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天奇生活 > 教育 > 正文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表达什么情感

2023-02-06 天奇生活 【 字体: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这句诗表达了将士们誓死报国的豪情壮志及其赤诚的爱国热情,也表达出作者对戍边将士的钦佩之情。“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出自唐代王昌龄的《从军行七首·其四》。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表达什么情感

  《从军行七首·其四》原文

从军行七首·其四

  作者: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从军行七首·其四》翻译

  青海湖上蒸腾而起的漫漫云雾,遮得连绵雪山一片黯淡,边塞古城,玉门雄关,远隔千里,遥遥相望。

  黄沙万里,频繁的战斗磨穿了守边将士身上的铠甲,而他们壮志不灭,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

  《从军行七首·其四》注释

  青海:指青海湖,在今青海省。唐朝大将哥舒翰筑城于此,置神威军戍守。长云:层层浓云。雪山:即祁连山,山巅终年积雪,故云。

  孤城:即玉门关。玉门关:汉置边关名,在今甘肃敦煌西。一作“雁门关”。

  破:一作“斩”。

楼兰:汉时西域国名,即鄯善国,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鄯善县东南一带。西汉时楼兰国王与匈奴勾通,屡次杀害汉朝通西域的使臣。此处泛指唐西北地区常常侵扰边境的少数民族政权。

终不还:一作“竟不还”。

  《从军行七首·其四》创作背景

  盛唐时期,国力强盛,君主锐意进取、卫边拓土,人们渴望在这个时代崭露头角、有所作为。武将把一腔热血洒向沙场建功立业,诗人则为伟大的时代精神所感染,用他沉雄悲壮的豪情谱写了一曲曲雄浑磅礴、瑰丽壮美的诗篇。《从军行七首》就是王昌龄采用乐府古题写的此类边塞诗。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表达什么情感

  《从军行七首·其四》赏析

  前两句以“青海”“长云”“雪山”“玉门关”等塞外相距遥远的地名和壮阔意象,勾画出气势恢宏的边塞场景。其中再以“暗”“孤城”“遥望”等词语,点出苍茫荒寒的塞外地理特征,使人不难体会到一股悲慨之气已扑面而来。

  第三句以“黄沙百战穿金甲”写征战,语言极为精练、刚健。大漠风沙的恶劣环境,身经“百战”的惨烈经历,“金甲”磨穿的艰苦卓绝,不仅未使主人公斗志颓丧,而是历练得更为坚强,斗志更加高昂,故第四句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豪迈誓言作结,就显得水到渠成,满篇生辉。

  此诗以战场的苦寒、征战的艰险反衬豪壮的英雄本色,对比鲜明,形象生动;以塞外博大壮阔之景驱昂扬豪迈之情,珠联壁合,情景照人,不愧为“盛唐气象”的杰出代表之一。

  《从军行七首·其四》作者简介

  王昌龄,唐代诗人。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一作太原(今属陕西)人。开元十五年(727)进士及第,授汜水(今河南荥阳县境)尉,再迁江宁丞,故世称王江宁。

晚年贬龙标(今湖南黔阳)尉。因安史乱后还乡,道出亳州,为刺史闾丘晓所杀。其诗擅长七绝,边塞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也有愤慨时政及刻画宫怨之作。原有集,已散佚,明人辑有《王昌龄集》。

猜你喜欢

端午节祝福诗句 端午节祝福诗句大全

端午节祝福诗句 端午节祝福诗句大全

2024-06-03
16.5万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描写芒种的古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描写芒种的古诗词

2024-06-03
19.2万
芒种节气古诗有哪些 芒种的古诗有哪几首

芒种节气古诗有哪些 芒种的古诗有哪几首

2024-06-03
11.9万
芒种节气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芒种节气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2024-05-31
8.5万
赞美芒种的诗句 关于芒种节气的诗句

赞美芒种的诗句 关于芒种节气的诗句

2024-05-31
9.4万
270度是什么角 角的种类

270度是什么角 角的种类

2024-05-30
13.9万
25是质数还是合数 质数是什么

25是质数还是合数 质数是什么

2024-05-30
11.1万
28的因数有 因数的定义

28的因数有 因数的定义

2024-05-30
13.8万
32的因数 因数和乘数是否相同吗

32的因数 因数和乘数是否相同吗

2024-05-30
11.9万
33的因数 33的因数有几个

33的因数 33的因数有几个

2024-05-30
14.1万
热门推荐
相关推荐 更多 >>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表达什么情感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表达什么情感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这句诗表达了将士们誓死报国的豪情壮志及其赤诚的爱国热情,也表达出作者对戍边将士的钦佩之情。“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出自唐代王昌龄的《从军行七首·其四》。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表达的感情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表达的感情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这句诗表达了将士们誓死报国的豪情壮志及其赤诚的爱国热情。“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描绘出了战事的频繁以及战斗之艰苦,抒写了戍边将士的豪情壮志,也表达出作者对戍边将士的钦佩之情。

黄沙百战穿金甲的下一句 黄沙百战穿金甲的下一句是什么

黄沙百战穿金甲的下一句 黄沙百战穿金甲的下一句是什么
“黄沙百战穿金甲”的下一句是“不破楼兰终不还”,这句诗是出自《从军行七首·其四》,这句诗的意思为:黄沙万里,频繁的战斗磨穿了守边将士身上的铠甲,而他们壮志不灭,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从军行七首》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组诗作品。这组诗以内容相关的七首诗形成连章,反映了复杂丰富的边塞生活。

黄金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这句诗的作者是谁 黄金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这句诗的作者是谁上一句 黄金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这句诗的意思

黄金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这句诗的作者是谁	 黄金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这句诗的作者是谁上一句 黄金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这句诗的意思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出自唐朝诗人王昌龄的古诗作品《从军行》,原文: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百战归来再读书上一句 百战归来再读书上一句

百战归来再读书上一句 百战归来再读书上一句
百战归来再读书上一句:千秋邈矣独留我。 出自曾国藩的名联,为的就是告诫自己的兄弟在烽火连天的岁月,也不要忘记保持一颗冷静的心去读书,修身养性。而如今,这幅对联已成为无数商界人士的“座右铭”。

何以窥不破何以辜负卿什么意思 何以窥不破何以辜负卿的意思是什么

何以窥不破何以辜负卿什么意思 何以窥不破何以辜负卿的意思是什么
因为什么看不破真相,因为什么辜负你。“何以窥不破,何以辜负卿”出自网络小说《二哈和他的白猫师尊》。《二哈和他的白猫师尊》又叫做《海棠微雨共归途》《本座已从良》,连载在晋江文学城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