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天奇生活 > 教育 > 正文

邹忌讽齐王纳谏与出师表的异同之处 邹忌讽齐王纳谏与出师表的异同之处在哪

2020-06-12 天奇生活 【 字体:

  《邹忌讽齐王纳谏》与《出师表》两篇文章都是臣子向君主劝谏的文章,但是臣子劝谏的方式和目的有所不同。邹忌是用自身经历设喻,委婉地讽谏齐王除蔽纳谏,希望齐王可以广开言路,兴利除弊;诸葛亮则是以恳切的言辞分析蜀国的形势,向后主提出了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的建议,兼具臣子的赤诚忠心与长者的殷殷期待。

29970b4737c50450.jpg

  《出师表》的主要内容

  诸葛亮先分析了当前形势,提出了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的主见;而后追忆经历,表达其忠刘氏,兴师北伐表心愿,表达了对先帝的崇拜、爱戴之情,又有激发刘禅效法先人的作用;最后诸葛亮归结责任于自身,表现了诸葛亮感恩图报的心情。

ace3b3dc15dd4e43.jpg

  《邹忌讽齐王纳谏》的主要内容

  全文先写邹忌与徐公比美,邹忌先后问了妻、妾、客三个不同的对象;而后邹忌入朝见齐威王,以自身经历设喻,讽谏齐王除蔽纳谏;最后写齐王接受了邹忌的劝告,发布政令,悬赏求谏,从而使齐国国势强盛,威震诸侯。

猜你喜欢

端午节祝福诗句 端午节祝福诗句大全

端午节祝福诗句 端午节祝福诗句大全

2024-06-03
16.5万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描写芒种的古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描写芒种的古诗词

2024-06-03
19.2万
芒种节气古诗有哪些 芒种的古诗有哪几首

芒种节气古诗有哪些 芒种的古诗有哪几首

2024-06-03
11.9万
芒种节气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芒种节气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2024-05-31
8.5万
赞美芒种的诗句 关于芒种节气的诗句

赞美芒种的诗句 关于芒种节气的诗句

2024-05-31
9.4万
270度是什么角 角的种类

270度是什么角 角的种类

2024-05-30
13.9万
25是质数还是合数 质数是什么

25是质数还是合数 质数是什么

2024-05-30
11.1万
28的因数有 因数的定义

28的因数有 因数的定义

2024-05-30
13.8万
32的因数 因数和乘数是否相同吗

32的因数 因数和乘数是否相同吗

2024-05-30
11.9万
33的因数 33的因数有几个

33的因数 33的因数有几个

2024-05-30
14.1万
热门推荐
相关推荐 更多 >>

邹忌讽齐王纳谏与出师表的异同之处 邹忌讽齐王纳谏与出师表的异同之处在哪

邹忌讽齐王纳谏与出师表的异同之处 邹忌讽齐王纳谏与出师表的异同之处在哪
《邹忌讽齐王纳谏》与《出师表》两篇文章都是臣子向君主劝谏的文章,但是臣子劝谏的方式和目的有所不同。邹忌是用自身经历设喻,委婉地讽谏齐王除蔽纳谏,希望齐王可以广开言路,兴利除弊;诸葛亮则是以恳切的言辞分析蜀国的形势,向后主提出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的建议,兼具臣子的赤诚忠心与长者的殷殷期待。

邹忌讽齐王纳谏的讽的意思 邹忌讽齐王纳谏的讽的意思

邹忌讽齐王纳谏的讽的意思 邹忌讽齐王纳谏的讽的意思
邹忌讽齐王纳谏中讽的意思指下级对上级以委婉曲折的言语进行规劝。《邹忌讽齐王纳谏》出自《战国策·齐策一》,讲述了战国时期齐国谋士邹忌劝说君主纳谏,使之广开言路,改良政治的故事。

邹忌讽齐王纳谏主旨 邹忌讽齐王纳谏的主旨是什么

邹忌讽齐王纳谏主旨 邹忌讽齐王纳谏的主旨是什么
邹忌讽齐王纳谏的主旨是以邹忌自身的生活体悟,委婉地劝谏齐威王广开言路,改革弊政,整顿吏治,从而收到很好的效果。

邹忌讽齐王纳谏的翻译及原文 邹忌讽齐王纳谏的翻译和原文

邹忌讽齐王纳谏的翻译及原文 邹忌讽齐王纳谏的翻译和原文
翻译:邹忌身高八尺多,而且身材容貌光艳美丽。有一天早晨他穿戴好衣帽,照着镜子,对他的妻子说:“我与城北的徐公相比,谁更美丽呢?”他的妻子说:“您美极了,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呢!”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原文: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的翻译 邹忌讽齐王纳谏的译文

邹忌讽齐王纳谏的翻译 邹忌讽齐王纳谏的译文
翻译:邹忌身高八尺多,而且身材容貌光艳美丽。有一天早晨他穿戴好衣帽,照着镜子,对他的妻子说:“我与城北的徐公相比,谁更美丽呢?”他的妻子说:“您美极了,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呢!”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邹忌不相信自己会比徐公美丽,于是又问他的小妾说:“我和徐公相比,谁更美丽?”妾说:“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呢?”

蹴尔而与之的蹴怎么翻译 蹴尔而与之中蹴的意思

蹴尔而与之的蹴怎么翻译 蹴尔而与之中蹴的意思
蹴尔而与之的蹴翻译是:用脚踢。出处:孟子《鱼我所欲也》: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译文:一碗饭,一碗汤,吃了就能活下去,不得到它就会饿死。没有礼貌地吆喝着给他,饥饿的行人也不愿接受;用脚踢给别人吃,乞丐也因轻视而不肯接受。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