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天奇生活 > 教育 > 正文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古诗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原文

2023-01-05 天奇生活 【 字体:

  古诗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是南宋诗人陆游所作,此诗以“痴情化梦”的手法,深沉地表达了作者收复国土、报效祖国的壮志和那种“年既老而不衰”的矢志不渝精神,向读者展示了诗人的一片赤胆忠心。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古诗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翻译

  我直挺挺躺在孤寂荒凉的乡村里,没有为自己的处境而感到悲哀,心中还想着替国家防卫边疆。

  夜将尽了,我躺在床上听到那风雨的声音,迷迷糊糊地梦见,自己骑着披着铁甲的战马跨过冰封的河流出征北方疆场。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注释

  1、僵卧:直挺挺地躺着。这里形容自己穷居孤村,无所作为。僵:僵硬。孤村:孤寂荒凉的村庄。不自哀:不为自己哀伤。

  2、思:想着,想到。戍(shù)轮台:在新疆一带防守,这里指戍守边疆。戍,守卫。轮台,在今新疆境内,是古代边防重地。此代指边关。

  3、夜阑(lán):夜深。风吹雨:风雨交加,和题目中“风雨大作”相呼应;当时南宋王朝处于风雨飘摇之中,“风吹雨”也是时局写照,故诗人直到深夜尚难成眠。

  4、铁马:披着铁甲的战马。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赏析

  诗的开头两句,意思紧密相联:“僵卧孤村不自哀”叙述了作者的现实处境和精神状态,“尚思为国戍轮台”是对“不自哀”这种精神状态的解释,前后照应,形成对比。

  “夜阑卧听风吹雨”紧承上两句。因“思”而夜阑不能成眠,不能眠就更真切地感知自然界的风吹雨打声,由自然界的风雨又想到国家的风雨飘摇,由国家的风雨飘摇自然又会联想到战争的风云、壮年的军旅生活。

这样听着、想着,辗转反侧,幻化出特殊的梦境——“铁马冰河”,而且“入梦来”反映了政治现实的可悲:诗人有心报国却遭排斥而无法杀敌,一腔御敌之情只能形诸梦境。“铁马冰河入梦来”正是诗人日夜所思的结果,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诗人的英雄气概。

全诗表明陆游投身抗战、为国雪耻的壮志至老不衰。但是,诗人空怀壮志,却不为朝廷所重,只能“僵卧孤村”,把为国家恢复中原的理想寄托到梦境之中。感情深沉悲壮,凝聚了诗人的爱国主义激情。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古诗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创作背景

  陆游自南宋孝宗淳熙十六年(1189年)罢官后,闲居家乡山阴农村。此诗作于南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年)十一月四日。当时诗人已经68岁,虽然年迈,但爱国情怀丝毫未减,日夜思念报效祖国。

诗人收复国土的强烈愿望,在现实中已不可能实现,于是,在一个“风雨大作”的夜里,触景生情,由情生思,在梦中实现了自己金戈铁马驰骋中原的愿望。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作者介绍

  陆游,宋代爱国诗人、词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

晚年退居家乡,但收复中原信念始终不渝。他具有多方面文学才能,尤以诗的成就为最,在生前即有“小李白”之称,不仅成为南宋一代诗坛领袖,而且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地位。

存诗9300多首,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放翁词》《渭南词》等数十个文集传世。

猜你喜欢

端午节祝福诗句 端午节祝福诗句大全

端午节祝福诗句 端午节祝福诗句大全

2024-06-03
16.5万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描写芒种的古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描写芒种的古诗词

2024-06-03
19.2万
芒种节气古诗有哪些 芒种的古诗有哪几首

芒种节气古诗有哪些 芒种的古诗有哪几首

2024-06-03
11.9万
芒种节气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芒种节气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2024-05-31
8.5万
赞美芒种的诗句 关于芒种节气的诗句

赞美芒种的诗句 关于芒种节气的诗句

2024-05-31
9.4万
270度是什么角 角的种类

270度是什么角 角的种类

2024-05-30
13.9万
25是质数还是合数 质数是什么

25是质数还是合数 质数是什么

2024-05-30
11.1万
28的因数有 因数的定义

28的因数有 因数的定义

2024-05-30
13.8万
32的因数 因数和乘数是否相同吗

32的因数 因数和乘数是否相同吗

2024-05-30
11.9万
33的因数 33的因数有几个

33的因数 33的因数有几个

2024-05-30
14.1万
热门推荐
相关推荐 更多 >>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赏析 11风雨大作赏析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赏析 11风雨大作赏析
诗的一、二句叙述了作者的现实处境和精神状态,“僵、卧、孤、村”四字写出了作者此时凄凉的境遇,虽然他年事已高,但是却没有因为自己的处境而感到哀伤,仍然想要为国家抛头颅洒热血。诗的三、四句紧承上两句,表现出作者因为国家的风雨飘摇而夜不能寐,“铁马冰河入梦来”正是诗人日夜所思的结果,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诗人的英雄气概。这首诗感情深沉悲壮,凝聚了诗人的爱国主义激情。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古诗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原文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古诗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原文
古诗: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是南宋诗人陆游所作,此诗以“痴情化梦”的手法,深沉地表达了作者收复国土、报效祖国的壮志和那种“年既老而不衰”的矢志不渝精神,向读者展示了诗人的一片赤胆忠心。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赏析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赏析
赏析:第一首诗写大雨和诗人所处,第二首诗表明陆游投身抗战、为国雪耻的壮志至老不衰。但是,诗人空怀壮志,却不为朝廷所重,只能“僵卧孤村”,把为国家恢复中原的理想寄托到梦境之中。感情深沉悲壮,凝聚了诗人的爱国主义激情。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翻译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原文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翻译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原文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翻译:我直挺挺躺在孤寂荒凉的乡村里,没有为自己的处境而感到悲哀,心中还想着替国家防卫边疆。夜将尽了,我躺在床上听到那风雨的声音,迷迷糊糊地梦见,自己骑着披着铁甲的战马跨过冰封的河流出征北方疆场。

台风雨的形成 台风雨的形成为什么需要很多水分

台风雨的形成 台风雨的形成为什么需要很多水分
台风雨形成于热带洋面的热带气旋,气旋周围大量暖湿空气围绕台风中心上升,爬高降温,水蒸气凝结产生降水,就形成了台风雨。台风雨的降雨量一次可达数百毫米,有时可达1000毫米以上,极易造成灾害。我国东南沿海,是台风登陆的主要地区,台风雨所占比重相当大。台风雨是热带海洋上的风暴带来的降雨。

半生风雨半生寒是谁写的 半生风雨半生寒是那个人写的

半生风雨半生寒是谁写的 半生风雨半生寒是那个人写的
半生风雨半生寒是牛语者写的。半生风雨半生寒原文出自网络小说《仙剑神曲》,原句是半生风雨半身伤,半句别恨半心凉。半生风雨半身伤,半句别恨半心凉意思是人生中有一半的时间都在经历风雨,经历坎坷,受了半身的伤,离愁别恨说了半句,也只感到内心的凄凉。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