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天奇生活 > 教育 > 正文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全文翻译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全文意思

2022-10-10 天奇生活 【 字体:

  翻译:子路跟随孔子出行,落在了后面,遇到一个老丈,用拐杖挑着除草的工具。子路问道:“你看到我的老师吗?”老丈说:“我手脚不停地劳作,五谷还来不及播种,哪里顾得上你的老师是谁?”说完,便扶着拐杖去除草。子路拱着手恭敬地站在一旁。老丈留子路到他家住宿,杀了鸡,做了小米饭给他吃,又叫两个儿子出来与子路见面。

第二天,子路赶上孔子,把这件事向他作了报告。孔子说:“这是个隐士啊。”叫子路回去再看看他。子路到了那里,老丈已经走了。子路说:“不做官是不对的。长幼间的关系是不可能废弃的;君臣间的关系怎么能废弃呢?想要自身清白,却破坏了根本的君臣伦理关系。君子做官,只是为了实行君臣之义的。至于道的行不通,早就知道了。”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全文翻译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原文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

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原文注释

  1、杖:拐杖。

2、从:跟随。

3、蓧:音diào,古代耘田所用的竹器。

  4、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一说这是丈人指自己。分是粪;不,是语气词,意为:我忙于播种五谷,没有闲暇,怎知你夫子是谁?另一说是丈人责备子路。说子路手脚不勤,五谷不分。多数人持第二种说法。我们以为,子路与丈人刚说了一句话,丈人并不知道子路是否真的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没有可能说出这样的话。所以,我们同意第一种说法。

  5、黍:音shǔ,黏小米。

  6、食:音sì,拿东西给人吃。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原文赏析

  过去有一个时期,人们认为这一章中老丈所说:“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是劳动人民对孔丘的批判等等。这恐怕是理解上和思想方法上的问题。对此,我们不想多作评论,因为当时不是科学研究,而是政治需要。其实,本章的要点不在于此,而在于后面子路所作的总结。即认为,隐居山林是不对的,老丈与他的儿子的关系仍然保持,却抛弃了君臣之伦。这是儒家向来都不提倡的。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全文翻译

  《论语》创作背景

  《论语》是孔门弟子集体智慧的结晶。早在春秋后期孔子设坛讲学时期,《论语》主体内容就已初始创成;孔子去世以后,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代代传授他的言论,并逐渐将这些口头记诵的语录言行记录下来,因此称为“论”;《论语》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因此称为“语”。

  《论语》作者介绍

  孔子,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人,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省夏邑县),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大成至圣先师”。

猜你喜欢

端午节祝福诗句 端午节祝福诗句大全

端午节祝福诗句 端午节祝福诗句大全

2024-06-03
16.5万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描写芒种的古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描写芒种的古诗词

2024-06-03
19.2万
芒种节气古诗有哪些 芒种的古诗有哪几首

芒种节气古诗有哪些 芒种的古诗有哪几首

2024-06-03
11.9万
芒种节气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芒种节气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2024-05-31
8.5万
赞美芒种的诗句 关于芒种节气的诗句

赞美芒种的诗句 关于芒种节气的诗句

2024-05-31
9.4万
270度是什么角 角的种类

270度是什么角 角的种类

2024-05-30
13.9万
25是质数还是合数 质数是什么

25是质数还是合数 质数是什么

2024-05-30
11.1万
28的因数有 因数的定义

28的因数有 因数的定义

2024-05-30
13.8万
32的因数 因数和乘数是否相同吗

32的因数 因数和乘数是否相同吗

2024-05-30
11.9万
33的因数 33的因数有几个

33的因数 33的因数有几个

2024-05-30
14.1万
热门推荐
相关推荐 更多 >>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全文翻译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全文意思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全文翻译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全文意思
翻译:子路跟随孔子出行,落在了后面,遇到一个老丈,用拐杖挑着除草的工具。子路问道:“你看到我的老师吗?”老丈说:“我手脚不停地劳作,五谷还来不及播种,哪里顾得上你的老师是谁?”说完,便扶着拐杖去除草。子路拱着手恭敬地站在一旁。老丈留子路到他家住宿,杀了鸡,做了小米饭给他吃,又叫两个儿子出来与子路见面。第二天,子路赶上孔子,把这件事向他作了报告。孔子说:“这是个隐士啊。”叫子路回去再看看他。

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全文翻译 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文言文翻译

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全文翻译 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文言文翻译
子路对孔子说:“卫国国君要您去治理国家,您打算先从哪些事情做起呢?”孔子说:“首先一定是纠正名分呀!”子路说:“有这样做的吗?您想得太不合时宜了。这名怎么正呢?”孔子说:“仲由,真粗鲁啊。君子对于他所不知道的事情,总是采取存疑的态度。名分不正,说起话来就不顺当合理,说话不顺当合理,事情就办不成。事情办不成,礼乐也就不能兴盛。

子路宿于石门翻译 子路宿于石门原文翻译

子路宿于石门翻译 子路宿于石门原文翻译
“子路宿于石门”全文意思是子路在石门住宿了一夜。早上守城门的人说:“从哪儿来?”子路说:“从孔子家来。”守门人说:“就是那位知道做不成却还要做的人吗?”

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翻译 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翻译大全

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翻译 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翻译大全
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的意思是:子路问怎样才能算是一个完人。孔子说道:“像臧武仲那样有智慧,像孟公绰那样不贪求”。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原句是:子路问成人,子日:“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

止子路宿杀鸡为而食之见其二子焉词类活用翻译 止子路宿杀鸡为而食之见其二子焉文言文翻译

止子路宿杀鸡为而食之见其二子焉词类活用翻译 止子路宿杀鸡为而食之见其二子焉文言文翻译
“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中“止”作动词,意为“停息;居住”;“而”作连词,表示递进关系;“之”做代词,代指鸡肉;“见”为动词的使动用法,意为“使(让)……拜见”;“焉”为指示代词,相当于“之”、“此”,这里指子路。“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的意思是“老人留子路过夜,杀鸡煮饭让子路吃,又让两个儿子跟来见子路”。

子路曽晳冉有公西华侍坐翻译 子路曽晳冉有公西华侍坐译文

子路曽晳冉有公西华侍坐翻译 子路曽晳冉有公西华侍坐译文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陪(孔子)坐着。孔子说:“不要因为我年纪比你们大一点,就不敢讲了。(你们)平时常说:‘没有人了解我呀!’假如有人了解你们,那么(你们)打算怎么做呢?”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