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天奇生活 > 教育 > 正文

子在川上日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意思 子在川上日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出处

2023-05-07 天奇生活 【 字体:

  意思:孔子在河边感叹道:奔流而去的河水是这样匆忙啊!白天黑夜地不停流。这句话是形容时间像流水一样不停地流逝,一去不复返,感慨人生世事变化之快,亦有惜时之意在其中,该句出自《论语·子罕》。

子在川上日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意思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原文的注释

  ①逝:往,离去。

  ②斯:代词,这,指河水。

  ③夫:语气词,用于句末,表示感叹。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启示

  传统的解释以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为优,朱熹从理学家的立场出发将这句话的意思概括为四个字“进学不已”,也就是说要不断地学习,这个解释对于我们的学习态度仍然具有很好的启发意义。孔夫子的本意也包涵了这一层意思,与孔子一生“学而不厌”的治学态度是吻合的。

  然而,这是孔子在考察宇宙,体触万物时生发出的精粹思想,有更为普遍的意义,那就是要我们珍惜时光。时光如流水,在我们身边静静地淌过,我们一不留神便失去了最美好的时光。所谓青春易逝、韶华难在正是这样的道理。这句话时刻提醒着我们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中尤其要珍视时光,爱惜时间。

子在川上日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意思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赏析

  孔子在河岸上,一定是仰观俯察,再看河川里的流水,因而兴起感叹。他所说的“逝者”,没有特定的所指,自可包罗万象。且就天地人事而言,孔子仰观天文,想到日月运行,昼夜更始,便是往一日即去一日,俯察地理,想到花开木落,四时变迁,便是往一年即去一年。天地如此,生在天地间的人,亦不例外。

  人自出生以后,由少而壮,由壮而老,每过一日,即去一日,每过一岁,即去一岁。个人如此,群体亦不例外。中国历史到了五帝时代,不再有三皇,到了夏商周,不再有五帝。孔子生在春秋乱世,想见西周盛况,也见不到,只能梦见周公而已。

  由此可知,自然界、人世间、宇宙万物,无一不是逝者,无一不像河里的流水,昼夜不住的流,一经流去,便不会流回来。所以李白将进酒说:“奔流到海不复回。(波涛翻滚直奔东海,再也没有回来)”古希腊哲人也说:“濯足急流,抽足再入,已非前水。(当你在河流中洗足,只要你把脚抽离水面后再插入水中,脚下的水已经不是以前的水了)”这样看来,逝字作消逝解,应当不错。

  圣人一言,含有多义,读经虽依注解把文字句读通,但不能到此就止,尚须广泛思维言外之意。孔门大贤子贡曾经推崇颜子闻一知十,他自己只能闻一知二。我们普通人,不敢与颜子相比,但也不可以闻一只知一,应当思齐于子贡。

  例如我们读悉这逝者的意义,一想自身,以及身外的权力财富,都如流水,一纵即逝,只好对酒当歌,叹问人生几何,这就是闻一知一之咎。此处逝者所指的是万有现象,而非本体。

  万象有生来灭去种种情形,本体则不来不去,不生不灭,如苏东坡在赤壁赋里说的“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不断流逝的就像这江水,其实并没有真正逝去。)”读经如果不是闻一只知其一,便须从迁流的现象追求不迁流的本体,只要追求到一点讯息,便能茅塞顿开,眼前呈现的宇宙人生,别是一番境界,这才体验到读经的乐趣。

  文章的字句义理虽通,仍然未到止境,这只是知道学理而已。知理之后,必须依理去实行,不行不得真知。例如已知逝与不逝之理,便须放下那些必逝之物,不与人争,但求不逝的本体。得其本体,亲见不生不灭之境,才算是真知。

  假使尚有贪心,起念与人争名夺利,便是放不下,严格说来,实未通经,应当反省,一切贪心妄念起时,当即克制,这就是“克念作圣”。读经不希望作圣则已,希圣就应当如此用功。

  《论语》的创作背景

  面对春秋战国那样的乱世,知识分子大都很不满意,于是纷纷思考救国救民、解决社会矛盾的方针路线。各自的想法大不相同,于是形成不同的学说流派。在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之外,先后出现了道家、墨家、法家等不同流派。这些流派之间,相互批评,展开了激动人心的学术争鸣。

