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大写 数字大写是
2022-09-09 天奇生活 【 字体:大 中 小 】
数字大写是零、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汉字中的数字原本没有大小写之分。“大写数字”实际上是“小写数字”的10个同音别字,“大写数字”原本另有其意,有一些沿用至今,另有一些在历史的长河中被遗失、忘却。
大写数字是中国特有的数字书写方式,利用与数字同音的汉字取代数字,以防止数目被涂改。 据考证,大写数字最早是由武则天发明,后经朱元璋改进完善。大写数字多出现于银行的收据中,这样有效防止有人将数字涂改而伪造收据。
不管是阿拉伯数字(1、2、3……), 还是汉字小写数码(一、二、三……), 由于笔画简单,容易被涂改伪篡。所以一般文书和商业财务票据上的数字都要采用汉字数码大写: 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佰、仟(“万、亿、兆”本身笔画已经比较复杂,使用机会也少,没有必要再用别的字代替)。如“ 3564 元”写作“叁仟伍佰陆拾肆圆”。这些汉字的产生是很早的,用作大写数字,属于假借。数字的这种繁化写法,早在唐代就已经全面地使用了,后来逐步地规范化成一套“大写数码”。
大写数字的起源
关于大写数字的起源,有隋唐、武后、宋代等几种说法,其中对后世影响较大的是清代顾炎武的说法:“凡数字作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等,皆武后所改及自制字。”
其实,顾炎武的说法是靠不住的。程大昌、叶名澧、俞樾等认为数目字用多笔始于唐代以前,乃始差为得之。吐蕃文书的发掘整理,为我们提供了唐代及其以前数目用大写字的大量的实物上的证据。在吐蕃的出土文书中,大写的数目字非常的多。如《高昌延昌二十七年(587)八月兵部条列买马用钱头数奏行文书》:“用钱壹遷肆伯捌拾文。”这些总计数字用多笔字,显然是为了防止奸人窃改。根据调查,在高昌延昌年间(561-601)的出土契券中,数目字用大写字的情况已相当普遍。至于高昌延和(602-613)以后的出土券契中,数目字则以用多笔字为常了。
《北凉神玺三年(399)仓曹贷粮文书》是吐蕃出土文书中有明确纪年的数目字作大写字的最早记载。
综上所说,我们认为在公元四世纪前后(约当东晋末)人们已经开始有意识地在券契中使用大写的数目字。到了公元五世纪、六世纪,这种用法进一步得到普及,唐武后时大量使用大写的数目字,不过是承袭了祖宗的成法而已。陆荣等以为这种用法始于宋代,顾炎武以为大写的数目“皆武后所改”,恐均难免数典忘祖之失。
大写数字的本意
壹:专一。《荀子·大略》:君子壹教,弟子壹学,亟成。翻译:君子一心一意地教,学生一心一意地学,很快就会有成就。
贰:变节,叛变。《诗经·卫风·氓》:女也不爽,士贰其行。翻译:女子没有什么差错,男子行为却前后不一致了。
叁:“参”的另一种写法;加入,接见。
肆:任意妄为。
伍:古有“五人为伍”之说。
陆:高出水面的而地势平坦的土地。
柒:漆树或漆料。
捌:聚拢谷物的没有齿的耙(有齿为耙,无齿为捌)。
玖:黑色的美石。《诗经·卫风·木瓜》: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翻译:(你)将木李投赠我,(我)拿琼玖作回报。
拾:捡。
猜你喜欢

端午节祝福诗句 端午节祝福诗句大全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描写芒种的古诗词


芒种节气古诗有哪些 芒种的古诗有哪几首


芒种节气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赞美芒种的诗句 关于芒种节气的诗句


270度是什么角 角的种类


25是质数还是合数 质数是什么


28的因数有 因数的定义


32的因数 因数和乘数是否相同吗


33的因数 33的因数有几个


数字大写 数字大写是


阿拉伯数字大写 阿拉伯数字大写是


数字华容道最后一行技巧 数字华容道教学步骤


1234567大写金额怎么写 数字大写有哪些


101745.36大写金额正确写法


酒逢知己千杯少打三个数字 酒逢知己千杯少打三个数字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