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天奇生活 > 教育 > 正文

史记的作者是谁,鲁迅称它为什么 鲁迅如何赞美史记?

2019-07-26 天奇生活 【 字体:

  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 无韵之离骚”。

7f07581bc97c8c283a91a29063189a5b.jpg

  《史记》

  《史记》最初称为《太史公》或《太史公记》、《太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史记》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太初元年(前104年),司马迁开始了《太史公书》即后来被称为《史记》的史书创作,该著作前后经历了14年,才得以完成。

694f544817cbe59ae7bea671a5831780.jpg

  鲁迅如何赞美史记?

  鲁迅先生对《史记》有两句赞誉的评语,就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第一句是说,《史记》之后的史书皆难与之相匹,对于第二句,今人的解释一般是:鲁迅是在夸奖《史记》富于文学性,可与《离骚》相比。

45fdde294590cca3735daa7add00071a.jpg

  《离骚》

  《离骚》是中国战国时期诗人屈原创作的诗篇,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此诗以诗人自述身世、遭遇、心志为中心,反映出诗人热爱国家和人民的思想感情。全诗运用美人香草的比喻、大量的神话传说和丰富的想象,形成绚烂的文采和宏伟的结构,表现出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并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的“骚体”诗歌形式,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猜你喜欢

端午节祝福诗句 端午节祝福诗句大全

端午节祝福诗句 端午节祝福诗句大全

2024-06-03
16.5万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描写芒种的古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描写芒种的古诗词

2024-06-03
19.2万
芒种节气古诗有哪些 芒种的古诗有哪几首

芒种节气古诗有哪些 芒种的古诗有哪几首

2024-06-03
11.9万
芒种节气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芒种节气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2024-05-31
8.5万
赞美芒种的诗句 关于芒种节气的诗句

赞美芒种的诗句 关于芒种节气的诗句

2024-05-31
9.4万
270度是什么角 角的种类

270度是什么角 角的种类

2024-05-30
13.9万
25是质数还是合数 质数是什么

25是质数还是合数 质数是什么

2024-05-30
11.1万
28的因数有 因数的定义

28的因数有 因数的定义

2024-05-30
13.8万
32的因数 因数和乘数是否相同吗

32的因数 因数和乘数是否相同吗

2024-05-30
11.9万
33的因数 33的因数有几个

33的因数 33的因数有几个

2024-05-30
14.1万
热门推荐
相关推荐 更多 >>

史记的作者是谁,鲁迅称它为什么 鲁迅如何赞美史记?

史记的作者是谁,鲁迅称它为什么  鲁迅如何赞美史记?
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 无韵之离骚”。

史记和资治通鉴的区别 史记和资治通鉴的区别是什么

史记和资治通鉴的区别 史记和资治通鉴的区别是什么
史记和资治通鉴的区别:1、体例不同。2、作者不同。3、《史记》为正史,而《资治通鉴》不属于。4、写作手法不同。5、著作内容不同。《史记》是我国历史学上一个划时代的标志。《资治通鉴》-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诗句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描写的是 诗句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是说谁

诗句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描写的是 诗句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是说谁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描写的是辛苦采蜜的蜜蜂。该句诗的意思是:蜜蜂啊,你采尽百花酿成了花蜜,到底为谁付出辛苦,又想让谁品尝香甜?这句诗赞美了蜜蜂辛勤劳作的高尚美德,同时也讽刺了不劳而获的剥削者。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作品,该诗是一首投赠之作,通过描述面临烟波浩淼的洞庭湖欲渡无舟的感叹以及临渊而羡鱼的情怀而曲折地表达了诗人希望张九龄予以援引之意。全诗以望洞庭湖起兴,由“欲济无舟楫”过渡,对于本来是藉以表意的洞庭湖,进行了泼墨山水般的大笔渲绘,呈现出八百里洞庭的阔大境象与壮伟景观,取得撼人心魄的艺术效果,使此诗实际上成为山水杰作。

七绝圣手指的是谁 七绝圣手哪个诗人

七绝圣手指的是谁 七绝圣手哪个诗人
“七绝圣手”指的是唐代诗人王昌龄,他的诗以七绝见长,尤以边塞诗最为著名。王昌龄字少伯,并州晋阳人,是唐朝时期大臣,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人交往深厚,代表作有《出塞》、《采莲曲》、《送柴侍御》等。

人在曹营心在汉指的是什么意思 身在曹营心在汉人物是谁

人在曹营心在汉指的是什么意思 身在曹营心在汉人物是谁
“人在曹营心在汉”比喻的是人处在对立的一方,心里却想着自己原本所处的一方。“人在曹营心在汉”的近义词是人在心不在,反义词是同心协力。“人在曹营心在汉”出自《三国演义》,原句是“身在曹营心在汉”,指的是关羽。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