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古诗的意思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翻译
2022-07-21 天奇生活 【 字体:大 中 小 】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古诗的意思:其一:迢迢万里的银河朝西南方向下坠,喔喔的鸡叫之声在邻家不断长鸣。疾病折磨我几乎把救亡壮志消尽,出门四望不禁手搔白发抱憾平生。其二:三万里长的黄河奔腾向东流入大海,五千仞高的华山耸入云霄上摩青天。中原人民在金人压迫下眼泪已流尽,他们盼望王师北伐盼了一年又一年。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原文
其一
迢迢天汉西南落,喔喔邻鸡一再鸣。
壮志病来消欲尽,出门搔首怆平生。
其二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注释
1、将晓:天将要亮。篱门:竹子或树枝编的门。迎凉:出门感到一阵凉风。
2、天汉:银河。
3、搔首:以手搔头。焦急或有所思貌。怆(chuàng):悲伤。
4、三万里:长度,形容它的长,是虚指。河:指黄河。
5、五千仞(rèn):形容它的高。仞,古代计算长度的一种单位,周尺八尺或七尺,周尺一尺约合二十三厘米。岳:指五岳之一西岳华山。黄河和华山都在金人占领区内。一说指北方泰、恒、嵩、华诸山。摩天:迫近高天,形容极高。摩,摩擦、接触或触摸。
6、遗民:指在金占领区生活的汉族人民,却认同南宋王朝统治的人民。泪尽:眼泪流干了,形容十分悲惨、痛苦。胡尘:指金人入侵中原,也指胡人骑兵的铁蹄践踏扬起的尘土和金朝的暴政。胡,中国古代对北方和西方少数民族的泛称。
7、南望:远眺南方。王师:指宋朝的军队。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赏析
组诗的第一首落笔写银河西坠,鸡鸣欲曙,从所见所闻渲染出一种苍茫静寂的气氛。“一再鸣”三字,可见百感已暗集毫端。三四句写“有感”正面。一个“欲”字,一个“怆”字表现了有心杀敌无力回天的感慨。
第一首以沉郁胜,第二首则以雄浑胜。第一首似一支序曲,第二首才是主奏,意境更为辽阔,感情也更为沉痛。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创作背景
这组爱国主义诗篇作于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年)的秋天,当时陆游已经六十八岁,罢归山阴(今浙江绍兴)故里已经四年。但平静的村居生活并不能使老人的心平静下来。南宋时期,金兵占领了中原地区。诗人作此诗时,中原地区已沦陷于金人之手六十多年了。
此时爱国诗人陆游被罢斥归故乡,在山阴乡下向往着中原地区的大好河山,也惦念着中原地区的人民,盼望宋朝能够尽快收复中原,实现统一。此时虽值初秋,暑威仍厉,天气的热闷与心头的煎沸,使他不能安睡。将晓之际,他步出篱门,以舒烦热,心头怅触,写下这两首诗。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作者介绍
陆游,宋代爱国诗人、词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但收复中原信念始终不渝。
他具有多方面文学才能,尤以诗的成就为最,在生前即有“小李白”之称,不仅成为南宋一代诗坛领袖,而且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地位,存诗9300多首,是文学史上存诗最多的诗人,内容极为丰富,抒发政治抱负,反映人民疾苦,风格雄浑豪放;抒写日常生活,也多清新之作。
词作数量不如诗篇巨大,但和诗同样贯穿了气吞残虏的爱国主义精神。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放翁词》《渭南词》等数十个文集传世。
参考资料:
1、赖汉屏 等.宋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  2、鹤鸣.陆游经典作品选.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  3、蔡义江.陆游诗词选评:上海古籍出版社猜你喜欢

端午节祝福诗句 端午节祝福诗句大全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描写芒种的古诗词


芒种节气古诗有哪些 芒种的古诗有哪几首


芒种节气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赞美芒种的诗句 关于芒种节气的诗句


270度是什么角 角的种类


25是质数还是合数 质数是什么


28的因数有 因数的定义


32的因数 因数和乘数是否相同吗


33的因数 33的因数有几个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古诗的意思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翻译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古诗意思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什么意思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的意思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古诗的意思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古诗的意思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古诗的意思及古诗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的晓是什么意思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晓的意思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