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是故乡明出自哪一首诗
2023-02-06 天奇生活 【 字体:大 中 小 】
“月是故乡明”出自《月夜忆舍弟》,该句的意思是:月亮还是我自己故乡的最亮最明了。《月夜忆舍弟》是唐代诗人杜甫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全诗表达了诗人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和国破家亡的痛苦之情,同时也反映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苦难。
《月夜忆舍弟》原文
月夜忆舍弟
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月夜忆舍弟》翻译
戍楼上的更鼓声隔断了人们的来往,边塞的秋天里,一只孤雁正在哀鸣。从今天夜里就正式进入了白露节气,月亮还是我自己故乡的最亮最明了。我虽然有兄弟却都在战乱中分散了,我无家可归,无法探问兄弟的死活。我寄往洛阳城的家书常常不能送到,更何况安史之乱的战争还没有停止。
《月夜忆舍弟》注释
1、舍弟:谦称自己的弟弟。
2、戍鼓:戍楼上的更鼓。戍,驻防。
3、断人行:指鼓声响起后,就开始宵禁。
4、秋边:一作“边秋”,秋天的边地,边塞的秋天。
5、露从今夜白:指在节气“白露”的一个夜晚。
6、月:月亮。
7、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弟兄分散,家园无存,互相间都无从得知死生的消息。
8、长:一直,老是。
9、达:到。
10、况乃:何况是。
11、未休兵:战争还没有结束。
《月夜忆舍弟》赏析
此诗前两联侧重写景,后两联侧重抒情,情景交融,结构严谨,首尾呼应。颔联用语平易而意味新警,将“露”“月”前提、“白”“明”殿后,倒装的句式顿收奇崛之效。
全诗层次井然,首尾照应,承转圆熟,结构严谨。“未休兵”则“断人行”,望月则“忆舍弟”,“无家”则“寄书不达”,人“分散”则“死生”不明,一句一转,一气呵成。
在安史之乱中,杜甫颠沛流离,备尝艰辛,既怀家愁,又忧国难,真是感慨万端。稍一触动,千头万绪便一起从笔底流出,所以把常见的怀乡思亲的题材写得如此凄楚哀感,沉郁顿挫。
《月夜忆舍弟》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唐肃宗乾元二年(759)秋杜甫在秦州(治所在今甘肃天水)所作,此时距安史之乱爆发已有四年。乾元二年七月,杜甫由华州弃官,携家客居秦州。
秦州城位于六盘山支脉陇山的西边,当时属偏远的边郡。同年九月,史思明从范阳引兵南下,攻陷汴州,西进洛阳,山东、河南都处于战乱之中。
杜甫的几个弟弟当时正分散在这一带,由于战事阻隔,音信不通,引起他强烈的忧虑和思念。此诗即是他当时思想感情的真实记录。
《月夜忆舍弟》作者介绍
杜甫,字子美,尝自称少陵野老。举进士不第,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宋以后被尊为“诗圣”,与李白并称“李杜”。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穷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内容深刻。
他的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被称为“诗史”。在艺术上,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炼,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存诗1400多首,有《杜工部集》。
猜你喜欢

端午节祝福诗句 端午节祝福诗句大全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描写芒种的古诗词


芒种节气古诗有哪些 芒种的古诗有哪几首


芒种节气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赞美芒种的诗句 关于芒种节气的诗句


270度是什么角 角的种类


25是质数还是合数 质数是什么


28的因数有 因数的定义


32的因数 因数和乘数是否相同吗


33的因数 33的因数有几个


月是故乡明出自哪一首诗 月是故乡明全诗内容


月是故乡明出自哪一首诗


月是故乡明出自于杜甫的什么 月是故乡明的题目出自哪首诗


月是故乡明的作者是谁 月是故乡明出自哪首诗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出自哪一首古诗 作者是谁


月是故乡明上一句是什么 月是故乡明上一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