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天奇生活 > 教育 > 正文

叩其两端而竭焉的解释 叩其两端而竭焉的原文

2022-12-14 天奇生活 【 字体:

  “叩其两端而竭焉”的解释:从问题的两端去问,这样对此问题就可以全部搞清楚了。

  “叩其两端而竭焉”出自《论语·子罕》,本篇共包括31章,涉及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孔子弟子对其师的议论。此外,还记述了孔子的某些活动。

叩其两端而竭焉的解释

  “叩其两端而竭焉”原文

  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叩其两端而竭焉”翻译

  孔子说:“我有知识吗?其实没有知识。有一个乡下人问我,我对他谈的问题本来一点也不知道。我只是从问题的两端去问,这样对此问题就可以全部搞清楚了。”

  “叩其两端而竭焉”注释

  (1)鄙夫:孔子称乡下人、社会下层的人。

  (2)空空如也:指孔子自己心中空空无知。

  (3)叩:叩问、询问。

  (4)两端:两头,指正反、始终、上下方面。

  (5)竭:穷尽、尽力追究。

  “叩其两端而竭焉”赏析

  孔子本人并不是高傲自大的人。事实也是如此。人不可能对世间所有事情都十分精通,因为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但孔子有一个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这就是“叩其两端而竭”,只要抓住问题的两个极端,就能求得问题的解决。这种方法,体现了儒家的中庸思想,是一种十分有意义的思想方法。

叩其两端而竭焉的解释

  《论语》创作背景

  《论语》是孔门弟子集体智慧的结晶。早在春秋后期孔子设坛讲学时期,《论语》主体内容就已初始创成;孔子去世以后,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代代传授他的言论,并逐渐将这些口头记诵的语录言行记录下来,因此称为“论”;《论语》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因此称为“语”。

  《论语》作者介绍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人,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省夏邑县),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大成至圣先师”。

猜你喜欢

端午节祝福诗句 端午节祝福诗句大全

端午节祝福诗句 端午节祝福诗句大全

2024-06-03
16.5万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描写芒种的古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描写芒种的古诗词

2024-06-03
19.2万
芒种节气古诗有哪些 芒种的古诗有哪几首

芒种节气古诗有哪些 芒种的古诗有哪几首

2024-06-03
11.9万
芒种节气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芒种节气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2024-05-31
8.5万
赞美芒种的诗句 关于芒种节气的诗句

赞美芒种的诗句 关于芒种节气的诗句

2024-05-31
9.4万
270度是什么角 角的种类

270度是什么角 角的种类

2024-05-30
13.9万
25是质数还是合数 质数是什么

25是质数还是合数 质数是什么

2024-05-30
11.1万
28的因数有 因数的定义

28的因数有 因数的定义

2024-05-30
13.8万
32的因数 因数和乘数是否相同吗

32的因数 因数和乘数是否相同吗

2024-05-30
11.9万
33的因数 33的因数有几个

33的因数 33的因数有几个

2024-05-30
14.1万
热门推荐
相关推荐 更多 >>

叩其两端而竭焉的解释 叩其两端而竭焉的原文

叩其两端而竭焉的解释 叩其两端而竭焉的原文
“叩其两端而竭焉”的解释:从问题的两端去问,这样对此问题就可以全部搞清楚了。“叩其两端而竭焉”出自《论语·子罕》,本篇共包括31章,涉及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孔子弟子对其师的议论。此外,还记述了孔子的某些活动。

择其善者而从之的意思 择其善者而从之翻译

择其善者而从之的意思 择其善者而从之翻译
择其善者而从之的意思:选择别人的优点去学习。该句出自《论语·述而》,这句话表现出孔子自觉修养、虚心好学的精神。另一方面,其不善者而改之,见人之不善就引以为戒,反省自己,是自觉修养的精神。这样,无论同行相处的人善于不善,都可以为师。

因释其耒而守株的释是什么意思 因释其耒而守株的释是什么意思今义

因释其耒而守株的释是什么意思 因释其耒而守株的释是什么意思今义
“因释其耒而守株”的“释”的意思是把东西从手里放下来。“因释其耒而守株”的意思是:于是他便放下手里的农具整天守着树桩。这句话出自战国韩非的《韩非子·五蠹》:“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择其善者而从之的意思翻译 择其善者而从之的意思

择其善者而从之的意思翻译 择其善者而从之的意思
翻译:选择别人的优点去学习。该句出自《论语·述而》,共包括38章,也是学者们在研究孔子和儒家思想时引述较多的篇章之一。本章提出了孔子的教育思想和学习态度,孔子对仁德等重要道德范畴的进一步阐释,以及孔子的其他思想主张。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翻译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原文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翻译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原文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翻译:选择他们的优点来学习,如果也有他们的缺点就加以改正。“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出自《论语·述而》,共包括38章,也是学者们在研究孔子和儒家思想时引述较多的篇章之一。本章提出了孔子的教育思想和学习态度,孔子对仁德等重要道德范畴的进一步阐释,以及孔子的其他思想主张。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翻译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翻译是什么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翻译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翻译是什么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这句话的意思是我也后悔自己随着他们出来,因而不能够尽情享受游玩的乐趣。这句话是出自《游褒禅山记》,是北宋的政治家、思想家王安石34岁时从舒州通判任上辞职,在回家的路上游览了褒禅山后,三个月后以追忆的形式写下的一篇游记。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