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画扇的诗句是什么意思 悲画扇的诗句的意思
2022-07-21 天奇生活 【 字体:大 中 小 】
悲画扇整句为何事秋风悲画扇,意思:但你我本应当相亲相爱,却为何成了今日的相离相弃?该句出自清代词人纳兰性德的词作《木兰花·拟古决绝词柬友》,此词假托一个为情所伤的女子和伤害她的男子坚决分手的情景,借用班婕妤被弃以及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的典故,通过“秋扇”“骊山语”“雨霖铃”“比翼连枝”这些意象,营造了一种幽怨、凄楚、悲凉的意境,抒写了被抛弃的幽怨之情。
《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原文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心人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注释
1、何事:因为什么原因。
2、木兰花:原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此词双调五十六字。
3、“何事”句:用汉朝班婕妤被弃的典故。班婕妤为汉成帝妃,被赵飞燕谗害,退居冷宫,后有诗《怨歌行》,以秋扇闲置为喻抒发被弃之怨情。
4、“却道”句:看似白话,实为用典,语出南朝齐谢朓《同王主簿怨情》后两句“故人心尚永,故心人不见”。汪元治本《纳兰词》误刻后句“故心人”为“故人心”,这一错误常被现代选本沿袭。
5、“骊(lí)山”句:用唐明皇与杨玉环的爱情典故。《太真外传》载,唐明皇与杨玉环曾于七月七日夜,在骊山华清宫长生殿里盟誓,愿世世为夫妻。
6、“泪雨”句:安史乱起,唐玄宗入蜀,于马嵬坡赐死杨玉环,相传途中因在雨中闻铃声而思念杨贵妃,故作《雨霖铃》曲。
7、薄幸:薄情。锦衣郎:此处指唐玄宗。
8、“比翼”句:唐白居易《长恨歌》载,唐玄宗和杨贵妃曾在骊山华清宫长生殿定情盟誓。
《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译文
与意中人相处应当总像刚刚相识的时候,是那样地甜蜜,那样地温馨,那样地深情和快乐。但你我本应当相亲相爱,却为何成了今日的相离相弃?如今轻易地变了心,你却反而说情人间就是容易变心的。唐明皇与杨玉环,在长生殿起过生死不相离的誓言,却又最终作决绝之别,即使如此,也不生怨。但你又怎比得上当年的唐明皇呢,他总还是与杨玉环有过比翼鸟、连理枝的誓愿。
《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赏析
纳兰性德的这首拟作是借用汉唐典故而抒发“闺怨”之情。
用“决绝”这个标题,很可能就是写与初恋情人的绝交这样一个场景的。这首词确实也是模拟被抛弃的女性的口吻来写的。第一句“人生若只如初见”是整首词里最平淡又是感情最强烈的一句,一段感情,如果在人的心里分量足够重的话,那么无论他以后经历了哪些变故,初见的一刹那,永远是清晰难以忘怀的。而这个初见,词情一下子就拽回到初恋的美好记忆中去了。
“何事秋风悲画扇”一句用汉朝班婕妤被弃的典故。扇子是夏天用来趋走炎热,到了秋天就没人理睬了,古典诗词多用扇子的来比喻被冷落的女性。这里是说本应当相亲相爱,但却成了相离相弃。又将词情从美好的回忆一下子拽到了残酷的现实当中。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二句:因为此词是模拟女性的口吻写的,所以从这两句写出了主人公深深地自责与悔恨。纳兰不是一个负心汉,只是当时十多岁的少年还没主宰自己的命运。其实像李隆基这样的大唐皇帝都保不住心爱的恋人,更何况是纳兰。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二句用唐明皇与杨玉环的爱情典故。七夕的时候,唐杨二人在华清宫里山盟海誓。山盟海誓言犹在,马嵬坡事变一爆发,杨贵妃就成了政治斗争的牺牲品。据说后来唐明皇从四川回长安的路上,在栈道上听到雨中的铃声,又勾起了他对杨贵妃的思恋,就写了著名的曲子《雨霖铃》。这里借用此典说即使是最后作决绝之别,也不生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二句化用唐李商隐《马嵬》诗句“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承接前二句句意,从另一面说明主人公情感之坚贞。
全词假托失恋女子的口吻,抒写了被男子抛弃的幽怨之情。词情哀怨凄婉,曲折缠绵,富有哲思。“秋风悲画扇”即是悲叹自己遭弃的命运,“骊山”之语暗指原来浓情蜜意的时刻,“泪雨霖铃”写像唐玄宗和杨贵妃那样的亲密爱人也最终肠断马嵬坡,“比翼连枝”出自《长恨歌》诗句,写曾经的爱情誓言已成为遥远的过去。
而这“闺怨”的背后,似乎更有着深层的痛楚,“闺怨”只是一种假托。故有人认为此篇别有隐情,词人是用男女间的爱情为喻,说明与朋友也应该始终如一,生死不渝。
《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创作背景
这首《木兰花》是模仿古乐府的一阕决绝词,词题“拟古决绝词柬友”,另作“拟古决绝词”,因此常被当成爱情诗来读,而据清道光十二年(1832)结铁网斋刻本《纳兰词》里的词题“拟古决绝词柬友”,这首词是模仿古乐府的决绝词,写给一位友人的。通常认为这个朋友是指纳兰容若的知己,即当时另一位诗词大家顾贞观。
《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作者介绍
纳兰性德,清代词人,与朱彝尊、陈维崧并称“清词三大家”。字容若,号楞伽山人,大学士明珠长子。出生于满州正黄旗。原名成德,因避皇太子胤礽(小名保成)之讳,改名性德。康熙十五年(1676)进士,官一等侍卫。随扈出巡南北,并曾出使梭龙(黑龙江流域)考察沙俄侵扰东北情况。
善骑射,好读书。词以小令见长,多感伤情调,间有雄浑之作,后人对其词评价很高。也能诗。有《通志堂集》,词集名《纳兰词》。又与徐乾学编刻唐以来说经诸书为《通志堂经解》。
参考资料:
1、徐宇编著.纳兰词.南京: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  2、纳兰性德著 石涛图.纳兰词(上).西安:三秦出版社 |  3、桑妮编著.纳兰词:一尺华丽,三寸忧伤.北京:新世界出版社猜你喜欢

端午节祝福诗句 端午节祝福诗句大全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描写芒种的古诗词


芒种节气古诗有哪些 芒种的古诗有哪几首


芒种节气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赞美芒种的诗句 关于芒种节气的诗句


270度是什么角 角的种类


25是质数还是合数 质数是什么


28的因数有 因数的定义


32的因数 因数和乘数是否相同吗


33的因数 33的因数有几个


悲画扇的诗句是什么意思 悲画扇的诗句的意思


何事秋风悲画扇,人生若只如初见是什么意思 何事秋风悲画扇,人生若只如初见会是什么意思


何时秋风悲画扇上句 何时秋风悲画扇上一句是什么


何事秋风悲画扇的字面意思 何事秋风悲画扇如何解释


人生若只如初见 何事秋风悲画扇的意思翻译


诺亚方舟是什么意思 诺亚方舟是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