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天奇生活 > 教育 > 正文

春居古诗是什么意思 村居古诗的译文

2020-09-07 天奇生活 【 字体: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小草慢慢探出头来,黄莺也开始在天空中飞翔。河边因为春天的到来雾气朦胧,河边的杨柳陶醉在这朦胧之中。村里的孩子早早就已经放学了,孩子们想趁着现在吹来的东风把风筝放上蓝天。

be1467bad75ebe5a.jpg

《村居》清代: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60d4b2f3788f6f03.jpg

高鼎,清代后期诗人。字象一,又字拙吾,大家提到他只知道他有一首很著名的古诗《村居》。这首描绘春天风光的小诗,是作者在远离战争前线的村庄,宁静的早春二月,草长莺飞,杨柳拂堤,受到田园氛围感染,这时候心情愉悦写下此诗。全诗前半部分写景,后半部分写人,前半部分基本上是写的静态,后半部分则添加了一个动态。物态人事互相映衬,动态静态彼此补充,使全诗在村居所见的“春”景这一主题下,完美和谐地得到了统一。

猜你喜欢

端午节祝福诗句 端午节祝福诗句大全

端午节祝福诗句 端午节祝福诗句大全

2024-06-03
16.5万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描写芒种的古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描写芒种的古诗词

2024-06-03
19.2万
芒种节气古诗有哪些 芒种的古诗有哪几首

芒种节气古诗有哪些 芒种的古诗有哪几首

2024-06-03
11.9万
芒种节气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芒种节气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2024-05-31
8.5万
赞美芒种的诗句 关于芒种节气的诗句

赞美芒种的诗句 关于芒种节气的诗句

2024-05-31
9.4万
270度是什么角 角的种类

270度是什么角 角的种类

2024-05-30
13.9万
25是质数还是合数 质数是什么

25是质数还是合数 质数是什么

2024-05-30
11.1万
28的因数有 因数的定义

28的因数有 因数的定义

2024-05-30
13.8万
32的因数 因数和乘数是否相同吗

32的因数 因数和乘数是否相同吗

2024-05-30
11.9万
33的因数 33的因数有几个

33的因数 33的因数有几个

2024-05-30
14.1万
热门推荐
相关推荐 更多 >>

春居古诗是什么意思 村居古诗的译文

春居古诗是什么意思  村居古诗的译文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小草慢慢探出头来,黄莺也开始在天空中飞翔。河边因为春天的到来雾气朦胧,河边的杨柳陶醉在这朦胧之中。村里的孩子早早就已经放学了,孩子们想趁着现在吹来的东风把风筝放上蓝天。

春烟在诗中是什么意思 春烟在古诗中的意思是

春烟在诗中是什么意思 春烟在古诗中的意思是
春烟在诗中是什么意思:春烟指的是水泽和青草中间蒸发的水蒸气像烟雾一样飘荡。这是一幅春天里最美的画面。这句诗出自清朝高鼎的《村居》儿童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在水泽和草木间蒸发的水汽,如同烟雾般凝集着。杨柳似乎都陶醉在这浓丽的景色中。村里的孩子们放了学急忙跑回家,趁着东风把风筝放上蓝天。

人间自是有情痴,此情不关风与月是什么意思 人间自是有情痴

人间自是有情痴,此情不关风与月是什么意思 人间自是有情痴
“人间自是有情痴,此情不关风与月”的意思是:离愁别绪是人与生惧来的情感,与别的事情无关。出自欧阳修《玉楼春》:“樽前拟把归期说,欲语春容先惨咽。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作者描写了自己离开洛阳的时候,和亲友离别的内心悲伤的情感。

百废具兴的具什么意思 百废具兴什么意思

百废具兴的具什么意思 百废具兴什么意思
“百废具兴”中“具”的意思是:全,都。这个词语的意思指许多废置的事情都兴办起来。词语出自范仲淹《岳阳楼记》:“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成语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分句;形容建设事业恢复与兴旺景象。

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是什么意思 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的意思

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是什么意思  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的意思
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的意思是说:活不了一百年的人,却整天担心那些一千年后发生的事情。“千岁忧”意为很深的忧虑,意思是说人生不过短短几十载,却有着很深的忧虑,这是何苦呢,同时也是让人们及时行乐,不要过于杞人忧天。“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出自于《古诗十九首》。

停车坐看枫叶晚,坐是什么意思 停车坐爱枫林晚,坐的意思是什么

停车坐看枫叶晚,坐是什么意思  停车坐爱枫林晚,坐的意思是什么
“停车坐爱枫林晚”中“坐”的意思是:因为。“停车坐爱枫林晚”的下一句是“霜叶红于二月花”。“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这句古诗出自于杜牧的《山行》。这首诗记述了作者的一次远山旅行,在旅行途中看到此情此景,于是创作了《山行》这篇佳作。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