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天奇生活 > 教育 > 正文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定风波的异同

2020-04-29 天奇生活 【 字体:

  《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定风波》的异同:前者怀古抒情,表达了诗人在政治上失意的愁绪,抒发功业无成的感慨,虽含伤感情绪,但也不失奋发向上的豪迈情怀,表现了诗人旷达的胸怀;后者即事抒情,诗人在野外偶遇风雨,借此展现其宠辱不惊、旷达潇洒的内心境界。两诗都能看出诗人旷达超脱的胸襟,但后者的表现的内心境界更为宁静超然。

0d279161b3786882.jpg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124890a71cbcd7e7.jpg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猜你喜欢

端午节祝福诗句 端午节祝福诗句大全

端午节祝福诗句 端午节祝福诗句大全

2024-06-03
16.5万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描写芒种的古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描写芒种的古诗词

2024-06-03
19.2万
芒种节气古诗有哪些 芒种的古诗有哪几首

芒种节气古诗有哪些 芒种的古诗有哪几首

2024-06-03
11.9万
芒种节气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芒种节气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2024-05-31
8.5万
赞美芒种的诗句 关于芒种节气的诗句

赞美芒种的诗句 关于芒种节气的诗句

2024-05-31
9.4万
270度是什么角 角的种类

270度是什么角 角的种类

2024-05-30
13.9万
25是质数还是合数 质数是什么

25是质数还是合数 质数是什么

2024-05-30
11.1万
28的因数有 因数的定义

28的因数有 因数的定义

2024-05-30
13.8万
32的因数 因数和乘数是否相同吗

32的因数 因数和乘数是否相同吗

2024-05-30
11.9万
33的因数 33的因数有几个

33的因数 33的因数有几个

2024-05-30
14.1万
热门推荐
相关推荐 更多 >>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定风波的异同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定风波的异同
《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定风波》的异同:前者怀古抒情,表达了诗人在政治上失意的愁绪,抒发功业无成的感慨,但也不失奋发向上的豪迈情怀,表现了诗人旷达的胸怀;后者以事抒情,以野外偶遇风雨一事,表现诗人宠辱不惊、旷达潇洒的内心境界。两诗都能看出诗人旷达超脱的胸襟,但后者的表现的内心境界更为宁静超然。

定风波苏轼归去哪里 定风波苏轼的归去是归向何处

定风波苏轼归去哪里 定风波苏轼的归去是归向何处
《定风波》苏轼的归去指的是内在的“心”的退隐,归向作者那坚强,从容、淡定的内心。终其一生,作者从未有过真正意义上的退隐,想要归去之处,指的是一个能使他敏感复杂的灵魂得以安放的精神家园。

定风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定风波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定风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定风波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定风波表达了作者虽处逆境屡遭挫折,而不畏惧不颓丧的倔强性格,说明作者超凡脱俗、旷达不羁,且积极乐观的思想感情。《定风波》一般指《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词。

不定积分和定积分的区别 不定积分和定积分有什么不同

不定积分和定积分的区别 不定积分和定积分有什么不同
不定积分和定积分的区别是定积分确切的说是一个数,或者说是关于积分上下限的二元函数,也可以成为二元运算,不定积分也可以看成是一种运算,但最后的结果不是一个数,而是一类函数的集合.不定积分是微分的逆运算。

空调变频和定频的区别 空调变频和定频有啥区别

空调变频和定频的区别 空调变频和定频有啥区别
空调变频和定频的区别在于:变频的空调频率是可以变化的,而定频的空调频率是不可变的。变频空调的原理是通过调节频率使空调内的压缩机转速可调;定频空调的原理是使空调内部的压缩机维持在恒定值在设置温度时,通过不断通断实现。

魏源的《海国图志》和洪仁玕的资政新篇都主张什么 《海国图志》和《资政新篇》的相似之处在于都主张

魏源的《海国图志》和洪仁玕的资政新篇都主张什么 《海国图志》和《资政新篇》的相似之处在于都主张
魏源的《海国图志》和洪仁玕的资政新篇都主张向西方学习。《海国图志》提出的重要观念就是“师夷长技以制夷”,其核心就是向西方国家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而《资政新篇》相较《海国图志》,其不仅主张向西方国家虚心学习,更是倾向于学习西方的制度。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