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天奇生活 > 教育 > 正文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2020-06-18 天奇生活 【 字体: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表达了作者对母爱的感激以及对母亲深深的爱与尊敬。这两句诗出自孟郊的《游子吟》,这是一首母爱的颂歌,在宦途失意的境况下,作者饱尝世态炎凉,穷愁终生,更加感到亲情的可贵。

365dbe444b6f5800.jpg

  《游子吟》

  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027a1f222f173674.jpg

  赏析

  诗的一、二句用“线”和“衣”将母亲与孩子联系在一起,写出了母子相依为命的真挚感情。诗的三、四句通过描写母亲为游子赶制衣服的场景来深化了骨肉之情,将母亲的慈母形象塑造得真切感人。诗的最后两句则是作者直抒胸臆,对母爱作尽情的讴歌,突出了平凡而又伟大的母爱。

  全诗采用白描的艺术手法,通过回忆母亲为儿子缝衣服这一件小事,歌颂了母爱的伟大与无私,表达了诗人对母爱的感激以及对母亲深深的爱与尊敬之情。

猜你喜欢

端午节祝福诗句 端午节祝福诗句大全

端午节祝福诗句 端午节祝福诗句大全

2024-06-03
16.5万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描写芒种的古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描写芒种的古诗词

2024-06-03
19.2万
芒种节气古诗有哪些 芒种的古诗有哪几首

芒种节气古诗有哪些 芒种的古诗有哪几首

2024-06-03
11.9万
芒种节气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芒种节气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2024-05-31
8.5万
赞美芒种的诗句 关于芒种节气的诗句

赞美芒种的诗句 关于芒种节气的诗句

2024-05-31
9.4万
270度是什么角 角的种类

270度是什么角 角的种类

2024-05-30
13.9万
25是质数还是合数 质数是什么

25是质数还是合数 质数是什么

2024-05-30
11.1万
28的因数有 因数的定义

28的因数有 因数的定义

2024-05-30
13.8万
32的因数 因数和乘数是否相同吗

32的因数 因数和乘数是否相同吗

2024-05-30
11.9万
33的因数 33的因数有几个

33的因数 33的因数有几个

2024-05-30
14.1万
热门推荐
相关推荐 更多 >>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表达了作者对母爱的感激以及对母亲深深的爱与尊敬。这两句诗出自孟郊的《游子吟》,这是一首母爱的颂歌,在宦途失意的境况下,作者饱尝世态炎凉,穷愁终生,更加感到亲情的可贵。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是什么意思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是什么意思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意思是:有谁敢说,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这两句诗出自唐代孟效的诗《游子吟》。《游子吟》是唐代诗人孟郊创作的一首五言诗,是一首母爱的颂歌。

贵州三春是指哪三个酒 贵州三春指的是什么

贵州三春是指哪三个酒 贵州三春指的是什么
“贵州三春”,指的是黔春、金壶春、颐年春这三种酒。其中,“黔春”是贵阳酒厂生产的,“金壶春”为平坝酒厂生产,而“颐年春”是德江县酒厂生产的。这三种白酒合称为贵州“三春”,都是麸曲酱香型酒,酒精浓度约为55度。

将进酒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将进酒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将进酒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将进酒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将进酒》表达了作者借酒消愁、及时行乐、莫负光阴、豁达乐观的情感,同时以陈王曹植为例,抒发了诗人内心闷闷不平的情感,作者还流露出怀才不遇和渴望用世的积极思想感情。《将进酒》的作者是我国唐朝时期著名诗人李白,且被世人赞誉为“诗仙”。

人生自古谁无死的作者是谁 《过零丁洋》原文

人生自古谁无死的作者是谁 《过零丁洋》原文
人生自古谁无死的作者是文天祥,诗句出自于《过零丁洋》。此诗前二句,回顾平生遭际;中间四句紧承“干戈寥落”,明确表达了作者对当前局势的认识;末二句是作者对自身命运的一种毫不犹豫的选择。全诗表现了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和视死如归的高风亮节,以及舍生取义的人生观,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崇高表现。

塞上听吹笛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塞上听吹笛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塞上听吹笛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塞上听吹笛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塞上听吹笛表达了作者思乡之情与戍边之志的情感。《塞上听吹笛》又名《和王七玉门关听吹笛》,是唐代诗人高适创作的一首诗。此诗通过丰富奇妙的想象,描绘了一幅优美动人的塞外春光图,反映了边塞生活中恬静祥和的一面。全诗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在虚实交错、时空穿梭之间,把战士思乡之情与戍边之志有机地结合起来,构成一幅奇丽寥廓、委婉动人的画卷。此诗作为边塞诗,而带有着几分田园诗的风味。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