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天奇生活 > 教育 > 正文

聊斋志异反映了哪些内容 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反映了哪些内容

2020-08-18 天奇生活 【 字体:

  《聊斋志异》反映了封建社会的黑暗,揭露了政治腐败、豪强横行等社会现实,描述了具有反抗精神的被压迫者,借勇敢追求自由恋爱的爱情故事表现了反封建反礼教的精神。全书亦揭露了科举考试的种种弊端,抨击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摧残。

7f5b4dc467d46c10.jpg

  《聊斋志异》的简介

  《聊斋志异》多以勇敢追求自由恋爱的爱情故事表现强烈的反封建礼教的精神,赞扬狐鬼与人相爱的真情;同时也揭露了封建统治的黑暗与残暴,抨击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摧残。

c4b351bde27d21de.jpg

  《聊斋志异》的作者是中国清朝小说家蒲松龄,全书共有短篇小说491篇,在取材上以小见大,常借生活中的细微之事表现深刻的社会主题。全书使神仙狐鬼成为观照人间官僚或某类人的文学形象,多半寓批判之意。小说的情节曲折多变,情节安排动人心魄,真实传达了主人公复杂的思想感情。小说结构严谨,情节曲折而不松散,细节生动逼真,反映了作者对生活的体察以及高超的语言技巧。

  《聊斋志异》的作者

  《聊斋志异》的作者是清代文学家蒲松龄。蒲松龄终身屡试不第,直到古稀之年才成为贡生,享年76岁。著名的神鬼志怪小说《聊斋志异》就出自蒲松龄之手,郭沫若评价蒲松林为:“写鬼写妖高人一筹,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猜你喜欢

端午节祝福诗句 端午节祝福诗句大全

端午节祝福诗句 端午节祝福诗句大全

2024-06-03
16.5万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描写芒种的古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描写芒种的古诗词

2024-06-03
19.2万
芒种节气古诗有哪些 芒种的古诗有哪几首

芒种节气古诗有哪些 芒种的古诗有哪几首

2024-06-03
11.9万
芒种节气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芒种节气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2024-05-31
8.5万
赞美芒种的诗句 关于芒种节气的诗句

赞美芒种的诗句 关于芒种节气的诗句

2024-05-31
9.4万
270度是什么角 角的种类

270度是什么角 角的种类

2024-05-30
13.9万
25是质数还是合数 质数是什么

25是质数还是合数 质数是什么

2024-05-30
11.1万
28的因数有 因数的定义

28的因数有 因数的定义

2024-05-30
13.8万
32的因数 因数和乘数是否相同吗

32的因数 因数和乘数是否相同吗

2024-05-30
11.9万
33的因数 33的因数有几个

33的因数 33的因数有几个

2024-05-30
14.1万
热门推荐
相关推荐 更多 >>

聊斋志异的作者是谁 聊斋志异的作者

聊斋志异的作者是谁 聊斋志异的作者
《聊斋志异》的作者是蒲松龄。蒲松龄是清朝文学家,倾尽毕生精力写就《聊斋志异》。《聊斋志异》编录了许多神鬼志怪的故事。

聊斋志异反映了哪些内容 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反映了哪些内容

聊斋志异反映了哪些内容 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反映了哪些内容
反映了封建社会的黑暗,揭露了政治腐败、豪强横行等社会现实,描述了具有反抗精神的被压迫者,借勇敢追求自由恋爱的爱情故事表现了反封建反礼教的精神。全书亦揭露了科举考试的种种弊端,抨击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摧残。

聊斋志异的艺术特点 聊斋志异的艺术特点是什么

聊斋志异的艺术特点 聊斋志异的艺术特点是什么
《聊斋志异》的艺术特点:1、全书在取材上以小见大,常借生活中的细微之事表现深刻的社会主题;2、小说的情节曲折多变,情节安排动人心魄,真实地传达了主人公复杂的思想感情;3、小说结构严谨,情节曲折而不松散;4、细节生动逼真,反映了作者对生活的体察以及高超的语言技巧。

聊斋志异打一成语 聊斋志异打一成语是什么成语

聊斋志异打一成语 聊斋志异打一成语是什么成语
“聊斋志异打一成语”的谜底是:鬼话连篇。解谜思路:《聊斋志异》是一本谈狐说鬼的志异小说,符合谜面的成语是鬼话连篇。在这个谜语中,“聊斋志异”是谜面,“打一成语”是谜目,谜底是鬼话连篇。

俯视图反映了物体的什么方位 俯视图主要反映了物体的什么方位

俯视图反映了物体的什么方位 俯视图主要反映了物体的什么方位
俯视图反映了物体的前后左右方位。俯视图是指人由物体的正上方向下看的视图,它反映的是立体的前后和左右位置关系。除俯视图外,还有主视图和左视图两种视图,这三种视图被统称为物体的三视图。与俯视图不同的是:主视图反映的是立体的上下和左右位置关系;左视图反映的是立体的前后和上下位置关系。

士为知己者死这一古训反映了有效的领导始于什么 士为知己者死这一句古训反映了有效的领导始于(填空)

士为知己者死这一古训反映了有效的领导始于什么 士为知己者死这一句古训反映了有效的领导始于(填空)
“士为知己者死”这一古训反映了有效的领导始于了解下属的欲望和需要。语出《战国策赵策》,讲的是豫让与智伯的关系。在智伯被敌人杀死之后,豫让发誓报其知遇之恩,并说: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士为知己者死”的意思是:有志之士可以为了解自己的人死去、牺牲。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