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天奇生活 > 教育 > 正文

寒食古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古诗寒食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2020-05-28 天奇生活 【 字体:

  《寒食》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封建政治腐败现象的讽刺。这是一首讽刺诗,但诗人的笔法巧妙含蓄。从表面上看,似乎只是描绘了一幅寒食节长安城内富于浓郁情味的风俗画。实际上,透过字里行间可感受到作者怀着强烈的不满,对当时权势显赫、作威作福的宦官进行了深刻的讽刺。

820b8778fb2c37ef.jpg

  《寒食》

  作者: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172f792826edb111.jpg

  译文

  春天,长安城处处飘飞着落花;

  寒食节,东风把御园柳枝斜。

  黄昏时,宫中传出御赐的烛火,

  轻烟散入了,新封的王侯之家。

  赏析

  诗的前两句写的是白昼,“无处不飞花”,是诗人抓住的典型画面。不说“落花”而说“飞花”,这是明写花而暗写风,将春天的勃然生机表现了出来。

  诗的后两句写的是夜晚,诗中用“传”与“散”生动地画出了一幅夜晚走马传烛图。寒食节的时候禁烟火,而权贵大臣却点着蜡烛,诗人在诗中委婉的讽刺这种现象。

猜你喜欢

端午节祝福诗句 端午节祝福诗句大全

端午节祝福诗句 端午节祝福诗句大全

2024-06-03
16.5万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描写芒种的古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描写芒种的古诗词

2024-06-03
19.2万
芒种节气古诗有哪些 芒种的古诗有哪几首

芒种节气古诗有哪些 芒种的古诗有哪几首

2024-06-03
11.9万
芒种节气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芒种节气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2024-05-31
8.5万
赞美芒种的诗句 关于芒种节气的诗句

赞美芒种的诗句 关于芒种节气的诗句

2024-05-31
9.4万
270度是什么角 角的种类

270度是什么角 角的种类

2024-05-30
13.9万
25是质数还是合数 质数是什么

25是质数还是合数 质数是什么

2024-05-30
11.1万
28的因数有 因数的定义

28的因数有 因数的定义

2024-05-30
13.8万
32的因数 因数和乘数是否相同吗

32的因数 因数和乘数是否相同吗

2024-05-30
11.9万
33的因数 33的因数有几个

33的因数 33的因数有几个

2024-05-30
14.1万
热门推荐
相关推荐 更多 >>

寒食古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古诗寒食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寒食古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古诗寒食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寒食》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封建政治腐败现象的讽刺。这是一首讽刺诗,但诗人的笔法巧妙含蓄。从表面上看,似乎只是描绘了一幅寒食节长安城内富于浓郁情味的风俗画。实际上,透过字里行间可感受到作者怀着强烈的不满,对当时权势显赫、作威作福的宦官进行了深刻的讽刺。

鸟趣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鸟趣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鸟语》这篇文章表达了表达了作者爱鸟、护鸟的思想感情。同时也赞美了家乡鸟语花香,人鸟和谐的美好环境。

西湖秋泛表达了作者什么之情 一剪梅西湖秋泛表达了什么

西湖秋泛表达了作者什么之情 一剪梅西湖秋泛表达了什么
《一剪梅·西湖秋泛》表达了作者对西湖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一剪梅·西湖秋泛》是现代诗人刘大白的作品,本诗融合古词的柔雅与新诗的旷放,表达出了作者对西湖的喜爱与迷醉。

可怜九月初三月,露似珍珠月似弓表达了作者什么之情 可怜九月初三月,露似珍珠月似弓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

可怜九月初三月,露似珍珠月似弓表达了作者什么之情 可怜九月初三月,露似珍珠月似弓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
原句为“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热爱之情。诗人通过对“露”、“月”视觉形象的描写,创造出和谐、宁静的意境,给读者展现了一幅绝妙的画卷。由描绘暮江,到赞美月露,意味着诗人从黄昏时起,一直玩赏到月上露下。

可怜九月初三月,露似珍珠月似弓表达了作者什么之情 可怜九月初三月,露似珍珠月似弓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可怜九月初三月,露似珍珠月似弓表达了作者什么之情 可怜九月初三月,露似珍珠月似弓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原句为“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热爱之情。诗人通过对“露”、“月”视觉形象的描写,创造出和谐、宁静的意境,给读者展现了一幅绝妙的画卷。由描绘暮江,到赞美月露,意味着诗人从黄昏时起,一直玩赏到月上露下。

寒食古诗表达的思想感情 寒食古诗表达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寒食古诗表达的思想感情 寒食古诗表达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寒食》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封建政治腐败现象的讽刺的思想感情。《寒食》是唐代诗人韩翃创作的一首七绝。全诗用白描手法写实,刻画皇室的气派,充溢着对皇都春色的陶醉和对盛世承平的歌咏。从当时皇帝到一般朝士,都偏爱该诗,历来评价也很高。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