蓁蓁出自诗经哪一句 其叶蓁蓁古诗原文
2023-01-10 天奇生活 【 字体:大 中 小 】
蓁蓁出自诗经中的“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该句出自《诗经》中的《周南·桃夭》一篇,这是一首祝贺年轻姑娘出嫁的诗,全诗三章,每章四句,通篇以桃花起兴,以桃花喻美人,为新娘唱了一首赞歌。
《周南·桃夭》原文
周南·桃夭
作者:无名氏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周南·桃夭》翻译
桃花怒放千万朵,色彩鲜艳红似火。这位姑娘要出嫁,喜气洋洋归夫家。
桃花怒放千万朵,果实累累大又甜。这位姑娘要出嫁,早生贵子后嗣旺。
桃花怒放千万朵,绿叶茂盛随风展。这位姑娘要出嫁,夫家康乐又平安。
《周南·桃夭》注释
⑴周南:《诗经》“十五国风”之一,今存十一篇。
⑵夭夭:花朵怒放,茂盛美丽,生机勃勃的样子。
⑶灼灼:花朵色彩鲜艳如火,明亮鲜艳,闪耀的样子。华:同“花”,指盛开的花。
⑷之子:这位姑娘。指出嫁的女子。之,此,这。于归:姑娘出嫁。于,虚词,用在动词前;一说往。归,古代把丈夫家看作女子的归宿,故称“归”。
⑸宜:和顺、亲善。室家:家庭,家族。此指夫家,下文的“家室”“家人”均指夫家。
⑹有蕡(fén):即蕡蕡,草木结实很多的样子。此处指桃实肥厚肥大的样子。蕡,果实硕大的样子。
⑺蓁(zhēn)蓁:树叶繁密的样子。这里形容桃叶茂盛。
⑻家人:与“家室”义同。变换字以协韵。
《周南·桃夭》赏析
第一章以鲜艳的桃花比喻新娘的年青娇媚。“桃之夭夭”,以丰富缤纷的象征意蕴开篇,扑面而来的娇艳桃花,使诗歌产生一种强烈的色彩感。“灼灼其华”,简直可以说桃花已经明艳到了极致,靓到能刺目的程度了。
从比喻本体和喻体的关系上看,这里所写的是鲜嫩的桃花,纷纷绽蕊,而经过打扮的新嫁娘此刻既兴奋又羞涩,两颊飞红,真有人面桃花,两相辉映的韵味。诗中既写景又写人,情景交融,烘托了一股欢乐热烈的气氛。这种场面,即使在今天还能在农村的婚礼上看到。
第二章则是表示对婚后的祝愿。桃花开后,自然结果。诗人说桃树果实累累,桃子结得又肥又大,此乃象征着新娘早生贵子,儿孙满堂。
第三章以桃叶的茂盛祝愿新娘家庭的兴旺发达。以桃树枝头的累累硕果和桃树枝叶的茂密成荫,来象征新嫁娘婚后生活的美满幸福,堪称是最美的比喻,最好的颂辞。
全诗语言精练优美,不仅巧妙地将“室家”变化为各种倒文和同义词,而且反复用一“宜”字,揭示了新娘与家人和睦相处的美好品德,也写出了她的美好品德给新建的家庭注入新鲜的血液,带来和谐欢乐的气氛。
《周南·桃夭》创作背景
关于《周南·桃夭》的意旨,《毛诗序》中以为与后妃君王有关。方玉润在《诗经原始》中对这种观点进行了驳斥,认为这种观点不切实际。
现代学者一般不取《毛诗序》的观点,而认为这是一首祝贺年青姑娘出嫁的诗。据《周礼》中记载:周代一般在春光明媚桃花盛开的时候姑娘出嫁,故诗人以桃花起兴,为新娘唱了一首赞歌,其性质就好像后世民俗婚礼上唱的“催妆词”。
有人提出了新的说法,认为这首诗是先民进行驱鬼祭祀时的唱词,其内容是驱赶鬼神,使之回到归处,并祈求它赐福人间亲人。
猜你喜欢

端午节祝福诗句 端午节祝福诗句大全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描写芒种的古诗词


芒种节气古诗有哪些 芒种的古诗有哪几首


芒种节气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赞美芒种的诗句 关于芒种节气的诗句


270度是什么角 角的种类


25是质数还是合数 质数是什么


28的因数有 因数的定义


32的因数 因数和乘数是否相同吗


33的因数 33的因数有几个


蓁蓁出自诗经哪一句 其叶蓁蓁古诗原文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的意思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出处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描写的是什么季节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描写的是什么时候的季节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谁的诗 千树万树梨花开是哪一首诗


奶奶给我讲了个宝葫芦的故事改为双重否定句 奶奶给我讲了个宝葫芦的故事怎么改为双重否定句


最大的一位数是9,最小的两位数是10,差是多少 最大的一位数和最小的两位数的差等于多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