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天奇生活 > 教育 > 正文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翻译 《陋室铭》原文

2022-06-25 天奇生活 【 字体: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

  作者欣赏菊花不以娇艳姿色取媚于时,而以素雅坚贞见美于人的品性,以菊为伴,以菊为友,借菊花寄寓自己的处世精神,以自己的精神塑造了菊花的品格,达到了花品和人格的交融。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翻译

  《陋室铭》原文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陋室铭》译文

  山不在于高,有仙人居住就有盛名;水不在于深,有蛟龙潜藏就显示神灵。这虽然是间简陋的小屋,但我品德高尚、德行美好。苔痕布满阶石,一片翠绿;草色映入帘栊,满室葱青。往来谈笑的都是饱学多识之士,没有一个浅薄无识之人。可以弹未加彩饰的琴,可以阅读佛经。没有嘈杂的音乐声使耳朵被扰乱,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雄的玄亭。正如孔子说的:“有什么简陋之处呢?”

       《陋室铭》注释

  ⑴ 选自《刘禹锡集》。陋室,简陋的屋子。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⑵[名]出名,有名。

  ⑶[灵]神异。

  ⑷[斯是陋室,惟吾德馨(xīn)]这是简陋的屋舍,只困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斯,这。馨,能散布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德行美好。

  ⑸[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苔痕蔓延到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青色。

  ⑹[鸿儒]博学的人。鸿,大。

  ⑺[白丁]平民,指没有功名的人。

  ⑻[调素琴]弹琴。调,调弄。素琴,不加装饰的琴。

  ⑼[金经]指佛经(佛经用泥金书写)。

  ⑽[无丝竹之乱耳]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

  ⑾[无案牍(dú)之劳形]没有官府公文劳神伤身。案牍,指官府文书。形,形体、躯体。

  ⑿[南阳诸葛庐]诸葛亮隐居南阳住的草庐。

  ⒀[西蜀子云亭]扬子云在西蜀的屋舍。西蜀,今四川。子云,即扬雄(前53—18),字子云,蜀郡成都(今属四川)人,西汉哲学家、文学家。

  ⒁[何陋之有]语出《论语·子罕》。意思是,有什么简陋的呢?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翻译

  《陋室铭》赏析

  铭是古代一种刻于金石上的押韵文体,多用于歌功颂德与警戒自己。题意,作者托物言志,通过对居室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的不陋,“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一中心,实际上也就是借陋室之名行歌颂道德品质之实,表达出室主人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陋室铭》即开篇以山水起兴,山可以不用高,水可以不在深,只要有了仙龙就可以出名,那么居所虽然简陋,但却因主人的有“德”而“馨”,也就是说陋室因为有道德品质高尚的人存在当然也能出名,声名远播,刻金石以记之。

     山水的平凡因仙龙而生灵秀,那么陋室当然也可借道德品质高尚之士播洒芬芳。此种借力打力的技巧,实为绝妙,也可谓作者匠心独具。特别是以仙龙点睛山水,构思奇妙。“斯是陋室,唯吾德馨”,由山水仙龙入题,作者笔锋一转,直接切入了主题,看引论铺下了基础。也点出了陋室不陋的原因,其原因是德馨二字。

  《陋室铭》创作背景

  作者因在任监察御史期间,曾经参加了王叔文的“永贞革新”,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革新失败后,被贬至安徽和州县当一名通判。按规定,通判应在县衙里住三间三厢的房子。可和州知县见作者被贬,故意刁难之。和州知县先安排他在城南面江而居,作者不但无怨言,反而很高兴,还随意写下两句话,贴在门上:“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和州知县知道后很生气,吩咐衙里差役把作者的住处从县城南门迁到县城北门,面积由原来的三间减少到一间半。新居位于德胜河边,附近垂柳依依,环境也还可心,作者仍不计较,并见景生情,又在门上写了两句话:“垂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

  那位知县见其仍然悠闲自乐,满不在乎,又再次派人把他调到县城中部,而且只给一间只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小屋。半年时间,知县强迫作者搬了三次家,面积一次比一次小,最后仅是斗室。作者遂愤然提笔写下这篇《陋室铭》,并请人刻上石碑,立在门前。

