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天奇生活 > 教育 > 正文

大渡桥横铁索寒这首诗的全文 大渡桥横铁索寒翻译

2023-01-04 天奇生活 【 字体:

  全文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大渡桥横铁索寒”出自毛泽东所作的《七律·长征》,全文通过生动典型的事例,热情洋溢地赞扬了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难,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

大渡桥横铁索寒这首诗的全文

  《七律·长征》翻译

  红军不怕万里长征路上的一切艰难困苦,把千山万水都看得极为平常。绵延不断的五岭,在红军看来只不过是微波细浪在起伏,而气势雄伟的乌蒙山,在红军眼里也不过是一颗泥丸。

  金沙江浊浪滔天,拍击着高耸入云的峭壁悬崖,热气腾腾。大渡河险桥横架,晃动着凌空高悬的根根铁索,寒意阵阵。

  更加令人喜悦的是踏上千里积雪的岷山,红军翻越过去以后个个笑逐颜开。

  《七律·长征》注释

  ⑴七律:七律是律诗的一种,每篇一般为八句,每句七个字,分四联: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偶句末一字押平声韵,首句末字可押可不押,必须一韵到底;句内和句间要讲平仄,中间四句按常规要用对仗。

  ⑵长征:1934年10月间,中央红军主力从中央革命根据地出发作战略大转移,经过福建、江西、广东、湖南、广西、贵州、四川、云南、西藏、甘肃、陕西等十一省,击溃了敌人多次的围追和堵截,战胜了军事上、政治上和自然界的无数艰险,行军二万五千里,终于在1935年10月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

  ⑶难:艰难险阻。

  ⑷等闲:不怕困难,不可阻止。

  ⑸五岭:大庾岭,骑田岭,都庞岭,萌渚岭,越城岭,横亘在江西、湖南、两广之间。

  ⑹逶迤:形容道路、山脉、河流等弯弯曲曲,连绵不断的样子。

  ⑺细浪:作者自释:“把山比作‘细浪’、‘泥丸’,是‘等闲’之意。”

  ⑻乌蒙:山名。乌蒙山,在贵州西部与云南东北部的交界处,北临金沙江,山势陡峭。1935年4月,红军长征经过此地。

  ⑼泥丸:小泥球,整句意思说险峻的乌蒙山在红军战士的脚下,就像是一个小泥球一样。

  ⑽金沙:金沙江,指长江上游自青海省玉树县至四川省宜宾市的一段,云南等地也有支流。1935年5月,红军曾强渡云南省禄劝县皎平渡渡口。

  ⑾云崖暖:是指浪花拍打悬崖峭壁,溅起阵阵雾水,在红军的眼中像是冒出的蒸汽一样。(云崖:高耸入云的山崖。暖:被一些学者指为红军巧渡金沙江后的欢快心情,也有学者说意思为直译后的温暖。)

  ⑿大渡桥:指四川省西部泸定县大渡河上的泸定桥。

  ⒀铁索:大渡河上泸定桥,它是用十三根铁索组成的桥。

  ⒁寒:影射敌人的冷酷与形势的严峻。

  ⒂岷(mín)山:中国西部大山。位于甘肃省西南、四川省北部。西北-东南走向。西北接西倾山,南与邛崃山相连。包括甘肃南部的迭山,甘肃、四川边境的摩天岭。

  ⒃三军:这里指红军队伍。

  ⒄尽开颜:红军的长征到达目的地了,他们取得了胜利,所以个个都笑逐颜开。

大渡桥横铁索寒这首诗的全文

  《七律·长征》赏析

  这首诗的首联是全诗的统领,以直白的语言,豪迈的语势,高屋建瓴,高度概括了红军在长征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给整首诗奠定了轻松豪迈、气度不凡的基调。

  颔联承接“千山”,沿着红军长征的路线,俯瞰五岭和乌蒙山这两个典型的高山峻岭,以点带面地描绘了“腾越五座岭”和“疾跨乌蒙山”两幅“长征图”,这两句写出了红军对山的征服。