  于是有所谓“百家争鸣”的局面出现。春秋战国之交的“百家争鸣”,是一个思想大爆炸的时代,是中国思想史上第一个黄金时期。中国传统中很多光辉的思想主张,都产生于那个时代。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即是“百家争鸣”中最重要的一个学术流派。经过历史的淘汰和选择,儒家思想在汉武帝之后成为中国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核心。

  《论语》的作者简介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生于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中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与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一生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另有说《春秋》为无名氏所作,孔子修订)。

猜你喜欢

端午节祝福诗句 端午节祝福诗句大全

端午节祝福诗句 端午节祝福诗句大全

2024-06-03
16.5万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描写芒种的古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描写芒种的古诗词

2024-06-03
19.2万
芒种节气古诗有哪些 芒种的古诗有哪几首

芒种节气古诗有哪些 芒种的古诗有哪几首

2024-06-03
11.9万
芒种节气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芒种节气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2024-05-31
8.5万
赞美芒种的诗句 关于芒种节气的诗句

赞美芒种的诗句 关于芒种节气的诗句

2024-05-31
9.4万
270度是什么角 角的种类

270度是什么角 角的种类

2024-05-30
13.9万
25是质数还是合数 质数是什么

25是质数还是合数 质数是什么

2024-05-30
11.1万
28的因数有 因数的定义

28的因数有 因数的定义

2024-05-30
13.8万
32的因数 因数和乘数是否相同吗

32的因数 因数和乘数是否相同吗

2024-05-30
11.9万
33的因数 33的因数有几个

33的因数 33的因数有几个

2024-05-30
14.1万
热门推荐
相关推荐 更多 >>

子在川上日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意思 子在川上日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出处

子在川上日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意思 子在川上日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出处
意思:孔子在河边感叹道:奔流而去的河水是这样匆忙啊!白天黑夜地不停流。这句话是形容时间像流水一样不停地流逝,一去不复返,感慨人生世事变化之快,亦有惜时之意在其中,该句出自《论语·子罕》。

子在川上日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翻译

子在川上日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翻译
翻译:孔子在河边感叹道:奔流而去的河水是这样匆忙啊!白天黑夜地不停流。这句话是形容时间像流水一样不停地流逝,一去不复返,感慨人生世事变化之快,亦有惜时之意在其中,该句出自《论语·子罕》。

子在川上日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有哪些启示

子在川上日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有哪些启示
传统的解释以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为优,朱熹从理学家的立场出发将这句话的意思概括为四个字“进学不已”,也就是说要不断地学习,这个解释对于我们的学习态度仍然具有很好的启发意义。孔夫子的本意也包涵了这一层意思,与孔子一生“学而不厌”的治学态度是吻合的。

诗句子在川上日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翻译 子在川上日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出处

诗句子在川上日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翻译 子在川上日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出处
意思:孔子在河边感叹道:奔流而去的河水是这样匆忙啊!白天黑夜地不停流。这句话是形容时间像流水一样不停地流逝,一去不复返,感慨人生世事变化之快,亦有惜时之意在其中,该句出自《论语·子罕》。

子庶丰登的意思 子庶丰登是什么意思

子庶丰登的意思  子庶丰登是什么意思
子庶丰登的意思是:在鼠年大家都有丰富的收获。子代表鼠年;庶是平民百姓的意思;丰登同五谷丰登,意思是指年成好,粮食丰收。一般用作为鼠年而作的对联或横批。

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的意思 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出自哪里

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的意思 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出自哪里
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意思:多做不义的事情,必定会自己垮台,你姑且等着瞧吧。该句出自春秋时期史学家左丘明创作的一篇散文《郑伯克段于鄢》,这篇文章主要讲述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郑庄公同其胞弟共叔段之间为了夺国君君权位而进行的一场你死我活的斗争。郑庄公设计并故意纵容其弟共叔段与其母武姜,其弟骄纵,于是欲夺国君之位,庄公便以此讨伐共叔段。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