  《陋室铭》作者简介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唐代中期诗人、哲学家。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被贬为郎州司马、连州刺史,晚年任太子宾客。他的一些诗歌反映了作者进步的思想,其学习民歌写成的《竹枝词》等诗具有新鲜活泼,健康开朗的显著特色,情调上独具一格。

猜你喜欢

端午节祝福诗句 端午节祝福诗句大全

端午节祝福诗句 端午节祝福诗句大全

2024-06-03
16.5万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描写芒种的古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描写芒种的古诗词

2024-06-03
19.2万
芒种节气古诗有哪些 芒种的古诗有哪几首

芒种节气古诗有哪些 芒种的古诗有哪几首

2024-06-03
11.9万
芒种节气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芒种节气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2024-05-31
8.5万
赞美芒种的诗句 关于芒种节气的诗句

赞美芒种的诗句 关于芒种节气的诗句

2024-05-31
9.4万
270度是什么角 角的种类

270度是什么角 角的种类

2024-05-30
13.9万
25是质数还是合数 质数是什么

25是质数还是合数 质数是什么

2024-05-30
11.1万
28的因数有 因数的定义

28的因数有 因数的定义

2024-05-30
13.8万
32的因数 因数和乘数是否相同吗

32的因数 因数和乘数是否相同吗

2024-05-30
11.9万
33的因数 33的因数有几个

33的因数 33的因数有几个

2024-05-30
14.1万
热门推荐
相关推荐 更多 >>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翻译 《陋室铭》原文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翻译 《陋室铭》原文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作者欣赏菊花不以娇艳姿色取媚于时,而以素雅坚贞见美于人的品性,以菊为伴,以菊为友,借菊花寄寓自己的处世精神,以自己的精神塑造了菊花的品格,达到了花品和人格的交融。

予谓菊读音 予谓菊怎么读

予谓菊读音 予谓菊怎么读
予谓菊读作yǔ wèi jú,意思是我认为菊花,出自宋代周敦颐的《爱莲说》。《爱莲说》是北宋理学家周敦颐创作的一篇散文。这篇文章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质的描写,歌颂了莲花坚贞的品格,从而也表现了作者洁身自爱的高洁人格和洒落的胸襟。

俄而希有鸟见谓之曰翻译 俄而希有鸟见谓之曰意思

俄而希有鸟见谓之曰翻译 俄而希有鸟见谓之曰意思
俄而希有鸟见谓之曰翻译:不久,希有鸟看见了大鹏,它对大鹏说。该句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赋作《大鹏赋》,此赋作者以大鹏自况,把大鹏置于浩渺的天宇背景中,写其巨大威猛,无所拘束,自由自在的脱俗神采,并以黄鹄等俗鸟形象与之作对比,淋漓尽致地抒发了作者从少年时代以来,一直在心头汹涌澎湃,而且越来越强烈的豪情逸致,充分体现了其摆脱现实羁绊、追求自由的理想。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的意思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翻译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的意思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翻译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的意思:我曾经说读书讲究“三到”,即读书时要专心,要认真看,要诵读。该句出自朱熹所作的《训学斋规》,该文说明专心致志在读书中的重要性,只有一心一意,读书才会事半功倍。

观别者翻译及赏析 观别者的翻译及赏析

观别者翻译及赏析 观别者的翻译及赏析
观别者翻译:排列在青青杨柳的路上,正在送别远去的亲人。是爱子宦游要去燕赵,高堂上还有他年迈的双亲。不离家无法把双亲奉养,离家去又新忧殷殷。情意恳切地把兄弟嘱咐,恋恋不舍地面对相送的乡邻。都门祖帐中饮过了饯行酒,从此就告别了亲属和友人。洒泪去追赶前面的同伴,怀着悲伤启动远行的车轮。赏析:此诗描绘了诗人所看见的一个离别的场景,抒发了诗人漂泊异乡的苦闷与无奈之情。全诗描写游子依依惜别的情景,句句伤情。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翻译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是什么意思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翻译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是什么意思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翻译:再说,我曾经听说(有人)认为仲尼懂的东西太少,伯夷的义行不值得看重。该句出自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庄子所作的《庄子·秋水》。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