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天奇生活 > 教育 > 正文

寡人之于国也告诉我们的道理 寡人之于国也启示

2020-05-06 天奇生活 【 字体:

  《寡人之于国也》告诉我们想要实现王道思想,首先要端正态度,不要怨天尤人,应该从自己做起。要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集体团结,就必须懂得爱护每个人,让百姓过上好日子才能得到拥戴,才能继续做好他的官。

2c4c500e01a3cc41.jpg

  《寡人之于国也》原文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95d6671f10df02e2.jpg

  赏析

  《寡人之于国也》是《孟子·梁惠王上》中的一章,是表现孟子“仁政”思想的文章之一。论述了如何实行“仁政”以“王道”统一天下的问题。“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为文章点睛之笔,突出了本文主旨。因为只有实行仁政,才能得民心;得民心,才能得天下。这种“保民而王”得思想,是孟子“民本”思想的体现,也是文章的主旨。

  启示

  这篇文章告诉人们“民如水,水能载舟也能覆舟”。要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集体团结,就必须懂得爱护每个人,让百姓过好的日子那他才能得到拥戴,才能继续做好他的官。

猜你喜欢

端午节祝福诗句 端午节祝福诗句大全

端午节祝福诗句 端午节祝福诗句大全

2024-06-03
16.5万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描写芒种的古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描写芒种的古诗词

2024-06-03
19.2万
芒种节气古诗有哪些 芒种的古诗有哪几首

芒种节气古诗有哪些 芒种的古诗有哪几首

2024-06-03
11.9万
芒种节气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芒种节气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2024-05-31
8.5万
赞美芒种的诗句 关于芒种节气的诗句

赞美芒种的诗句 关于芒种节气的诗句

2024-05-31
9.4万
270度是什么角 角的种类

270度是什么角 角的种类

2024-05-30
13.9万
25是质数还是合数 质数是什么

25是质数还是合数 质数是什么

2024-05-30
11.1万
28的因数有 因数的定义

28的因数有 因数的定义

2024-05-30
13.8万
32的因数 因数和乘数是否相同吗

32的因数 因数和乘数是否相同吗

2024-05-30
11.9万
33的因数 33的因数有几个

33的因数 33的因数有几个

2024-05-30
14.1万
热门推荐
相关推荐 更多 >>

寡人之于国也告诉我们的道理 寡人之于国也启示

寡人之于国也告诉我们的道理 寡人之于国也启示
《寡人之于国也》告诉我们想要实现王道思想,首先要端正态度,不要怨天尤人,应该从自己做起。要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集体团结,就必须懂得爱护每个人,让百姓过上好日子才能得到拥戴,才能继续做好他的官。

骑鹅旅行记告诉我们的道理 尼尔斯骑鹅旅行记告诉我们的道理

骑鹅旅行记告诉我们的道理 尼尔斯骑鹅旅行记告诉我们的道理
骑鹅旅行记告诉我们的道理是:当我们心存梦想,并一步一步努力向自己的目标前进,那再大的障碍也能跨越。在《尼尔斯骑鹅旅行记》中,小主人公尼尔斯虽然因为受到小精灵的惩罚变成拇指大的小人,但是就是因为变小,才有可能骑上家鹅马丁的脖子为环游世界提供机会。另一方面也是将他之前一贯喜欢虐待家里动物、厌恶学习、喜欢搞恶作剧的。

盘古开天地告诉我们的道理 盘古开天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盘古开天地告诉我们的道理 盘古开天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盘古开天地》的道理:1、我们要学习盘古无私奉献的精神,造福社会。2、不破不立,打碎腐朽的旧的旧事物,才能创造出更加美好的,壮丽的新事物。

骂鸭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骂鸭揭示了什么道理

骂鸭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骂鸭揭示了什么道理
骂鸭给人两点启示:一是告诫那些做贼的坏人,“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不管他伪装得再好,也迟早会被别人发觉的,所以千万不要做违背良心的坏事。二是劝诫那些受害之人,对于坏人坏事一定要检举揭发,只有这样,才能打击他的恶习,让他不再危害人间。只有适当的惩罚,才能让这些人醒悟、改恶从善。总结了道理:一个人如果做了坏事,却以为别人不会知道,企图掩饰,蒙混过关,最终必将导致严重的后果。

毛驴狐狸和狮子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毛驴狐狸和狮子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毛驴狐狸和狮子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毛驴狐狸和狮子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毛驴狐狸和狮子告诉我们什么道理是:那些出卖朋友、背叛友谊的人,到头来自己也得不到好下场。这个故事出自《伊索寓言》:《伊索寓言》相传为公元前六世纪被释放的古希腊奴隶伊索所著的寓言集,并加入印度、阿拉伯及基督教故事,共357篇。

守株待兔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守株待兔告诉我们的道理是什么

守株待兔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守株待兔告诉我们的道理是什么
守株待兔告诉我们的道理是不能想着不劳而获,要想有幸福美满的生活应该要付出自己的努力去奋斗。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