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天奇生活 > 教育 > 正文

最苦与最乐的论证方法 最苦与最乐的论证方法是什么

2020-06-30 天奇生活 【 字体:

  《最苦与最乐》的论证方法:全文分别从“最苦”和“最乐”两个角度来论证“人人必须尽责任”这一中心论点;文章先从“最苦”出发,追问人生的最大痛苦,在否定了人生的若干苦事后,指出“责任未解除”的情况才是人生最苦的状态,并以此为基础论证“尽责任是最大的快乐”;这两个正反论证相互支持,最后提出“人生应当勇于负责”的论点。

7cc922a0494c9d13.jpg

  《最苦与最乐》的作者

  《最苦与最乐》的作者是梁启超。梁启超是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梁启超倡导了近代文学革命运动理论,他的代表作品有《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国历史研究法》《新中国未来记》。

d3ab26511907fbd2.jpg

  《最苦与最乐》的节选

  有人说:“既然这苦是从负责任而生的,我若是将责任卸却,岂不是就永远没有苦了吗?”这却不然,责任是要解除了才没有,并不是卸了就没有。人生若能永远像两三岁小孩,本来没有责任,那就本来没有苦。到了长成,责任自然压在你的肩头上,如何能躲?不过有大小的分别罢了。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你若是要躲,倒是自投苦海,永远不能解除了。

猜你喜欢

端午节祝福诗句 端午节祝福诗句大全

端午节祝福诗句 端午节祝福诗句大全

2024-06-03
16.5万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描写芒种的古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描写芒种的古诗词

2024-06-03
19.2万
芒种节气古诗有哪些 芒种的古诗有哪几首

芒种节气古诗有哪些 芒种的古诗有哪几首

2024-06-03
11.9万
芒种节气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芒种节气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2024-05-31
8.5万
赞美芒种的诗句 关于芒种节气的诗句

赞美芒种的诗句 关于芒种节气的诗句

2024-05-31
9.4万
270度是什么角 角的种类

270度是什么角 角的种类

2024-05-30
13.9万
25是质数还是合数 质数是什么

25是质数还是合数 质数是什么

2024-05-30
11.1万
28的因数有 因数的定义

28的因数有 因数的定义

2024-05-30
13.8万
32的因数 因数和乘数是否相同吗

32的因数 因数和乘数是否相同吗

2024-05-30
11.9万
33的因数 33的因数有几个

33的因数 33的因数有几个

2024-05-30
14.1万
热门推荐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苦与最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最苦与最乐用了哪几个论证方法

最苦与最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最苦与最乐用了哪几个论证方法
运用了举例论证、对比论证、道理论证等论证手法。《最苦与最乐》是初中语文中的一篇课文,作者是近代著名思想家梁启超,他是戊戌变法的领袖之一,是中国近代维新派的代表人物,与康有为一起发起了“公车上书”运动。

最苦与最乐的论证方法 最苦与最乐的论证方法是什么

最苦与最乐的论证方法 最苦与最乐的论证方法是什么
全文分别从“最苦”和“最乐”两个角度来论证“人人必须尽责任”这一中心论点;文章先从“最苦”出发,追问人生的最大痛苦,在否定了人生的若干苦事后,指出“责任未解除”的情况才是人生最苦的状态,并以此为基础论证“尽责任是最大的快乐”;这两个正反论证相互支持,最后提出“人生应当勇于负责”的论点。

与鸡肝相宜的蔬菜 鸡肝和什么一起吃好

与鸡肝相宜的蔬菜 鸡肝和什么一起吃好
与鸡肝相宜的蔬菜有菠菜、胡萝卜、白菜、毛芹、豌豆。鸡肝和菠菜一起吃,具有温补脾胃、解毒散热、补气养血的功效。鸡肝和胡萝卜一起吃,胡萝卜和鸡肝都具有很好的补血、明目、养肝的功效,很适合宝宝吃。

电磁炉与电陶炉的区别有哪些 电磁炉和电陶炉用哪个好

电磁炉与电陶炉的区别有哪些 电磁炉和电陶炉用哪个好
电磁炉与电陶炉的区别:1、电磁炉利用电磁辐射对锅具进行加热,而电陶炉是利用电阻丝加热从而实现可以炒菜炖汤的功能的;2、电陶炉只要是耐高温的锅具均可加热,但想在电磁炉上加热,锅的材质必须为铁质或合金钢;3、电陶炉无电磁辐射危害,电磁炉有电磁辐射。

创造宣言的论证思路怎么写 创造宣言的论证思路如何写

创造宣言的论证思路怎么写 创造宣言的论证思路如何写
创造宣言的论证思路是:在议论文中,分析议论文的论证思路,把握议论结构,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文章内容,把握作者的观点,因此,这类题型才会成为中考的热门考题。

最喜小儿亡赖的亡赖是什么意思 清平乐村居描写了什么景象

最喜小儿亡赖的亡赖是什么意思 清平乐村居描写了什么景象
“最喜小儿亡赖”的亡赖是指小孩顽皮、淘气。亡是通假字,同“无”。这句话出自宋代诗人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描述了乡村闲情逸致的生活,从作者对农村清新秀丽、朴素雅静的环境描写,对翁媪及其三子形象的刻画,表现出词人喜爱农村和平宁静的生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