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天奇生活 > 教育 > 正文

响遏行云的主人公是谁 响遏行云的主人公指的是谁

2022-05-20 天奇生活 【 字体:

  响遏行云主人公就是薛谭和秦青。响遏行云说的是关于薛谭向秦青拜师学艺的故事,形容秦青的歌声嘹亮,高入云霄,连浮动着的云彩也被止住了。响遏行云形容歌声嘹亮,高入云霄,连浮动着的云彩也被止住了,出自《列子·汤问》。

响遏行云的主人公是谁

  战国时期有个喜欢歌唱的青年,名叫薛谭。他得知秦青在歌唱方面很有造诣,便拜秦青为师。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他有了很大进步,受到了同行的称赞。

  薛谭自以为已经把老师的本领学到手了,就打算向老师秦青辞别,自己独自出去演奏;于是有一天,他便去向秦青告别,并向他表明了意图。

  秦青略有所思的低下了头,在过了一会之后就对薛谭说道,你确实学的已经不错了,我十分的本事你已经学去了七分之多,但是如果能够在坚持一段时间,想必还是能够有所进步的,薛谭咋听到老师的这些话之后,非常的不高兴。秦青看出了他的小心思,就没有再多说些什么了。

  第二天,秦青在郊外设宴为他送行。在饮酒话别的时候,秦青打着拍子,唱了一支非常悲壮的歌曲,那高亢的歌声使周围的树木都颤动起来,天空中的流云都停了下来。

  薛谭听得入了迷,意识到自己的骄傲自满有多么愚蠢。他十分惭愧地对秦青说:“老师,我原以为学得和您差不多了,现在才知道比老师差远了,请老师原谅我,让我继续跟您学习吧。”秦青听了,笑了笑,让他留了下来。

猜你喜欢

端午节祝福诗句 端午节祝福诗句大全

端午节祝福诗句 端午节祝福诗句大全

2024-06-03
16.5万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描写芒种的古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描写芒种的古诗词

2024-06-03
19.2万
芒种节气古诗有哪些 芒种的古诗有哪几首

芒种节气古诗有哪些 芒种的古诗有哪几首

2024-06-03
11.9万
芒种节气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芒种节气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2024-05-31
8.5万
赞美芒种的诗句 关于芒种节气的诗句

赞美芒种的诗句 关于芒种节气的诗句

2024-05-31
9.4万
270度是什么角 角的种类

270度是什么角 角的种类

2024-05-30
13.9万
25是质数还是合数 质数是什么

25是质数还是合数 质数是什么

2024-05-30
11.1万
28的因数有 因数的定义

28的因数有 因数的定义

2024-05-30
13.8万
32的因数 因数和乘数是否相同吗

32的因数 因数和乘数是否相同吗

2024-05-30
11.9万
33的因数 33的因数有几个

33的因数 33的因数有几个

2024-05-30
14.1万
热门推荐
相关推荐 更多 >>

响遏行云的主人公是谁 响遏行云的主人公是谁呢

响遏行云的主人公是谁 响遏行云的主人公是谁呢
响遏行云的主人公是秦青和薛谭。《响遏行云》是一篇文言文短文。节选自《列子》卷五《汤问》。

响遏行云的主人公是谁 响遏行云的主人公指的是谁

响遏行云的主人公是谁 响遏行云的主人公指的是谁
响遏行云主人公就是薛谭和秦青。响遏行云说的是关于薛谭向秦青拜师学艺的故事,形容秦青的歌声嘹亮,高入云霄,连浮动着的云彩也被止住了。响遏行云形容歌声嘹亮,高入云霄,连浮动着的云彩也被止住了,出自《列子·汤问》。

大男当婚最后喊曹小强的是谁 大男当婚谁在最后喊的曹小强

大男当婚最后喊曹小强的是谁 大男当婚谁在最后喊的曹小强
电视剧《大男当婚》的结局中,最后喊曹小强的并没有给出画面,在剧中留了一个悬念,也算是一个开放式结局,观众喜欢谁,就可以将谁带入进去。

罗刹海市这首歌骂的是谁 罗刹海市歌曲歌词

罗刹海市这首歌骂的是谁 罗刹海市歌曲歌词
罗刹海市这首歌并没有骂谁。《罗刹海市》歌词的原型来自《聊斋志异》的讽刺名篇《罗刹海市》。该小说讲述一位名叫马骥的中国商人到两万六千里之外罗刹国经商,发现当地人美丑颠倒,马骥因为长相俊美而遭到排斥;他把脸涂黑后,反而赢得众人喜爱,甚至因“貌美”而被国王封官。刀郎从自身的音乐生活出发,结合自己在娱乐圈的生存体验,将其与文学故事场景相映射,并采用靠山调制作出了该曲。

人在曹营心在汉指的是什么意思 身在曹营心在汉人物是谁

人在曹营心在汉指的是什么意思 身在曹营心在汉人物是谁
“人在曹营心在汉”比喻的是人处在对立的一方,心里却想着自己原本所处的一方。“人在曹营心在汉”的近义词是人在心不在,反义词是同心协力。“人在曹营心在汉”出自《三国演义》,原句是“身在曹营心在汉”,指的是关羽。

长江最终汇入的是什么海 长江最终汇入哪个海

长江最终汇入的是什么海 长江最终汇入哪个海
长江最终汇入的是我国的东海海域。地理学家把长江干流分成上游(江源-宜昌)、中游(宜昌-湖口)、下游(湖口-上海)。黄河、长江都是华夏文明起源,长江文明最终融入黄河文明,黄河文明里又呈现出长江文明,两者平分秋色。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