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天奇生活 > 教育 > 正文

寻隐者不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寻隐者不遇表达了什么

2022-10-29 天奇生活 【 字体:

  《寻隐者不遇》表达了作者对隐者生活的向往之情,诗中以白云比隐者的高洁,以苍松喻隐者的风骨,写寻访不遇,愈衬出寻者对隐者的钦慕高仰之情。

  《寻隐者不遇》是唐代诗僧贾岛的作品。全诗遣词通俗清丽,言繁笔简,情深意切,白描无华,是一篇难得的言简意丰之作。

寻隐者不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寻隐者不遇》原文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寻隐者不遇》翻译

  苍松下,我询问了年少的学童;他说,师傅已经采药去了山中。他还对我说,就在这座大山里,可山中云雾缭绕,不知他行踪。

  《寻隐者不遇》注释

  1、寻:寻访。隐者:隐士,隐居在山林中的人。古代指不肯做官而隐居在山野之间的人。一般指的是贤士。不遇:没有遇到,没有见到。

  2、童子:没有成年的人,小孩。在这里是指“隐者”的弟子、学生。

  3、言:回答,说。

  4、云深:指山上的云雾。处:行踪,所在。

寻隐者不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寻隐者不遇》赏析

  此诗首句写寻者问童子,后三句都是童子的答话,诗人采用了寓问于答的手法,把寻访不遇的焦急心情,描绘得淋漓尽致。诗中以白云比隐者的高洁,以苍松喻隐者的风骨,写寻访不遇,愈衬出寻者对隐者的钦慕高仰之情。全诗遣词通俗清丽,言繁笔简,情深意切,白描无华,是一篇难得的言简意丰之作。

  《寻隐者不遇》创作背景

  此诗是中唐时期诗僧贾岛到山中寻访一位隐者未能遇到有感而作的。隐者不详何人,有人认为是贾岛的山友长孙霞。此诗的具体创作时间难以考证。

  《寻隐者不遇》赏析

  贾岛,唐代诗人。字阆仙,一作浪仙。范阳(今河北涿县)人。初落拓为僧,名无本,后还俗,屡举进士不第。曾任长江(今四川蓬溪)主簿,人称贾长江。其诗喜写荒凉枯寂之境,颇多寒苦之辞。以五律见长,注意词句锤炼,刻苦求工。与孟郊齐名,有“郊寒岛瘦”之称。有《长江集》。

猜你喜欢

端午节祝福诗句 端午节祝福诗句大全

端午节祝福诗句 端午节祝福诗句大全

2024-06-03
16.5万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描写芒种的古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描写芒种的古诗词

2024-06-03
19.2万
芒种节气古诗有哪些 芒种的古诗有哪几首

芒种节气古诗有哪些 芒种的古诗有哪几首

2024-06-03
11.9万
芒种节气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芒种节气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2024-05-31
8.5万
赞美芒种的诗句 关于芒种节气的诗句

赞美芒种的诗句 关于芒种节气的诗句

2024-05-31
9.4万
270度是什么角 角的种类

270度是什么角 角的种类

2024-05-30
13.9万
25是质数还是合数 质数是什么

25是质数还是合数 质数是什么

2024-05-30
11.1万
28的因数有 因数的定义

28的因数有 因数的定义

2024-05-30
13.8万
32的因数 因数和乘数是否相同吗

32的因数 因数和乘数是否相同吗

2024-05-30
11.9万
33的因数 33的因数有几个

33的因数 33的因数有几个

2024-05-30
14.1万
热门推荐
相关推荐 更多 >>

寻隐者不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寻隐者不遇表达了什么

寻隐者不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寻隐者不遇表达了什么
《寻隐者不遇》表达了作者对隐者生活的向往之情,诗中以白云比隐者的高洁,以苍松喻隐者的风骨,写寻访不遇,愈衬出寻者对隐者的钦慕高仰之情。《寻隐者不遇》是唐代诗僧贾岛的作品。全诗遣词通俗清丽,言繁笔简,情深意切,白描无华,是一篇难得的言简意丰之作。

赤壁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赤壁赋表达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赤壁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赤壁赋表达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赤壁赋》表达了作者郁郁不得志的思想感情。《赤壁赋》记叙了作者与朋友们月夜泛舟游赤壁的所见所感,以作者的主观感受为线索,通过主客问答的形式,反映了作者由月夜泛舟的舒畅,到怀古伤今的悲咽,再到精神解脱的达观。

陋室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陋室铭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

陋室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陋室铭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
《陋室铭》表达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不慕名利,乐观豁达的思想感情,同时也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情操,流露出作者安贫乐道的隐逸情趣。《陋室铭》是唐代诗人刘禹锡所创作的一篇托物言志骈体铭文。

竹石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竹石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竹石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竹石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竹石》表达了作者绝不随波逐流的思想感情。同时借歌颂竹子耐风寒和立根于青山破岩之中,寄托作者生活和道德的理想。《竹石》是清代书画家郑燮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是一首题画诗。

兰亭集序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兰亭集序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

兰亭集序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兰亭集序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
《兰亭集序》表达了作者积极入世的人生观和感慨生死无常的思想感情。《兰亭集序》是王羲之所作,东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位军政高官,在山阴(今浙江绍兴)兰亭“修禊”,会上各人做诗,王羲之为他们的诗写的序文手稿。

稚子弄冰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稚子弄冰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

稚子弄冰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稚子弄冰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
《稚子弄冰》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儿童的喜爱和热爱生活,对自由自在的生活无限向往的思想感情。《稚子弄冰》是南宋诗人杨万里所作。全诗四句,从小孩幼稚嗜玩的心理特征切入,为读者描绘了一幅稚气满纸而又诗意盎然的“脱冰作戏”的场景。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