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意思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翻译
2022-07-22 天奇生活 【 字体:大 中 小 】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意思:农民在正午烈日的暴晒下锄禾,汗水从身上滴在禾苗生长的土地上。该句出自是唐代诗人李绅的组诗作品《悯农二首》其二,这组诗深刻地反映了中国封建时代农民的生存状态。
《悯农二首》原文
其一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其二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悯农二首》翻译
其一
春天播种下一粒种子,到了秋天就可以收获很多的粮食。
天下没有一块不被耕作的田,可仍然有种田的农夫饿死。
其二
农民在正午烈日的暴晒下锄禾,汗水从身上滴在禾苗生长的土地上。
又有谁知道盘中的饭食,每颗每粒都是农民用辛勤的劳动换来的呢?
《悯农二首》注释
1、悯:怜悯。这里有同情的意思。这两首诗的排序不同版本有分歧。
2、粟:泛指谷类。
3、秋收:一作“秋成”。子:指粮食颗粒。
4、四海:指全国。闲田:没有耕种的田。
5、犹:仍然。
6、禾:谷类植物的统称。
7、餐:一作“飧”。熟食的通称。
《悯农二首》赏析
第一首诗具体而形象地描绘了到处硕果累累的景象,突出了农民辛勤劳动获得丰收却两手空空、惨遭饿死的现实问题。
第二首诗描绘了在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田里劳作的景象,概括地表现了农民终年辛勤劳动的生活,最后以 语近意深的格言,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真挚的同情之心。
组诗选取了比较典型的生活细节和人们熟知的事实,集中地刻画了当时社会的矛盾。风格简朴厚重,语言通俗质朴,音节和谐明快,并运用了虚实结合与对比手法,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悯农二首》创作背景
根据唐代范摅《云溪友议》和《旧唐书·吕渭传》等书的记载,大致可推定这组诗为李绅于唐德宗贞元十五年(799)所作。
《悯农二首》作者介绍
李绅,字公垂,润州无锡(今江苏无锡 )人。唐宪宗元和元年(806)进士,曾因触怒权贵下狱。唐武宗时为宰相,后出任淮南节度使。与元稹、白居易等人交往密切,在元、白提倡“新乐府”之前,就首创新乐府二十首,今失传,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之一。《全唐诗》录其《追昔游诗》三卷,《杂诗》一卷。
参考资料:
1、萧涤非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  2、彭定求 等.全唐诗(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  3、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 |  4、陈伯海.唐诗汇评(中).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猜你喜欢

端午节祝福诗句 端午节祝福诗句大全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描写芒种的古诗词


芒种节气古诗有哪些 芒种的古诗有哪几首


芒种节气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赞美芒种的诗句 关于芒种节气的诗句


270度是什么角 角的种类


25是质数还是合数 质数是什么


28的因数有 因数的定义


32的因数 因数和乘数是否相同吗


33的因数 33的因数有几个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意思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翻译


汗滴禾下土的全诗名字 锄禾日当午全诗及翻译


除禾日当午这首诗的名字 悯农这首诗告诉了我们什么


ik是什么意思的缩写 ik的意思


出于污泥而不染的意思 出于污泥而不染翻译


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修辞手法 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的修辞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