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的来历
2019-11-27 天奇生活 【 字体:大 中 小 】
对联又叫楹联,是写在纸、布、或者竹子上的对偶语句。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对联的由来主要与古时候的桃符有关。
相传桃木有辟邪的作用,所以周朝时期,人们便把写有"神荼"、"郁垒"名字的桃符悬挂在门上,以去除厉鬼。到了五代,桃符上开始出现联语,后蜀主孟昶也亲自写下了“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的句子。明代时期,民间对对子的习俗开始流行,对联的名字便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出现。到了今天,在春节这天贴春联也就成为了必不可少的传统习俗。
作为利用汉字特征写成的一种民族文体,对联还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猜你喜欢

清明节的来历和风俗


元宵节的来历


春节的风俗有哪些


冰雹什么季节下 冰雹是怎么形成的


夏天最热的时候被称为什么 夏天最热的时候叫做什么


丰收节是哪天 丰收节是什么时候


春夏秋冬分别是哪几个月 春夏秋冬分别是哪些月


24个节气顺口溜 24个节气顺口溜是什么


谷雨要做什么 谷雨节气做什么事情


谷雨要下雨吗 谷雨会下雨吗


对联的形式有哪些


对联的平仄要求及规则


贴对联的由来和寓意是什么


写对联的纸叫什么纸


端午节的来历简短30字


神农架的来历和传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