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天奇生活 > 教育 > 正文

登鹳雀楼的诗意及赏析

2023-02-12 天奇生活 【 字体:

  诗意:太阳依傍山峦渐渐下落,黄河向着大海滔滔东流。如果要想遍览千里风景,那就请再登上一层高楼。

赏析:此诗前两句写的是自然景色,但开笔就有缩万里于咫尺,使咫尺有万里之势;后两句写意,写的出人意料,把哲理与景物、情势溶化得天衣无缝。这首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登鹳雀楼的诗意及赏析

  《登鹳雀楼》原文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登鹳雀楼》注释

  ⑴鹳雀楼:古名鹳鹊楼,因时有鹳鹊栖其上而得名,其故址在山西省永济市境内古蒲州城外西南的黄河岸边。

  ⑵白日:太阳。依:依傍。尽:消失。 这句话是说太阳依傍山峦沉落。

  ⑶欲:想要。穷:尽,使达到极点。千里目:眼界宽阔。

  ⑷更:再。

登鹳雀楼的诗意及赏析

  《登鹳雀楼》创作背景

  此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仅存的六首绝句之一。一说作者王之涣早年及第,曾任过冀州衡水(今河北衡水)县的主薄,不久因遭人诬陷而罢官,不到三十岁的王之涣从此过上了访友漫游的生活。写这首诗的时候,王之涣只有三十五岁。

  学者李希泌推测,鹊雀楼在平阳府蒲州(今山西蒲县),与王之涣的老家绛州,同属晋南,故这首诗可能是王之涣在弃官回乡时所作,创作年代约在开元十五年至二十九年(727-741年)。

  《登鹳雀楼》作者介绍

  王之涣(688—742),唐代诗人。字季凌,祖籍晋阳(今山西太原),其高祖迁至绛(今山西绛县)。讲究义气,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用词十分朴实,造境极为深远。传世之作仅六首诗。

猜你喜欢

端午节祝福诗句 端午节祝福诗句大全

端午节祝福诗句 端午节祝福诗句大全

2024-06-03
16.5万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描写芒种的古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描写芒种的古诗词

2024-06-03
19.2万
芒种节气古诗有哪些 芒种的古诗有哪几首

芒种节气古诗有哪些 芒种的古诗有哪几首

2024-06-03
11.9万
芒种节气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芒种节气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2024-05-31
8.5万
赞美芒种的诗句 关于芒种节气的诗句

赞美芒种的诗句 关于芒种节气的诗句

2024-05-31
9.4万
270度是什么角 角的种类

270度是什么角 角的种类

2024-05-30
13.9万
25是质数还是合数 质数是什么

25是质数还是合数 质数是什么

2024-05-30
11.1万
28的因数有 因数的定义

28的因数有 因数的定义

2024-05-30
13.8万
32的因数 因数和乘数是否相同吗

32的因数 因数和乘数是否相同吗

2024-05-30
11.9万
33的因数 33的因数有几个

33的因数 33的因数有几个

2024-05-30
14.1万
热门推荐
相关推荐 更多 >>

登鹳雀楼的诗意及赏析

登鹳雀楼的诗意及赏析
诗意:太阳依傍山峦渐渐下落,黄河向着大海滔滔东流。如果要想遍览千里风景,那就请再登上一层高楼。赏析:此诗前两句写的是自然景色,但开笔就有缩万里于咫尺,使咫尺有万里之势;后两句写意,写的出人意料,把哲理与景物、情势溶化得天衣无缝。这首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登鹳雀楼的诗意 登鹳雀楼全诗的意思

登鹳雀楼的诗意 登鹳雀楼全诗的意思
登鹳雀楼的诗意:太阳依傍山峦渐渐下落,黄河向着大海滔滔东流。如果想要看尽千里风景,那就请再登上一层高楼。《登鹳雀楼》是唐代诗人王之涣创作的一首诗,此诗是王之涣仅存的六首绝句之一。王之涣曾任过冀州衡水县的主薄,不久因遭人诬陷而罢官,从此过上了访友漫游的生活,在这样的情况下写下了这首绝句。

望庐山瀑布的诗意及赏析

望庐山瀑布的诗意及赏析
翻译:其一:从西面登上庐山的香炉峰,看见南面瀑布高挂在山前。瀑布高高悬挂达到三百丈,喷涌出的溪水有数十里长。瀑布水流迅疾如同闪电般,时隐时现恰如空中升白虹。初看以为银河从九天垂落,河水从云天高处半洒而下。抬头仰观那气势更加雄伟,大自然造化之功多么壮阔!海天之风吹不断瀑布水练,江上明月照来又如同空无。瀑布水花在空中四溅乱射,冲洗着两侧青色的山石壁。水珠飞溅犹如轻霞般四散,流淌的水沫在巨石上翻滚。

三衢道中的诗意及原文赏析

三衢道中的诗意及原文赏析
诗意:梅子黄透了的时候,天天都是晴和的好天气,乘小舟沿着小溪而行,走到了小溪的尽头,再改走山路继续前行。山路上苍翠的树,与来的时候一样浓密,深林丛中传来几声黄鹂的欢鸣声,比来时更增添了些幽趣。赏析:这是一首纪行诗,全诗明快自然,极富有生活韵味。写诗人行于三衢山道中的见闻感受。表达了诗人山行时的愉悦欢快的思想感情。

送元二使安西的诗意及赏析

送元二使安西的诗意及赏析
翻译:渭城清晨的细雨打湿了路边尘土,客舍边的杨柳愈发显得翠绿清新。劝君再饮下这杯离别的美酒,向西出了阳关就再难遇到故人。赏析:此诗前两句写渭城驿馆风景,交待送别的时间、地点、环境气氛。后二句转入伤别,却不着伤字,只用举杯劝酒来表达内心强烈深沉的惜别之情。全诗表达了作者与朋友之间依依惜别的深情,既有对友人的不舍,还有相见不知期的惆怅及对朋友前途的担忧。

送元二使安西的诗意和赏析

送元二使安西的诗意和赏析
诗意:渭城清晨的细雨打湿了路边尘土,客舍边的杨柳愈发显得翠绿清新。劝君再饮下这杯离别的美酒,向西出了阳关就再难遇到故人。赏析:此诗前两句写渭城驿馆风景,交待送别的时间、地点、环境气氛。后二句转入伤别,却不着伤字,只用举杯劝酒来表达内心强烈深沉的惜别之情。全诗表达了作者与朋友之间依依惜别的深情,既有对友人的不舍,还有相见不知期的惆怅及对朋友前途的担忧。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