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天奇生活 > 教育 > 正文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出自哪里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出自

2022-09-27 天奇生活 【 字体: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出自《论语·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论语·公冶长》是《论语》中的第五篇,此篇有28章,以谈论仁德为主线,本篇章中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由孔子生前的话语从而从各个侧面探讨仁德的特征。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出自哪里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原文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翻译

  子贡问道:“为什么给孔文子一个‘文’的谥号呢?”孔子说:“他聪敏勤勉而好学,不以向他地位卑下的人请教为耻,所以给他谥号叫‘文’。”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注释

  (1)孔文子:卫国大夫孔圉(音yǔ),“文”是谥号,“子”是尊称。

  (2)敏:敏捷、勤勉。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赏析

  本章里,孔子在回答子贡提问时讲到“不耻下问”的问题。这是孔子治学一贯应用的方法。“敏而好学”,就是勤敏而兴趣浓厚地发愤学习。“不耻下问”,就是不仅听老师、长辈的教导,向老师、长辈求教,而且还求教于一般看来不如自己知识多的一切人,而不以这样做为可耻。

孔子“不耻下问”的表现:一是就近学习自己的学生们,即边教边学,这在《论语》书中有多处记载。二是学于百姓,在他看来,群众中可以学的东西很多,这同样可从《论语》书中找到许多根据。他提倡的“不耻下问”的学习态度对后世文人学士产生了深远影响。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出自哪里

  《论语》创作背景

  《论语》是孔门弟子集体智慧的结晶。早在春秋后期孔子设坛讲学时期,《论语》主体内容就已初始创成;孔子去世以后,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代代传授他的言论,并逐渐将这些口头记诵的语录言行记录下来,因此称为“论”;《论语》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因此称为“语”。

  《论语》作者介绍

  孔子,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人,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省夏邑县),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大成至圣先师”。

  孔子开创私人讲学之风,倡导仁义礼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去世后,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论语》。

猜你喜欢

端午节祝福诗句 端午节祝福诗句大全

端午节祝福诗句 端午节祝福诗句大全

2024-06-03
16.5万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描写芒种的古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描写芒种的古诗词

2024-06-03
19.2万
芒种节气古诗有哪些 芒种的古诗有哪几首

芒种节气古诗有哪些 芒种的古诗有哪几首

2024-06-03
11.9万
芒种节气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芒种节气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2024-05-31
8.5万
赞美芒种的诗句 关于芒种节气的诗句

赞美芒种的诗句 关于芒种节气的诗句

2024-05-31
9.4万
270度是什么角 角的种类

270度是什么角 角的种类

2024-05-30
13.9万
25是质数还是合数 质数是什么

25是质数还是合数 质数是什么

2024-05-30
11.1万
28的因数有 因数的定义

28的因数有 因数的定义

2024-05-30
13.8万
32的因数 因数和乘数是否相同吗

32的因数 因数和乘数是否相同吗

2024-05-30
11.9万
33的因数 33的因数有几个

33的因数 33的因数有几个

2024-05-30
14.1万
热门推荐
相关推荐 更多 >>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出自哪里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出自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出自哪里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出自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出自《论语·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论语·公冶长》是《论语》中的第五篇,此篇有28章,以谈论仁德为主线,本篇章中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由孔子生前的话语从而从各个侧面探讨仁德的特征。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意思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翻译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意思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翻译
意思:聪敏勤勉而好学,不以向他地位卑下的人请教为耻。“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形容谦虚好学,出自《论语·公冶长》,本篇以谈论仁德为主线,本篇章中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由孔子生前的话语从而从各个侧面探讨仁德的特征。

气若兰兮始不改,心如兰兮终不移出自哪里 心如兰兮终不移什么意思

气若兰兮始不改,心如兰兮终不移出自哪里 心如兰兮终不移什么意思
《孔子家语》。《孔子家语》又名《孔氏家语》,是东汉时期王肃所创作。《孔子家语》一书并不是孔子在家里说的话,而是孔子家族搜集整理的有关孔子的文献,其中加入了很多伪造的内容。因为《汉书·艺文志》记载《孔子家语》共二十七卷,而王肃注解的《孔子家语》却有四十四篇。

爱意随风起出自哪里 爱意随风起出处

爱意随风起出自哪里 爱意随风起出处
爱意随风起出自哪里:出自宋朝孙应时的《阻风泊归舟游净众寺》:“愁边动寒角,夜久意难平”,现演变成一个网络流行语,多指不能释怀、放不下,不甘心的感觉,念念不忘却没有回响。常常被用于形容令人遗憾惋惜的cp,渐渐沦为了一个常见的“虐梗”。

行而不辍,未来可期是什么意思 未来可期什么意思

行而不辍,未来可期是什么意思   未来可期什么意思
行而不辍,未来可期,这句话出自出自《荀子·修身》。原句是: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这句话的意思是:道路险阻而又漫长,但是走的话就会到达目的地;如果可以坚持不懈,那么美好的未来就值得期待。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翻译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翻译是什么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翻译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翻译是什么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的翻译为:别人不了解我,我为此并不感到生气,这不就是君子的做法吗。“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句话出自《论语》,节选原文为: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