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天奇生活 > 教育 > 正文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翻译及出处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翻译和出处

2022-11-21 天奇生活 【 字体:

  翻译:只读书学习而不思考问题,就会罔然无知而没有收获;只空想而不读书学习,就会疑惑而不能肯定。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出自《论语·为政》,本篇主要内容涉及孔子“为政以德”的思想、如何谋求官职和从政为官的基本原则、学习与思考的关系、孔子本人学习和修养的过程、温故而知新的学习方法,以及对孝、悌等道德范畴的进一步阐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翻译及出处

  《论语·为政》赏析

  孔子认为,在学习的过程中,学和思不能偏废。他指出了学而不思的局限,也道出了思而不学的弊端。主张学与思相结合。只有将学与思相结合,才可以使自己成为有道德、有学识的人。这种思想在今天的教育活动中有其值得肯定的价值。

  《论语》创作背景

  《论语》是孔门弟子集体智慧的结晶。早在春秋后期孔子设坛讲学时期,《论语》主体内容就已初始创成;孔子去世以后,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代代传授他的言论,并逐渐将这些口头记诵的语录言行记录下来,因此称为“论”;《论语》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因此称为“语”。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翻译及出处

  《论语》作者介绍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人,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省夏邑县),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大成至圣先师”。

  孔子开创私人讲学之风,倡导仁义礼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去世后,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论语》。

猜你喜欢

端午节祝福诗句 端午节祝福诗句大全

端午节祝福诗句 端午节祝福诗句大全

2024-06-03
16.5万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描写芒种的古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描写芒种的古诗词

2024-06-03
19.2万
芒种节气古诗有哪些 芒种的古诗有哪几首

芒种节气古诗有哪些 芒种的古诗有哪几首

2024-06-03
11.9万
芒种节气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芒种节气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2024-05-31
8.5万
赞美芒种的诗句 关于芒种节气的诗句

赞美芒种的诗句 关于芒种节气的诗句

2024-05-31
9.4万
270度是什么角 角的种类

270度是什么角 角的种类

2024-05-30
13.9万
25是质数还是合数 质数是什么

25是质数还是合数 质数是什么

2024-05-30
11.1万
28的因数有 因数的定义

28的因数有 因数的定义

2024-05-30
13.8万
32的因数 因数和乘数是否相同吗

32的因数 因数和乘数是否相同吗

2024-05-30
11.9万
33的因数 33的因数有几个

33的因数 33的因数有几个

2024-05-30
14.1万
热门推荐
相关推荐 更多 >>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翻译及出处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翻译和出处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翻译及出处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翻译和出处
翻译:只读书学习而不思考问题,就会罔然无知而没有收获;只空想而不读书学习,就会疑惑而不能肯定。“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出自《论语·为政》,本篇主要内容涉及孔子“为政以德”的思想、如何谋求官职和从政为官的基本原则、学习与思考的关系、孔子本人学习和修养的过程、温故而知新的学习方法,以及对孝、悌等道德范畴的进一步阐述。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翻译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意思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翻译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意思
翻译:孔子说:“只读书学习而不思考问题,就会罔然无知而没有收获;只空想而不读书学习,就会疑惑而不能肯定。”该句出自《论语·为政》,本篇主要内容涉及孔子“为政以德”的思想、如何谋求官职和从政为官的基本原则、学习与思考的关系、孔子本人学习和修养的过程、温故而知新的学习方法,以及对孝、悌等道德范畴的进一步阐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翻译及注释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翻译和注释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翻译及注释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翻译和注释
翻译:只读书学习而不思考问题,就会罔然无知而没有收获;只空想而不读书学习,就会疑惑而不能肯定。注释:罔:迷惑、糊涂。殆:疑惑、危险。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的意思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翻译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的意思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翻译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的意思:所以不用打仗,谁强谁弱、谁胜谁败就已分得清清楚楚了。该句出自苏洵政论文代表作品《六国论》。《六国论》提出并论证了六国灭亡“弊在赂秦”的精辟论点,“借古讽今”,抨击宋王朝对辽和西夏的屈辱政策,告诫北宋统治者要吸取六国灭亡的教训,以免重蹈覆辙。

尔先学不瞬而后可言射矣翻译 尔先学不瞬而后可言射矣的翻译

尔先学不瞬而后可言射矣翻译 尔先学不瞬而后可言射矣的翻译
尔先学不瞬而后可言射矣翻译:你先学会看东西不眨眼睛,然后才可以学射箭。该句出自《列子·汤问》中的一则寓言故事《纪昌学射》,故事中人物个性鲜明,好学的纪昌在名师飞卫的指导下,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终于成为射箭高手。这则寓言表达了在良师的引导下,要刻苦学习,有恒心,有毅力,终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的翻译 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什么意思

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的翻译 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什么意思
“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的意思是:与其一味地尊崇天而思慕它,哪里比得上把天当作物一样蓄养起来而控制着它呢?这句话出自《荀子·天论》,有力地否定了当时的各种迷信,强调了人力的作用。《荀子》是我国著名的儒家学说代表作之一,这本书主要揭示了自然界的运动变化有其客观规律。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