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天奇生活 > 教育 > 正文

孟子认为能做到舍生取义的人是 孟子认为能做到舍生取义的人

2020-05-07 天奇生活 【 字体:

孟子认为能做到舍生取义的人是宁愿牺牲生命也不愿有违道义的人。在舍生取义者眼里,道义是居于第一位的,哪怕在道义与生命只能二选一的时候,他们也会选择道义,而非苟且偷生。

b9a343428b4d9216.jpg

  《鱼我所欲也》的赏析

  《鱼我所欲也》出自《孟子·告子上》,表达了孟子的一个重要主张:义重于生,当义和生不能两全时应该舍生取义。文中把生命比作鱼,把义比作熊掌,自然地引出了“舍生取义”的主张。本篇中还大量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如把鱼与熊掌对比,把生与义对比,把重义轻生的人与贪利忘义的人对比,把道理说得更加清楚,加强了文章的说服力。“舍生取义”是全篇的中心论点,充分体现了孟子大义凛然的个性,表现了孟子雄辩、善辩的才华。


265ea879411aae89.png

  《鱼我所欲也》原文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猜你喜欢

端午节祝福诗句 端午节祝福诗句大全

端午节祝福诗句 端午节祝福诗句大全

2024-06-03
16.5万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描写芒种的古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描写芒种的古诗词

2024-06-03
19.2万
芒种节气古诗有哪些 芒种的古诗有哪几首

芒种节气古诗有哪些 芒种的古诗有哪几首

2024-06-03
11.9万
芒种节气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芒种节气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2024-05-31
8.5万
赞美芒种的诗句 关于芒种节气的诗句

赞美芒种的诗句 关于芒种节气的诗句

2024-05-31
9.4万
270度是什么角 角的种类

270度是什么角 角的种类

2024-05-30
13.9万
25是质数还是合数 质数是什么

25是质数还是合数 质数是什么

2024-05-30
11.1万
28的因数有 因数的定义

28的因数有 因数的定义

2024-05-30
13.8万
32的因数 因数和乘数是否相同吗

32的因数 因数和乘数是否相同吗

2024-05-30
11.9万
33的因数 33的因数有几个

33的因数 33的因数有几个

2024-05-30
14.1万
热门推荐
相关推荐 更多 >>

孟子认为能做到舍生取义的人是 孟子认为能做到舍生取义的人是哪一句

孟子认为能做到舍生取义的人是 孟子认为能做到舍生取义的人是哪一句
孟子认为能做到舍生取义的人是: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意思是他们所喜爱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义);他们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严重的事(不义)。

孟子认为能做到舍生取义的人是 孟子认为能做到舍生取义的人

孟子认为能做到舍生取义的人是 孟子认为能做到舍生取义的人
孟子认为能做到舍生取义的人是宁愿牺牲生命也不愿有违道义的人。在舍生取义者眼里,道义是居于第一位的,哪怕在道义与生命只能二选一的时候,他们也会选择道义,而非苟且偷生。

鱼我所欲也中孟子认为能做到舍生取义的人是 鱼我所欲也中能做到舍生取义的人是

鱼我所欲也中孟子认为能做到舍生取义的人是 鱼我所欲也中能做到舍生取义的人是
《鱼我所欲也》中孟子认为能做到舍生取义的人是“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也就是看重道义胜于生命的人。对于那些愿意为道义牺牲生命的人来说,舍弃道义只为苟且偷生是更加值得厌恶的事。这种人也就是孟子文中所言的“贤人”。

郑人乘凉中主人公是在什么地方乘凉 郑人乘凉中主人公是在什么地方乘凉的

郑人乘凉中主人公是在什么地方乘凉 郑人乘凉中主人公是在什么地方乘凉的
郑人乘凉中主人公是在一颗大树下乘凉。寓言故事郑人乘凉讲述的是,郑国人用巧妙的方法在大树底下乘凉,但是晚上乘凉,郑国人也采用了这个办法,结果衣服都湿了。从寓言故事郑人乘凉中总结出来,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可以采用老办法解决,应该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管做什么事情不能用同样的办法去做事情,不能总用一种眼光去看待问题,情况发生了变化,却仍用老眼光去看待、去解决,必然会遇到阻力。

曾益其所不能的曾怎么翻译 曾益其所不能的曾怎么翻译是什么

曾益其所不能的曾怎么翻译 曾益其所不能的曾怎么翻译是什么
“曾益其所不能”的“曾”翻译成增加。“曾益其所不能”出自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原文: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郑人买履的寓意 郑人买履蕴含着什么寓意

郑人买履的寓意 郑人买履蕴含着什么寓意
郑人买履的寓意是:对待事物要会灵活变通、随机应变,不能墨守成规,死守教条,要注重客观现实的事实,为人处事要从实际出发。从前有一个郑国人,想去买一双新鞋子,于是事先量了自己脚的尺码,然后把量好的尺码放在自己的座位上。到了集市,他挑好了鞋子,才发现忘了带尺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