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天奇生活 > 教育 > 正文

春望的作者是谁 春望的思想感情

2019-11-07 天奇生活 【 字体:

  《春望》的作者是杜甫,是我国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后人称之为“诗圣”。《春望》这首诗通过描写长安破败的景象,表达了诗人的爱国之情,写出了杜甫对国家破亡的痛楚,表达了自己对年华易老的感伤。

780459ca61c3a81c.jpg

  《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b0c2a16a041dee81.jpg

  译文

  国家沦陷,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人烟稀少的长安城里荒草丛生。

  忧心伤感时,看到花开而潸然泪下,内心惆怅怨恨,离别的时候因为听到鸟鸣而心惊胆战。

  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了半年多,一封家人的书信抵得上万两黄金。

  愁闷心烦只有搔首而已,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不能插簪了。

7b81bcf56e4dabf3.jpg

  创作背景

  《春望》这首诗创作在“安史之乱”时期,在唐玄宗天宝十四年十一月的时候,安禄山造反,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杜甫知道之后,便投奔肃宗朝廷,结果在去的途中被俘,目睹长安萧条的情况,百感交集,便写下了这首千古名作。

猜你喜欢

端午节祝福诗句 端午节祝福诗句大全

端午节祝福诗句 端午节祝福诗句大全

2024-06-03
16.5万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描写芒种的古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描写芒种的古诗词

2024-06-03
19.2万
芒种节气古诗有哪些 芒种的古诗有哪几首

芒种节气古诗有哪些 芒种的古诗有哪几首

2024-06-03
11.9万
芒种节气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芒种节气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2024-05-31
8.5万
赞美芒种的诗句 关于芒种节气的诗句

赞美芒种的诗句 关于芒种节气的诗句

2024-05-31
9.4万
270度是什么角 角的种类

270度是什么角 角的种类

2024-05-30
13.9万
25是质数还是合数 质数是什么

25是质数还是合数 质数是什么

2024-05-30
11.1万
28的因数有 因数的定义

28的因数有 因数的定义

2024-05-30
13.8万
32的因数 因数和乘数是否相同吗

32的因数 因数和乘数是否相同吗

2024-05-30
11.9万
33的因数 33的因数有几个

33的因数 33的因数有几个

2024-05-30
14.1万
热门推荐
相关推荐 更多 >>

大男当婚最后喊曹小强的是谁 大男当婚谁在最后喊的曹小强

大男当婚最后喊曹小强的是谁 大男当婚谁在最后喊的曹小强
电视剧《大男当婚》的结局中,最后喊曹小强的并没有给出画面,在剧中留了一个悬念,也算是一个开放式结局,观众喜欢谁,就可以将谁带入进去。

罗刹海市这首歌骂的是谁 罗刹海市歌曲歌词

罗刹海市这首歌骂的是谁 罗刹海市歌曲歌词
罗刹海市这首歌并没有骂谁。《罗刹海市》歌词的原型来自《聊斋志异》的讽刺名篇《罗刹海市》。该小说讲述一位名叫马骥的中国商人到两万六千里之外罗刹国经商,发现当地人美丑颠倒,马骥因为长相俊美而遭到排斥;他把脸涂黑后,反而赢得众人喜爱,甚至因“貌美”而被国王封官。刀郎从自身的音乐生活出发,结合自己在娱乐圈的生存体验,将其与文学故事场景相映射,并采用靠山调制作出了该曲。

正怜火树千春妍写的是什么节日 正怜火树千春妍是写什么节

正怜火树千春妍写的是什么节日 正怜火树千春妍是写什么节
正怜火树千春妍写的是元宵节,是农历正月十五日,出自明代诗人唐顺之的《元夕咏冰灯》。冰灯是流行于中国北方的一种民间艺术,也是冰雕艺术的一种形式。

春望的作者是谁 春望的思想感情

春望的作者是谁 春望的思想感情
《春望》的作者是杜甫,是我国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后人称之为“诗圣”。《春望》这首诗通过描写长安破败的景象,表达了诗人的爱国之情,写出了杜甫对国家破亡的痛楚,表达了自己对年华易老的感伤。

富春山居图作者是谁 富春山居图的作者

富春山居图作者是谁 富春山居图的作者
富春山居图作者是元代画家黄公望。富春山居图是元朝的书画,画家黄公望为郑樗(别号:无用师)所绘,以浙江富春江为背景,全图用墨淡雅,山和水的布置疏密得当,墨色浓淡干湿并用,极富于变化,是黄公望的代表作,被称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人在曹营心在汉指的是什么意思 身在曹营心在汉人物是谁

人在曹营心在汉指的是什么意思 身在曹营心在汉人物是谁
“人在曹营心在汉”比喻的是人处在对立的一方,心里却想着自己原本所处的一方。“人在曹营心在汉”的近义词是人在心不在,反义词是同心协力。“人在曹营心在汉”出自《三国演义》,原句是“身在曹营心在汉”,指的是关羽。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