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天奇生活 > 教育 > 正文

春节包饺子的由来 春节包饺子的习俗

2020-07-29 天奇生活 【 字体:

春节包饺子的由来:

包饺子的由来是张仲景返乡的时候,正好是冬季。他看到白河两岸乡亲面黄肌瘦,饥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冻烂了。就让他的弟子在南阳东关搭起医棚,支起大锅,在冬至那天熬制“祛寒娇耳汤”医治冻疮。

1ac5e8d3c9e1b5f0.jpg

他把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熬煮,然后将羊肉、药物捞出来切碎,用面包成像耳朵一样的“娇耳”,煮熟后,分给来求药的人每人两只“娇耳”和一大碗肉汤。

8e95ac8243f6728d.jpg

人们吃了“娇耳”,喝了“祛寒汤”,浑身暖和,两耳发热,冻伤的耳朵都治好了。后人学着“娇耳”的样子,包成食物,就叫做“饺子”。

b76bde8e647bfb44.jpg

饺子一词始于宋代,那时候饺子不叫饺子,而是叫做“角儿”。宋代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中追忆北宋汴京的繁盛,其中卷二曾提到市场上有“水晶角儿”“煎角子”。

以上就是春节包饺子的由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猜你喜欢

端午节祝福诗句 端午节祝福诗句大全

端午节祝福诗句 端午节祝福诗句大全

2024-06-03
16.5万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描写芒种的古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描写芒种的古诗词

2024-06-03
19.2万
芒种节气古诗有哪些 芒种的古诗有哪几首

芒种节气古诗有哪些 芒种的古诗有哪几首

2024-06-03
11.9万
芒种节气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芒种节气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2024-05-31
8.5万
赞美芒种的诗句 关于芒种节气的诗句

赞美芒种的诗句 关于芒种节气的诗句

2024-05-31
9.4万
270度是什么角 角的种类

270度是什么角 角的种类

2024-05-30
13.9万
25是质数还是合数 质数是什么

25是质数还是合数 质数是什么

2024-05-30
11.1万
28的因数有 因数的定义

28的因数有 因数的定义

2024-05-30
13.8万
32的因数 因数和乘数是否相同吗

32的因数 因数和乘数是否相同吗

2024-05-30
11.9万
33的因数 33的因数有几个

33的因数 33的因数有几个

2024-05-30
14.1万
热门推荐
相关推荐 更多 >>

春节包饺子的由来 春节包饺子的由来是什么

春节包饺子的由来 春节包饺子的由来是什么
春节包饺子的由来是:饺子源于古代的角子,相传为东汉张仲景所发明。我国春节吃饺子的这种习俗起源于明清时期。

春节包饺子的由来 春节包饺子的起源

春节包饺子的由来  春节包饺子的起源
相传是我国医圣张仲景作药用而发明的,本是为了治病,后来逐渐演变为人们在辞旧迎新之际求福的美好愿望。饺子原名“娇耳”、“交子”,已经有1800多年的历史了,其“更岁交子”之意寓意在新年与过去相交之际,在春节包饺子和吃饺子意味着吉祥如意,饺子形状像元宝,因此包饺子也意味着包住福运。

春节包饺子的由来 春节包饺子的由来是什么

春节包饺子的由来 春节包饺子的由来是什么
东汉时期,一个叫张仲景所的名医,在医治很多穷苦、忍饥受寒并且耳朵都冻烂的百姓时,将羊肉、花椒以及一些祛寒药材在锅里煮熬后捞出来切碎,用面皮制作成耳朵状的“娇耳”,并将其取名为“祛寒娇耳汤”。

春节包饺子的由来 春节包饺子的习俗

春节包饺子的由来 春节包饺子的习俗
包饺子的由来是张仲景返乡的时候看到白河两岸乡亲面黄肌瘦,饥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冻烂了。就让他的弟子在南阳东关搭起医棚,支起大锅,在冬至那天熬制“祛寒娇耳汤”医治冻疮。人们吃了“娇耳”,喝了“祛寒汤”,浑身暖和,两耳发热,冻伤的耳朵都治好了。后人学着“娇耳”的样子,包成食物,就叫做“饺子”。

立冬吃饺子的由来 立冬吃饺子的寓意

立冬吃饺子的由来 立冬吃饺子的寓意
立冬吃饺子的由来可以追溯到古代医圣张仲景的故事。相传东汉末年,张仲景辞官回乡,当时正值冬季,伤寒流行,很多人因此病死。张仲景总结了多年的临床实践,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在一起熬煮,然后用面皮包成耳朵形状,煮熟后连汤带食赠送给当地的贫苦百姓。老百姓吃了这些食物后,抵御了伤寒,治好了冻耳。因为这些食物的形状像耳朵,人们便称之为“饺耳”,也就是现在的饺子。

包饺子的由来 包饺子的由来和寓意是什么

包饺子的由来 包饺子的由来和寓意是什么
饺子原名娇耳,是我国医学家张仲景发明的,为了帮助穷苦人们治疗冻伤的耳朵,张仲景把驱寒食材用面皮包成了耳朵的样子,做成了驱寒娇耳汤,后来人们模仿做娇耳的方法,做起了食品,而这种食品就是现在的饺子。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