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中“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揭露的是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原文
2023-01-04 天奇生活 【 字体:大 中 小 】
诗中“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揭露的是制度的不合理。因为朝廷征敛重税,每年要交无数的税赋,农民没有存粮,饱受统治阶级的剥削,这都体现了制度的不合理。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出自唐代诗人李绅所作的《悯农二首》其一,全诗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悯农二首》其一原文
悯农二首·其一
唐·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悯农二首》其一翻译
春天播种下一粒种子,到了秋天就可以收获很多的粮食。
天下没有一块不被耕作的田,可仍然有种田的农夫饿死。
《悯农二首》其一注释
⑴悯:怜悯。这里有同情的意思。这两首诗的排序不同版本有分歧。
⑵粟:泛指谷类。
⑶秋收:一作“秋成”。子:指粮食颗粒。
⑷四海:指全国。闲田:没有耕种的田。
⑸犹:仍然。
《悯农二首》其一赏析
诗一开头,就以“一粒粟”化为“万颗子”具体而形象地描绘了丰收,用“种”和“收”赞美了农民的劳动。
第三句再推而广之,展现出四海之内,荒地变良田,这和前两句联起来,便构成了到处硕果累累,遍地“黄金”的生动景象。“引满”是为了更有力的“发”,这三句诗人用层层递进的笔法,表现出劳动人民的巨大贡献和无穷的创造力,这就使下文的反结变得更为凝重,更为沉痛。
“农夫犹饿死”,它不仅使前后的内容连贯起来了,也把问题突出出来了。勤劳的农民以他们的双手获得了丰收,而他们自己还是两手空空,惨遭饿死。诗迫使人们不得不带着沉重的心情去思索“是谁制造了这人间的悲剧”这一问题。
全诗具体而形象地描绘了到处硕果累累的景象,突出了农民辛勤劳动获得丰收却两手空空、惨遭饿死的现实问题。
《悯农二首》创作背景
根据唐代范摅《云溪友议》和《旧唐书·吕渭传》等书的记载,这组诗是李绅为向时任集贤殿校书郎吕温求荐而作,可推定大致作于唐德宗贞元十五年(799)。
《悯农二首》作者介绍
李绅,字公垂,润州无锡(今江苏无锡)人。唐宪宗元和元年(806)进士,曾因触怒权贵下狱。唐武宗时为宰相,后出任淮南节度使。与元稹、白居易等人交往密切,在元、白提倡“新乐府”之前,就首创新乐府二十首,今失传,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之一。
猜你喜欢

端午节祝福诗句 端午节祝福诗句大全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描写芒种的古诗词


芒种节气古诗有哪些 芒种的古诗有哪几首


芒种节气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赞美芒种的诗句 关于芒种节气的诗句


270度是什么角 角的种类


25是质数还是合数 质数是什么


28的因数有 因数的定义


32的因数 因数和乘数是否相同吗


33的因数 33的因数有几个


诗中“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揭露的是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原文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的犹是什么意思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翻译


李白诗中的夜郎西指的是哪里 夜郎西李白古诗原文


春烟在诗中是什么意思 春烟在古诗中的意思是


饮罢此身犹是客 乡心却附晚潮回 赏析 重九赏心亭登高尾联赏析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赞扬谁的 画中有诗诗中有画是哪位诗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