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天奇生活 > 教育 > 正文

登飞来峰后两句的哲理 登飞来峰最后两句蕴含的哲理

2020-08-13 天奇生活 【 字体:

  《登飞来峰》最后两句的哲理:1、一个人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2、我们要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不要被眼前的事物所迷惑。

91b10da6ad534c2f.jpg

  《登飞来峰》

  宋·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译文

  登上飞来峰顶高高的塔,听说每天鸡鸣时分在这可以看到旭日升起。

  不怕层层浮云遮挡我远望的视线,只因为如今我站在最高层。

958bf56200abc59d.jpg

  赏析

  诗的首句描写了这座山之高,登山之险,次句写目极之辽远。这两句诗告诉人们不能只为眼前的利益,应该放眼大局和长远。第三句中的“不畏”二字作峻语,气势夺人。最后两句告诉人们掌握了正确的观点的方法,认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就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就不会被事物的假象迷惑。

猜你喜欢

端午节祝福诗句 端午节祝福诗句大全

端午节祝福诗句 端午节祝福诗句大全

2024-06-03
16.5万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描写芒种的古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描写芒种的古诗词

2024-06-03
19.2万
芒种节气古诗有哪些 芒种的古诗有哪几首

芒种节气古诗有哪些 芒种的古诗有哪几首

2024-06-03
11.9万
芒种节气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芒种节气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2024-05-31
8.5万
赞美芒种的诗句 关于芒种节气的诗句

赞美芒种的诗句 关于芒种节气的诗句

2024-05-31
9.4万
270度是什么角 角的种类

270度是什么角 角的种类

2024-05-30
13.9万
25是质数还是合数 质数是什么

25是质数还是合数 质数是什么

2024-05-30
11.1万
28的因数有 因数的定义

28的因数有 因数的定义

2024-05-30
13.8万
32的因数 因数和乘数是否相同吗

32的因数 因数和乘数是否相同吗

2024-05-30
11.9万
33的因数 33的因数有几个

33的因数 33的因数有几个

2024-05-30
14.1万
热门推荐
相关推荐 更多 >>

登飞来峰后两句的哲理 登飞来峰最后两句蕴含的哲理

登飞来峰后两句的哲理 登飞来峰最后两句蕴含的哲理
1、一个人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2、我们要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不要被眼前的事物所迷惑。最后两句告诉人们掌握了正确的观点的方法,认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就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就不会被事物的假象迷惑。

登飞来峰后两句的哲理 登飞来峰后两句的哲理是什么

登飞来峰后两句的哲理 登飞来峰后两句的哲理是什么
人的目光应该放长远,不要只看见眼前的利益。《登飞来峰》的作者是北宋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全诗为:“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译为:飞来峰的峰顶有一座高塔,听说鸡鸣时分可以看见太阳升起。不怕在山间浮动的云雾遮住我的视线,只因为我如今站在飞来峰的峰顶。

咏柳后两句用什么形式来赞美柳叶 咏柳的后两句诗运用了什么

咏柳后两句用什么形式来赞美柳叶 咏柳的后两句诗运用了什么
《咏柳》后两句是用自问自答的形式来赞美柳叶。《咏柳》是盛唐诗人贺知章写的一首七言绝句,原文为: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这首诗的结构独具匠心,先写对柳树的总体印象,再写到柳条,最后写柳叶,由总到分,条序井然。在语言的运用上,既晓畅,又华美。

登飞来峰王安石翻译赏析 登飞来峰王安石翻译和赏析

登飞来峰王安石翻译赏析 登飞来峰王安石翻译和赏析
翻译:听说在飞来峰极高的塔上,鸡鸣时分可看到旭日初升。不怕浮云会遮住我的视线,只因为如今我身在最高层。赏析:诗的第一句中写峰上古塔之高,写出自己的立足点之高。第二句巧妙地虚写出在高塔上看到的旭日东升的辉煌景象,表现了诗人朝气蓬勃,对前途充满信心。诗的后两句承接前两句写景议论抒情,使诗歌既有生动的形象又有深刻的哲理。古人常有浮云蔽日、邪臣蔽贤的忧虑,而诗人却加上“不畏”二字。

登飞来峰全诗赏析 登飞来峰全诗的赏析

登飞来峰全诗赏析 登飞来峰全诗的赏析
赏析:诗的第一句中写峰上古塔之高,写出自己的立足点之高。第二句巧妙地虚写出在高塔上看到的旭日东升的辉煌景象,表现了诗人朝气蓬勃,对前途充满信心。诗的后两句承接前两句写景议论抒情,使诗歌既有生动的形象又有深刻的哲理。古人常有浮云蔽日、邪臣蔽贤的忧虑,而诗人却加上“不畏”二字。表现了诗人在政治上高瞻远瞩,不畏奸邪的勇气和决心。

晚春后两句赏析 晚春后两句的赏析

晚春后两句赏析 晚春后两句的赏析
《晚春》全诗描绘了晚春时节的繁丽景色,在这种背景下,“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一句则别开生面,展现了有别于繁丽春景的另一种春色;“杨花榆荚”即使朴素无华,亦能在暮春之际为晚春增添一景,表现出诗人对“杨花榆荚”的赞赏,同时抒发了诗人的惜春之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