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天奇生活 > 教育 > 正文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中的两个之分别是什么意思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中的两个之意思分别是什么

2020-09-07 天奇生活 【 字体: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中的两个之都是代词,指的是前文中努力专心学习的人。“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出自《学奕》,通过弈秋教两个人下棋的事,表达了“做事要专心致志,不要三心二意”的道理。

2a70f521d16cf5e2.jpg

《学奕》原文如下: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8d45823c16a2d299.jpg

译文:弈秋是全国最善于下棋的人。让弈秋教导两个人下围棋,其中一个人专心致志,只听弈秋的教导;而另一个人虽然在听着,可是他心里总以为有天鹅要飞过来,想着拉弓箭去把它射下来。虽然他和前一个人一起学棋,却学得不如前一个。难道是因为他的聪明才智不如前一个人吗?答:不是这样的。

猜你喜欢

端午节祝福诗句 端午节祝福诗句大全

端午节祝福诗句 端午节祝福诗句大全

2024-06-03
16.5万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描写芒种的古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描写芒种的古诗词

2024-06-03
19.2万
芒种节气古诗有哪些 芒种的古诗有哪几首

芒种节气古诗有哪些 芒种的古诗有哪几首

2024-06-03
11.9万
芒种节气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芒种节气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2024-05-31
8.5万
赞美芒种的诗句 关于芒种节气的诗句

赞美芒种的诗句 关于芒种节气的诗句

2024-05-31
9.4万
270度是什么角 角的种类

270度是什么角 角的种类

2024-05-30
13.9万
25是质数还是合数 质数是什么

25是质数还是合数 质数是什么

2024-05-30
11.1万
28的因数有 因数的定义

28的因数有 因数的定义

2024-05-30
13.8万
32的因数 因数和乘数是否相同吗

32的因数 因数和乘数是否相同吗

2024-05-30
11.9万
33的因数 33的因数有几个

33的因数 33的因数有几个

2024-05-30
14.1万
热门推荐
相关推荐 更多 >>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中的两个之分别是什么意思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中的两个之意思分别是什么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中的两个之分别是什么意思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中的两个之意思分别是什么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中的两个之都是代词,指的是前文中努力专心学习的人。“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出自《学奕》,通过弈秋教两个人下棋的事,表达了“做事要专心致志,不要三心二意”的道理。

下车引之的引什么意思 下车引之出自哪篇文言文

下车引之的引什么意思 下车引之出自哪篇文言文
引的意思:拉,这里有友好的意思。“下车引之”出自《陈太丘与友期》,是南朝文学家刘义庆的作品,也作《陈太丘与友期行》,出自《世说新语》。记述了陈元方与来客对话时的场景,告诫人们办事要讲诚信,为人要方正。同时赞扬了陈元方维护父亲尊严的责任感和无畏精神。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什么意思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意思是什么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什么意思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意思是什么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什么意思:李白在黄鹤楼送孟浩然去扬州。《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送别诗。这一场极富诗意的、两位风流潇洒的诗人的离别,对李白来说,又是带着一片向往之情的离别,被诗人用绚烂的阳春三月的景色,将放舟长江的宽阔画面,将目送孤帆远影的细节,极为传神地表现出来。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是什么意思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是什么意思呢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是什么意思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是什么意思呢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意思是我辞官归乡,有如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但它却不是无情之物,化成了春天的泥土,还能起着培育下一代的作用。这句诗出自清代诗人龚自珍的作品《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原文为: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博学笃行什么意思 博学笃行是什么意思

博学笃行什么意思 博学笃行是什么意思
“博学笃行”的意思是:要广博地学习,切实地力行。出自《礼记·中庸》,原句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

士为知己者死什么意思 《战国策·赵策一》原文

士为知己者死什么意思 《战国策·赵策一》原文
士为知己者死的意思是为了报答知己,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其中,知己者是指了解且信任自己的人。这句话出自《战国策·赵策一》中的“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吾其报知氏之雠矣。”全句意思是女子为欣赏喜欢自己的人而打扮,使自己更容光焕发,君子为知心的朋友两肋插刀,所以一定要为知伯复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