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天奇生活 > 教育 > 正文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是谁说的 孟子养浩然之气的内容

2020-08-24 天奇生活 【 字体: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这句话是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代表人孟子说的。这句话的意思是:我善于培养我拥有的浩然之气。“浩然之气”指的是一种最宏大最刚强、充满天地之间无所不在的气。这种浩然之气需要用正义去培养,与仁义和道德相配合辅助。

7804a4363288505c.jpg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的出处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出自《孟子》,原文节选如下:

  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敢问何谓浩然之气?”

  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我故曰,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无若宋人然: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注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ee53a2eeebbfc8da.jpg

  译文:

  孟子说:“我能理解别人言辞中表现出来的情志趋向,我善于培养自己的浩然之气。”

  公孙丑说:“请问什么叫做浩然之气呢?”

  孟子说:“这很难用一两句话说清楚。这种气,极端浩大,极端有力量,用正直去培养它而不加以伤害,就会充满天地之间。不过,这种气必须与仁义道德相配,否则就会缺乏力量。而且,必须要有经常性的仁义道德蓄养才能生成,而不是靠偶尔的正义行为就能获取的。一旦你的行为问心有愧,这种气就会缺乏力量了。 所以我说,告子不懂得义,因为他:把义看成心外的东西。我们一定要不断地培养义,心中不要忘记,但也不要一厢情愿地去帮助它生长。不要像宋人一样:宋国有个人嫌他种的禾苗老是长不高, 于是到地里去用手把它们一株一株地拔高,累得气喘吁吁地回家, 对他家里人说:‘今天可真把我累坏啦!不过,我总算让禾苗一下子就长高了!’他的儿子跑到地里去一看,禾苗已全部枯死了。天下人不犯这种拔苗助长错误的是很少的。认为养护庄稼没有用处而不去管它们的,是只种庄稼不除草的懒汉;一厢情愿地去帮助禾苗生长的人,就是拔禾苗的人,但这不仅仅是没有好处的,而且还损伤了禾苗。”

猜你喜欢

端午节祝福诗句 端午节祝福诗句大全

端午节祝福诗句 端午节祝福诗句大全

2024-06-03
16.5万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描写芒种的古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描写芒种的古诗词

2024-06-03
19.2万
芒种节气古诗有哪些 芒种的古诗有哪几首

芒种节气古诗有哪些 芒种的古诗有哪几首

2024-06-03
11.9万
芒种节气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芒种节气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2024-05-31
8.5万
赞美芒种的诗句 关于芒种节气的诗句

赞美芒种的诗句 关于芒种节气的诗句

2024-05-31
9.4万
270度是什么角 角的种类

270度是什么角 角的种类

2024-05-30
13.9万
25是质数还是合数 质数是什么

25是质数还是合数 质数是什么

2024-05-30
11.1万
28的因数有 因数的定义

28的因数有 因数的定义

2024-05-30
13.8万
32的因数 因数和乘数是否相同吗

32的因数 因数和乘数是否相同吗

2024-05-30
11.9万
33的因数 33的因数有几个

33的因数 33的因数有几个

2024-05-30
14.1万
热门推荐
相关推荐 更多 >>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是谁说的 孟子养浩然之气的内容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是谁说的 孟子养浩然之气的内容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这句话是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代表人孟子说的。这句话的意思是:我善于培养我拥有的浩然之气。“浩然之气”指的是一种最宏大最刚强、充满天地之间无所不在的气。这种浩然之气需要用正义去培养,与仁义和道德相配合辅助。

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出自于哪里 吾善养吾浩然之气是出自哪里

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出自于哪里 吾善养吾浩然之气是出自哪里
“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其一,出自南宋末年文天祥的《正气歌》,原文为:孟子曰:“吾善养吾浩然之气。”释义:孟子说:“我善于培养我心中的浩然之气。”其二,出自其出自《孟子》,“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指的是我善于培养我拥有的浩然之气。

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是谁说的 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出处

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是谁说的 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出处
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是墨子说的,这句话出自《墨子·兼爱上第十四》。意思是天下兼相爱则治,相恶则乱。假使天下的人都相亲相爱,国家与国家之间互相不再攻伐,家族与家族之间不再侵害,没有了强盗与贼寇,君臣父子之间都能孝敬慈爱,像这样,天下就治理好了。

馒头是谁发明的 馒头的起源

馒头是谁发明的 馒头的起源
馒头是诸葛亮发明的,有记载诸葛亮南征班师时,正遇风起,不能渡河,孟获说这是猖神作怪,只要用人头和牲畜祭祀,便会风平浪静。但诸葛亮觉得用人头太残忍了,于是用面粉搓成人头状,混上牛、羊等肉去替代,名为馒头。

不平则鸣是谁提出的 提出“不平则鸣”的批评家是谁

不平则鸣是谁提出的 提出“不平则鸣”的批评家是谁
是韩愈提出的。这句话出自韩愈的《送孟东野序》:“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草木之无声,风挠之鸣。”,意思是受到委屈和压迫就要发出不满和反抗的呼声。

天文望远镜是谁发明的 天文望远镜的发明者

天文望远镜是谁发明的 天文望远镜的发明者
天文望远镜是伽利略发明的。伽利略用望远镜制作方法做了3倍望远镜。后经改进,使望远镜一下子放大20倍,他用此观察到星星。1610年,他用30倍天文望远镜观察到木星。正因是伽利略改进了望远镜性能,又用来观察星星、月球、金星以及太阳等天体,并首次发表观察结果,因此确切地说,是伽利略发明了天文望远镜。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