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天奇生活 > 教育 > 正文

闺怨抒发了什么感情 闺怨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020-02-27 天奇生活 【 字体:

  《闺怨》这首诗为思妇代言,表达了对征戍在外的亲人的深切怀念,整首诗生动地显示了少妇心理的迅速变化,却没有将具体的过程描写下来,给读者留下了充分的想象空间。

da5048ca01b1b74b.jpg

  《闺怨》

  唐·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赏析

  诗的第一句点出了少妇“不曾愁”,看似违反题意,实际是为了更好的烘托下文;第二句写少妇登上高楼,进一步烘托她的“不曾愁”。诗的第三句描写了少妇见到杨柳后所触发的联想和心理变化,因为杨柳代表着送别,所以她自然就想到了自己的丈夫。最后一句抓住了少妇心理的迅速变化,但是却没有详细解释变化的原因,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63c8b205f7696357.jpg

  王昌龄作品

  1、《芙蓉楼送辛渐》

  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2、《春宫曲》

  昨夜风开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

  平阳歌舞新承宠,帘外春寒赐锦袍。

猜你喜欢

端午节祝福诗句 端午节祝福诗句大全

端午节祝福诗句 端午节祝福诗句大全

2024-06-03
16.5万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描写芒种的古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描写芒种的古诗词

2024-06-03
19.2万
芒种节气古诗有哪些 芒种的古诗有哪几首

芒种节气古诗有哪些 芒种的古诗有哪几首

2024-06-03
11.9万
芒种节气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芒种节气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2024-05-31
8.5万
赞美芒种的诗句 关于芒种节气的诗句

赞美芒种的诗句 关于芒种节气的诗句

2024-05-31
9.4万
270度是什么角 角的种类

270度是什么角 角的种类

2024-05-30
13.9万
25是质数还是合数 质数是什么

25是质数还是合数 质数是什么

2024-05-30
11.1万
28的因数有 因数的定义

28的因数有 因数的定义

2024-05-30
13.8万
32的因数 因数和乘数是否相同吗

32的因数 因数和乘数是否相同吗

2024-05-30
11.9万
33的因数 33的因数有几个

33的因数 33的因数有几个

2024-05-30
14.1万
热门推荐
相关推荐 更多 >>

闺怨抒发了什么感情 闺怨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闺怨抒发了什么感情 闺怨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闺怨》这首诗为思妇代言,表达了对征戍在外的亲人的深切怀念,整首诗显示了少妇心理的迅速变化,却没有将具体的过程描写下来,给读者留下了充分的想象空间。

题西林壁表达了什么感情 题西林壁原文翻译

题西林壁表达了什么感情 题西林壁原文翻译
《题西林壁》的思想感情是:表达了作者看待事物要看得全面,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往往会得到不同的结果,而且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的思想感情。

七步诗表达了什么感情 七步诗原文赏析

七步诗表达了什么感情 七步诗原文赏析
《七步诗》表达了作者曹植对曹丕的强烈不满,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反映了封建统治集团内部的残酷斗争和诗人自身处境艰难,沉郁愤激的思想感情。这首诗以萁豆相煎为比喻,控诉了曹丕对自己和其他众兄弟的残酷迫害。口吻委婉深沉,讥讽之中有提醒规劝。这一方面反映了曹植的聪明才智,另一方面也反衬了曹丕迫害手足的残忍。这首诗之妙,在于巧妙设喻,寓意明畅。

稻草人这个故事讲了什么道理 稻草人这个故事讲了什么

稻草人这个故事讲了什么道理 稻草人这个故事讲了什么
《稻草人》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只要人人都有爱心,这个世界将会更加的美好。一个不会说话,不会走动,有意识的稻草人。他是一个热心肠,忠诚的人,一心只想帮助贫苦的劳动的人们。然而他却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主人受苦受难,他心里着急,又怨又恨,也羞愧自己的无能为力,内心受尽了煎熬。

春天的闹钟响了吵醒了什么仿写 春天的闹钟响了

春天的闹钟响了吵醒了什么仿写 春天的闹钟响了
春天的闹钟响了吵醒了什么仿写:1、春天的闹钟响了,春天的闹钟响了,吵醒了种子,睁开了眼睛。2、春天的闹钟响了,吵醒了小草,钻出了头儿。3、春天的闹钟响了,吵醒了树木,伸出了胳膊。4、春天的闹钟响了,吵醒了花朵,绽开了笑容。

华佗发明了什么东西 华佗是被谁杀死的

华佗发明了什么东西 华佗是被谁杀死的
华佗发明了什么东西发明了麻沸散、五禽戏。华佗,字元化,一名旉,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著名的医学家。华佗与董奉、张仲景并称为“建安三神医”。少时曾在外游学,行医足迹遍及安徽、河南、山东、江苏等地,钻研医术而不求仕途。他医术全面,尤其擅长外科,精于手术。并精通内、妇、儿、针灸各科。晚年因遭曹操怀疑,下狱被拷问致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