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贵有疑体现了什么精神 学贵有疑体现了哪种精神
2022-06-10 天奇生活 【 字体:大 中 小 】
“学贵有疑”直接体现要善于发现问题,经常对问题进行质疑,并能提出自己的观点,需要批判的精神和质疑勇气。学贵有疑的意思是学习贵在提出疑问。学贵有疑出自明代陈献章劝导学子的一句话。整句为:前辈谓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
学贵有疑名言背景
明正统十二年(1447年),陈献章参加乡试获第九名,时年20岁。次年入京参加礼部会试,中副榜,选入国子监读书。景泰二年(1451年)再次参加会试,又落第。但陈献章对于追求学问却始终锲而不舍。
27岁那年,他闻说抚州临川郡地方,有位著名学者康斋先生(原名吴与弼),学识造诣很高深,读透了朱熹编辑的《伊洛洲源录》之后,还精究宋、明理学的源流,明圣人之道,复孔、孟之传。
陈献章为了拜访名师,不怕长途跋涉,越庚岭,过梅关,抵达赣州(今江西省)。他先顺赣水而上,经吉水到了清江,上了岸再由陆路来到崇仁县,终于找到那位弃官不做,宁愿在家讲学的吴与弼先生。
吴与弼治学很严,他要求学生在学习态度上必须专心一致,不容精神涣散,思想要集中,静时修养,动时省察,务使内心湛然虚明。陈献章见了很受启发,得益不少,但对于吴与弼关于《易经》的分析,陈献章未得满意。
第二年,他就拜辞吴老先生回归江门白沙村,在小庐山麓之南,建筑成一间颇具规模的书舍,题名“春阳台”。从此,陈献章一心隐居,专心读书,足不出户。为了减少对他的干扰,家人就在墙壁凿了个洞,饮食衣服,均由此洞递进。
陈献章隐居春阳台苦读经典著作,探讨先人哲理,经过十年苦学,静坐冥思,舍繁取约,把握心与理吻合的关键,学问与修养,获得飞跃的进步。1465年(明成化元年)的春天,陈献章决定在春阳台设馆教学,乡村邻邑的学生慕名而来。
学贵有疑作者简介
陈献章(1428年11月27日—1500年3月9日),字公甫,别号石斋,广东广州府新会县(今江门市新会区)白沙里人,故又称白沙先生,世称为陈白沙。
明代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书法家、诗人、古琴家。广东唯一一位从祀孔庙的大儒,是明代心学的奠基者,被后世称为“圣代真儒”、“岭南一人”、“岭学儒宗”。
陈献章出生于广东新会都会村,10岁随祖父迁居白沙村。二十岁那年春天考中秀才,同年秋天考中第九名举人。正统十三年四月考中副榜进士进国子监读书。
景泰二年会试落第后拜江西吴与弼为师,成化二年复游太学入京至国子监,以《和杨龟山此日不再得韵》诗而名振京师,祭酒邢让惊为真儒复出,让陈献章作吏部文选清吏司历事。后辞官回到新会白沙,聚徒讲学,四方学者慕名而至。
成化十九年,明宪宗授以翰林院检讨而放归。陈献章自此便居乡讲学,屡荐不起。万历初,从祀孔庙,追谥文恭。著作后被汇编为《白沙子全集》。
猜你喜欢

端午节祝福诗句 端午节祝福诗句大全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描写芒种的古诗词


芒种节气古诗有哪些 芒种的古诗有哪几首


芒种节气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赞美芒种的诗句 关于芒种节气的诗句


270度是什么角 角的种类


25是质数还是合数 质数是什么


28的因数有 因数的定义


32的因数 因数和乘数是否相同吗


33的因数 33的因数有几个


学贵有疑体现了什么精神 学贵有疑体现了哪种精神


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体现了传统美德中的什么精神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体现了什么精神


出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体现了人物的什么品质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表达了什么品质


疑是地上霜的疑是什么意思 疑是地上霜的疑怎么解释


刘备三顾茅庐体现了刘备的什么品质 从三顾茅庐中我们能看出刘备具有哪些优秀品质


学问的故事明白了什么道理 学问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