  颈联承接“万水”,诗人还是以点带面选择了“巧渡金沙江”和“强渡大渡河”两幅“长征图”。

  尾联描述了长征最后的历程,那是一幅“喜踏岷山雪”的“长征图”。

  纵观全诗,气势磅礴,气魄宏伟,格调高昂,笔力雄健。不仅大处雄浑,节奏强烈,而且小处精细,抑扬顿挫。诗中对仗极为工整,用词极为精妙。

  《七律·长征》创作背景

  这首七律是作于红军战士越过岷山后,长征即将胜利结束前不久的途中。作为红军的领导人,毛泽东在经受了无数次考验后,如今,曙光在前,胜利在望,他心潮澎湃,满怀豪情地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七律·长征》作者介绍

  毛泽东,字润之,笔名子任。生于湖南湘潭韶山冲一个农民家庭。主要作品有《毛泽东选集》、《毛泽东文集》、《毛泽东诗词》。

猜你喜欢

端午节祝福诗句 端午节祝福诗句大全

端午节祝福诗句 端午节祝福诗句大全

2024-06-03
16.5万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描写芒种的古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描写芒种的古诗词

2024-06-03
19.2万
芒种节气古诗有哪些 芒种的古诗有哪几首

芒种节气古诗有哪些 芒种的古诗有哪几首

2024-06-03
11.9万
芒种节气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芒种节气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2024-05-31
8.5万
赞美芒种的诗句 关于芒种节气的诗句

赞美芒种的诗句 关于芒种节气的诗句

2024-05-31
9.4万
270度是什么角 角的种类

270度是什么角 角的种类

2024-05-30
13.9万
25是质数还是合数 质数是什么

25是质数还是合数 质数是什么

2024-05-30
11.1万
28的因数有 因数的定义

28的因数有 因数的定义

2024-05-30
13.8万
32的因数 因数和乘数是否相同吗

32的因数 因数和乘数是否相同吗

2024-05-30
11.9万
33的因数 33的因数有几个

33的因数 33的因数有几个

2024-05-30
14.1万
热门推荐
相关推荐 更多 >>

大渡桥横铁索寒这首诗的全文 大渡桥横铁索寒翻译

大渡桥横铁索寒这首诗的全文 大渡桥横铁索寒翻译
全文: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大渡桥横铁索寒”出自毛泽东所作的《七律·长征》,全文通过生动典型的事例,热情洋溢地赞扬了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难,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表达的情感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的意思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表达的情感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的意思
表达了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难,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不惧艰险,面对一切困难的赞扬之情。《七律·长征》是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写于1935年10月,当时中央红军正越过岷山,长征即将结束。回顾长征一年来所战胜的无数艰难险阻,作者满怀喜悦的战斗豪情。

别董大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别董大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的思想感情

别董大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别董大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的思想感情
别董大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远行的依依惜别之情,也展现出作者豪迈豁达的胸襟。于慰藉中充满着信心和力量,激励朋友抖擞精神去奋斗、去拼搏。别董大共两首,是唐代诗人高适的组诗作品。

君自故乡来这首诗读懂了什么 君自故乡来这首诗读懂了什么呢

君自故乡来这首诗读懂了什么 君自故乡来这首诗读懂了什么呢
在《君自故乡来》这首诗句中,读懂了作者久在异乡,忽然他乡遇故知,而产生的思乡之情。唐王维《维杂诗三首·其二》: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翻译:您是刚从我们家乡来的,一定了解家乡的人情世态。 请问您来的时候我家雕画花纹的窗户前,那一株腊梅花开了没有?

元日这首诗的意思 《元日》整首诗是什么意思

元日这首诗的意思 《元日》整首诗是什么意思
《元日》全诗意思是:在阵阵轰鸣的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和暖的春风吹来了新年,人们欢乐地畅饮着新酿的屠苏酒。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他们都忙着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

白桦这首诗主要描写什么 白桦主要描写什么

白桦这首诗主要描写什么 白桦主要描写什么
白桦这首诗主要描写了白桦树,诗歌以白桦为中心意象,从不同角度描写它的美。满身的雪花、雪绣的花边、洁白的流苏。在朝霞里晶莹闪亮,披银霜,绽花穗,亭亭玉立,表现出一种高洁之美。诗中的白桦树,既具色彩的变化,又富动态的美感。白桦那么高洁、挺拔,它是高尚人格的象征,体现出作者对拥有白桦品质的人的尊敬。读这首诗,除了感受诗歌意境的美之外,还可以强烈地感受到诗人对家乡和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