人公指的是谁

一鸣惊人的主人公是谁 一鸣惊人的主人公指的是谁
一鸣惊人的主人公指的是:春秋时期楚国的国君楚庄王,一鸣惊人这个成语出自《韩非子·喻老》。一鸣惊人原义是一叫就使人震惊,比喻平时没有突出的表现,一下子做出惊人的成绩。

一鸣惊人的故事主要讲了什么 一鸣惊人的故事讲了什么

一鸣惊人的故事主要讲了什么 一鸣惊人的故事讲了什么
一鸣惊人的故事主要讲了楚庄王初登王位后荒废朝野,某日在听到大臣的劝解之后,决定做一个天下霸主的故事。后来他潜心改正,终于国力强盛,保持了国家的领土。一鸣惊人最早出自 《韩非子·喻老》,后《史记·滑稽列传》中也有提及。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意思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意思解释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意思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意思解释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意思是比喻平时没有突出的表现,一下子做出惊人的成绩。成语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滑稽列传》:“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本成语出自西汉司马迁对战国齐国的记载,但最早的蓝本为战国韩非记载的春秋楚庄王的典故。这或许并不矛盾,可能齐威王也被问过这个隐语,然后想起楚庄王说过的话也顿然醒悟,脱口而答。

南辕北辙的道理 南辕北辙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南辕北辙的道理 南辕北辙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成语南辕北辙出自《战国策·魏策四》,形容心想往南而车子却向北行,比喻行动和目的相抵触。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无论做什么事,都要首先看准方向,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有利条件;如果方向错了,那么有利条件只会起到相反的作用。

扁鹊治病的道理是什么 扁鹊治病告诉我们啥道理

扁鹊治病的道理是什么 扁鹊治病告诉我们啥道理
扁鹊治病的道理意在告诫世人特别是为政者,应该勇于正视现实,直面个人灾难、社会危机,及早采取救治措施,也警示人们要防微杜渐,善于听取别人正确的意见,否则后果将不堪设想。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