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氏之亡也文言文翻译 范氏之亡也的文言文翻译
2022-07-01 天奇生活 【 字体:大 中 小 】
范氏之亡也文言文翻译:范氏逃亡的时候,有个人趁机偷了一口钟,想要背着它逃跑。但是,这口钟太大了,背不动;于是用锤子把钟砸碎,刚一砸,钟锽锽的响声很大。他生怕别人听到钟声,来把钟夺走了,就急忙把自己的耳朵紧紧捂住继续敲。害怕别人听到钟的声音,这是可以理解的;害怕自己听到钟声,这就太荒谬了。
《范氏之亡也》原文
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锥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矣!
《范氏之亡也》注释
1、范氏之亡也:范氏是春秋末期晋国的贵族,被其他四家贵族联合打败后,逃在齐国。亡,逃亡。
2、得:得到。
3、钟: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
4、负:用背驮东西。
5、则:但是。
6、以:用。
7、锥:锤子。
8、“况”hàng、然:“况”地;况,拟声词,形容钟声。
9、遽:急忙,立即,马上。
10、恶:害怕。
11、悖:荒谬。
12、走:逃跑。
13、掩:捂住。
《范氏之亡也》赏析
该文讲述了一个人掩耳盗铃的故事,说明了钟的响声是客观存在的,不管你是否捂住耳朵,它都是要响的。凡是要客观存在的东西,它不会依人的主观意志为改变。有的人对自己的不利,或不喜欢的客观存在,采取不承认的态度,以为如此,它就不存在了,这和“掩耳盗钟”一样,都是极端的主观唯心主义唯我论的表现。
掩耳盗钟的人自以为掩上了耳朵就听不到钟响了,实际上钟响是客观事实,你把耳朵掩上了,钟还是要响,你听不到,别人照样会听到。
这则寓言的本意是劝告人们:如果作错事自己假装不知道,如同捂着耳朵偷铃铛,自己欺骗自己。我们不能自欺欺人,这是没有用的。寓言把掩耳盗钟者的愚蠢,描写得很生动。这个故事后来衍化为成语,改为“掩耳盗铃”。还比喻自己害怕就把耳朵捂上。
《范氏之亡也》创作背景
《范氏之亡也》出自《吕氏春秋》,是在秦国相邦吕不韦的主持下,集合门客们编撰的一部杂家名著。
《范氏之亡也》作者介绍
吕不韦,姜姓,吕氏,名不韦,卫国濮阳(今河南省安阳市滑县)人。战国末年卫国商人、政治家、思想家,后为秦国丞相,姜子牙的二十三世孙。
早年经商于阳翟,将秦国质子异人带回秦国,扶植其成为秦庄襄王后,被拜为相国,封文信侯,食邑河南洛阳十万户。带兵攻取周国、赵国、卫国土地,分别设立三川郡、太原郡、东郡,对秦王嬴政兼并六国的事业作出重大贡献。
庄襄王去世后,迎立太子嬴政即位,拜为相邦,尊称“仲父”,权倾天下。受到嫪毐集团叛乱牵连,罢相归国,全家流放蜀郡,途中饮鸩自尽。
主持编纂《吕氏春秋》,包含八览、六论、十二纪,汇合了先秦诸子各派学说,“兼儒墨,合名法”,史称“杂家”。
猜你喜欢

端午节祝福诗句 端午节祝福诗句大全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描写芒种的古诗词


芒种节气古诗有哪些 芒种的古诗有哪几首


芒种节气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赞美芒种的诗句 关于芒种节气的诗句


270度是什么角 角的种类


25是质数还是合数 质数是什么


28的因数有 因数的定义


32的因数 因数和乘数是否相同吗


33的因数 33的因数有几个


范氏之亡也文言文翻译 范氏之亡也的文言文翻译


宁越,中牟之鄙人也文言文翻译 宁越,中牟之鄙人也如何翻译


陶侃,东晋之大将军也文言文翻译 陶侃,东晋之大将军也如何翻译


此城存亡危机之秋也翻译 此城存亡危机之秋也的翻译


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翻译 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的意思


鲍氏之子文言文翻译 鲍氏之子文言文翻译大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