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天奇生活 > 教育 > 正文

中国发明陶瓷的历史比什么早1700多年 中国发明陶瓷的历史比什么早1700多年

2019-09-27 天奇生活 【 字体:

  中国发明陶瓷的历史比欧洲早1700多年。在十八世纪,欧洲人仍然在苦苦地寻觅着瓷器制造的秘密,

  诚如英国人简·迪维斯在其所著《欧洲瓷器史》一书中所言“几乎整个十八世纪,真正瓷器制作工序仍然是一个严守着的秘密”,而中国,早在东汉时期便已破译了这个秘密。威尼斯商人马可·波罗在其远航归国之后写作于1298年的《马可·波罗游记》中向欧洲人展现了一个瓷器发明之国-中国的迷人面貌,此书较为详尽地记载了中国瓷器及其制作方法。自从马可·波罗带来最早的关于中国瓷器制造的实用资料以后,人们显然认为,瓷器同样是用制造其它陶瓷材料的原料及其技术来制作的。马可·波罗的记载,对欧洲人制造瓷器具有启发作用。


猜你喜欢

孟母戒子文言文及翻译 翻译孟母戒子

孟母戒子文言文及翻译 翻译孟母戒子

2020-11-12
7.6万
马援少时,以家用不足辞其兄翻译 马援少时,以家用不足辞其兄的意思

马援少时,以家用不足辞其兄翻译 马援少时,以家用不足辞其兄的意思

2020-11-12
12.9万
马致远写天净沙秋思的背景是什么 马致远写天净沙秋思的背景

马致远写天净沙秋思的背景是什么 马致远写天净沙秋思的背景

2020-11-12
14.4万
猫和狐狸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猫和狐狸的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

猫和狐狸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猫和狐狸的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

2020-11-12
15.8万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意思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意思是什么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意思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意思是什么

2020-11-12
11.1万
梅花香自苦寒来下一句 梅花香自苦寒来下一句是什么

梅花香自苦寒来下一句 梅花香自苦寒来下一句是什么

2020-11-12
12.1万
孟门,即龙门之上口也翻译 孟门,即龙门之上口也的意思

孟门,即龙门之上口也翻译 孟门,即龙门之上口也的意思

2020-11-12
11.2万
梦入少年丛歌舞匆匆表达什么感情 梦入少年丛歌舞匆匆表达的感情

梦入少年丛歌舞匆匆表达什么感情 梦入少年丛歌舞匆匆表达的感情

2020-11-12
12.6万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翻译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的意思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翻译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的意思

2020-11-12
18.4万
墨子怒耕柱子文言文翻译 翻译墨子怒耕柱子

墨子怒耕柱子文言文翻译 翻译墨子怒耕柱子

2020-11-12
15.2万
热门推荐
相关推荐 更多 >>

中国发明陶瓷的历史比什么早1700多年 中国发明陶瓷的历史比什么早1700多年

中国发明陶瓷的历史比什么早1700多年 中国发明陶瓷的历史比什么早1700多年
中国发明陶瓷的历史比欧洲早1700多年。在十八世纪,欧洲人仍然在苦苦地寻觅着瓷器制造的秘密,

端午节始于中国哪个历史时期

端午节始于中国哪个历史时期
端午节始于中国两千多年以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关于端午节的相关文字记载,“端午”二字最早出现在晋代的《风土记》中。但实际上,端午的习俗却早在这之前就有了,如龙舟竞渡祭祀的习俗早已存在。

中国历史上出现最早的自然地理考察著作 中国历史上最早的自然地理著作

中国历史上出现最早的自然地理考察著作  中国历史上最早的自然地理著作
中国历史上出现最早的自然地理考察著作是《尚书·禹贡》,是中国第一篇区域地理著作。是战国时魏国的人士托名大禹的著作,因而就以《禹贡》名篇。

骨瓷和陶瓷的区别

骨瓷和陶瓷的区别
骨瓷和陶瓷的原料不同,骨瓷原料含不低于25%的骨粉,陶瓷原料是天然黏土和矿物质。陶瓷和骨瓷的重量对比,骨瓷会轻很多,且骨瓷的颜色温润如玉,而陶瓷的颜色则比较泛青涩。骨瓷的透光性也比陶瓷要好,与传统的瓷器相比,骨瓷的保温性要更好一些。骨瓷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是地位和身份的象征。

历史上著名的感恩故事

历史上著名的感恩故事
历史上著名的感恩故事有:东汉时的黄香,是历史上公认的“孝亲”的典范。黄香小时候,家境困难,10岁失去母亲,父亲多病。闷热的夏天,他在睡前用扇子赶打蚊子,扇凉父亲睡觉的床和枕头,以便让父亲早一点入睡;寒冷的冬夜,他先钻进冰冷的被窝,用自己的身体暖热被窝后才让父亲睡下;冬天,他穿不起棉袄,为了不让父亲伤心,他从不叫冷,表现出欢呼雀跃的样子,努力在家中造成一种欢乐的气氛,好让父亲宽心,早日康复。

历史上有名的书法家有哪些人

历史上有名的书法家有哪些人
历史上有名的书法家有王羲之、欧阳询、颜真卿等等。书法家是擅长书法的人,是具有汉字书写能力的人,这些人就是以书法为主要创作的艺术家。王羲之的代表作为《兰亭序》;欧阳询的行书代表作有《仲尼梦奠帖》《行书千字文》;颜真卿的代表作为《祭侄文稿》。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