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昭君出塞的故事 昭君出塞的历史记载
2022-07-23 天奇生活 【 字体:大 中 小 】
公元前54年,南匈奴呼韩邪单于被他哥哥北匈奴郅支单于打败,向汉朝称臣归附,曾三次进长安朝觐天子,并向汉元帝自请为婿。元帝遂选宫女王昭君赐予他。昭君到匈奴后,被封为“宁胡阏氏”,象征她将给匈奴带来和平、安宁和兴旺。后来呼韩邪单于在西汉的支持下控制了匈奴全境。
王昭君的简介
史书上对王昭君的记载不多,仅仅不足150字。王昭君,名嫱,为西汉南君秭归人(今属湖北),晋代时避司马昭讳改称“明君”或“明妃”,是齐国王襄之女,因出身平民,身世详情没有考证。17岁时被选入宫待诏。汉元帝时,呼韩邪单于入朝自请为女婿,元帝决定从宫人中挑选一个才貌双全的宫女,嫁给呼韩邪。呼韩邪单于封她为“宁胡阏氏(阏氏为匈奴语,王后之意)”。昭君去世后,她的女儿须卜居次、当云居次、外孙大且渠奢、侄子王歙和王飒。
昭君出塞的历史记载
《汉书·元帝纪》和《汉书·匈奴传》就没有记载昭君自愿请行,只记载了汉元帝把昭君“赐”给呼韩邪单于。
《汉书·元帝记》记载:“竟宁元年春正月,匈奴乎韩邪单于来朝。诏曰:‘匈奴郅支单于背叛礼义,既伏其辜,乎韩邪单于不忘恩德,乡慕礼义,复修朝贺之礼,愿保塞传之无穷,边垂长无兵革之事。其改元为竟宁,赐单于待诏掖庭王樯为阏氏。’”
《汉书·匈奴传》记载:“单于自言婿汉氏以自亲。元帝以后宫良家子王嫱字昭君赐单于。单于欢喜,上书愿保上谷以至敦煌,传之无穷,请罢边备塞卒吏,以休天子人民。”
我们可以看到,在当时是绝对没有所谓昭君自请出塞的,试想一个宫良家女子,怎会有左右两国之能呢?
而之后的《后汉书·南匈奴传》记载,就出现了极大地出入:“初,单于弟右谷蠡王伊屠知牙师以次当为左贤王。左贤王即是单于储副。单于欲传其子,遂杀知牙师。知牙师者,王昭君之子也。昭君字嫱,南郡人也。初,元帝时,以良家子选入掖庭。时,呼韩邪来朝,帝敕以宫女五人赐之。昭君入宫数岁,不得见御,积悲怨,乃请掖庭令求行。呼韩邪临辞大会,帝召五女以示之。昭君丰容靓饰,光明汉宫,顾景裴回,竦动左右。帝见大惊,意欲留之,而难于失信,遂与匈奴。生二子。及呼韩邪死,其前阏氏子代立,欲妻之,昭君上书求归,成帝敕令从胡俗,遂复为后单于阏氏焉。”
《后汉书·南匈奴传》记载的昭君自愿请行之说,可能是该书作者范晔根据民间传说写入的,其可信程度自然不如《汉书》,但从《后汉书》后,昭君自请出塞或因人们的主观想法而慢慢变成了所谓“史实”,这是很荒诞的。
昭君出塞的历史意义
使西汉与匈奴和睦相处。昭君出塞后西汉与匈奴50多年没有战争。深远意义:促进了名族融合与经济发展。昭君出塞带去了中原先进的文化与技术,促进了边疆地区的经济发展,同时也促进了汉族与其他少数名族的民族融合。
昭君出塞的塞指的是什么地方
“昭君出塞”的“塞”指的是:光禄塞。“出塞”的“塞”意思是:边塞。
公元前54年,匈奴呼韩邪单于被他哥哥郅支单于打败,然后南迁至长城外的光禄塞下,《汉书·匈奴传》记载甘露三年,匈奴呼韩邪单于“自请愿留居光禄塞下,有急保汉受降城”。
后来单于想同西汉结好,故三次进长安向汉元帝请求和亲,《汉书》记载汉元帝赐亲,但《后汉书》则记载王昭君是自请出塞愿意和亲嫁于呼韩邪单于,当时呼韩邪驻于光禄塞下,所以昭君所出之要塞即是光禄塞。
汉匈的边界一般都是以长城为界。历史上没有留下昭君出塞明确线路图的记载,后人根据考古发现,推断昭君和亲走的路线图是从长安出发,向北走到榆林,鄂尔多斯向五原方向。
所以不是具体指的那个要塞,是指的出了边界。有人臆想要塞是雁门关,其实真的不会走雁门关这条线路,因为当时呼韩邪单于的王廷在五原郡,今包头周边。
多少年过去了,昭君出塞的故事一直流传至今。代县人民为了不忘这位曾为民族和谐做出牺牲的绝代奇女子,特在雁门关上修建了落雁塔和落雁池,供游人观赏和追思。
猜你喜欢

端午节祝福诗句 端午节祝福诗句大全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描写芒种的古诗词


芒种节气古诗有哪些 芒种的古诗有哪几首


芒种节气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赞美芒种的诗句 关于芒种节气的诗句


270度是什么角 角的种类


25是质数还是合数 质数是什么


28的因数有 因数的定义


32的因数 因数和乘数是否相同吗


33的因数 33的因数有几个


王昭君出塞的地方是现在的哪里 王昭君出塞的地方是现在的什么地方


王昭君出塞的故事 昭君出塞的历史记载


王昭君出塞后被匈奴称为什么 昭君为什么又称落雁


昭君出塞的故事 昭君出塞的故事介绍


昭君出塞是什么朝代 昭君出塞是什么朝代的


昭君出塞是指汉与什么和亲 昭君出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