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之于宋君的于的意思 闻之于宋君出处
2023-04-22 天奇生活 【 字体:大 中 小 】
闻之于宋君“于”的意思:介词,当“被”讲,引进主动者。该句的意思是:使宋国国君知道了这件事。
“闻之于宋君”出自《吕氏春秋》书卷二十二《慎行论·察传》中的《穿井得一人》。
《穿井得一人》原文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穿井得一人》翻译
宋国一个姓丁的人,家里没有水井就外出打水浇田,经常一个人居住在外面。等到他家挖了水井的时候,丁氏告诉别人说:“我家挖水井得到一个人。”有听闻了这件事的人就转述说:“丁氏挖井得到了一个人。”国都的人都传播这件事,使宋国国君知道了这件事。宋国国君命令人向丁氏问这件事,丁氏回答说:“得到一个人的劳力,不是在井里得到了一个人。”听到像这样的传闻,还不如没有听到。
《穿井得一人》注释
1、穿:挖掘,开凿。
2、宋:西周及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在今河南商丘一带。
3、丁氏:丁是姓氏;丁氏泛指“姓丁的人”;但也有观点认为;古代妇女的称呼大多为姓加氏字。所以应该译为姓丁的妇女;尚存疑。为避免误解;泛译为“姓丁的人”。
4、而:于是,就。
5、溉汲:打水浇田。溉,浇灌、灌溉。汲,从井里取水。
6、居:停留。
7、于:给。
8、及:待,等到。
9、国人:指居住在国都中的人。
10、道:讲述。
11、闻之于宋君:使宋国的国君知道这件事。闻,知道、听说,这里是“使知道”的意思。
12、令:派遣。
13、对:应答,回答。
14、得一人之使:得到一个人使唤,指得到一个人的劳力。
15、求闻之若此:求,听闻。闻,传闻。之,倒装的标志,不译,翻译顺序为求若此闻之。若此,像这样的。
16、若此:像这样,如此。
17、不若:不如。
《穿井得一人》赏析
该则故事说明凡事都要调查研究,仔细辨别,才能弄清真相。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谣言往往失实,只有细心观察,研究,以理去衡量,才能获得真正的答案。不可轻信流言,盲目随从,人云亦云,否则就会闹出以讹传讹,三人成虎的笑话,使事情的真相被传得面目全非。
《穿井得一人》创作背景
《吕氏春秋》,又称《吕览》,是在秦国相邦吕不韦的主持下,集合门客们编撰的一部杂家名著。成书于秦始皇统一中国前夕。此书以“道家学说”为主干,以名家、法家、儒家、墨家、农家、兵家、阴阳家思想学说为素材,熔诸子百家学说于一炉。
《穿井得一人》作者介绍
《吕氏春秋》为战国末年秦相吕不韦集合门客编成。
吕不韦,姜姓,吕氏,名不韦,卫国濮阳(今河南省滑县)人。战国末年商人、政治家、思想家,秦国丞相,姜子牙23世孙。
早年经商于阳翟,扶植秦国质子异人回国即位,成为秦庄襄王,拜为相国,封文信侯,食邑河南洛阳十万户。带兵攻取周国、赵国、卫国土地,分别设立三川郡、太原郡、东郡,对秦王嬴政兼并六国的事业作出重大贡献。庄襄王去世后,迎立太子嬴政即位,拜为相邦,尊称“仲父”,权倾天下。受到嫪毐集团叛乱牵连,罢相归国,全家流放蜀郡,途中饮鸩自尽。
主持编纂《吕氏春秋》(又名《吕览》),包含八览、六论、十二纪,汇合了先秦诸子各派学说,“兼儒墨,合名法”,史称“杂家”。
猜你喜欢

端午节祝福诗句 端午节祝福诗句大全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描写芒种的古诗词


芒种节气古诗有哪些 芒种的古诗有哪几首


芒种节气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赞美芒种的诗句 关于芒种节气的诗句


270度是什么角 角的种类


25是质数还是合数 质数是什么


28的因数有 因数的定义


32的因数 因数和乘数是否相同吗


33的因数 33的因数有几个


闻之于宋君的于的意思 闻之于宋君出处


闻之于宋君的之是什么意思 闻之于宋君的之意思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的祗是什么意思,他到底是不是通假字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的祗是通假字吗


君惠徼福于敝邑之社稷辱收寡君寡君之愿也翻译 君惠徼福于敝邑之社稷辱收寡君寡君之愿也如何翻译


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的意思 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什么意思


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的意思 掩耳盗铃的寓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