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天奇生活 > 教育 > 正文

乐不思蜀的历史人物是谁 乐不思蜀说的是哪个历史人物

2022-09-22 天奇生活 【 字体:

  《乐不思蜀》的故事主人公是刘禅。《乐不思蜀》讲的是蜀后主刘禅投降以后,司马昭设宴款待。司马炎为了试探刘禅的态度,故意放蜀国的乐曲,此时蜀国的官员都掉眼泪了,只有刘禅还笑嘻嘻的,司马昭问刘禅:“想念蜀国吗?”刘禅说:“这里很开心,不想念蜀国。”

乐不思蜀的历史人物是谁

  《乐不思蜀》原文

  王问禅曰:“颇思蜀否?”禅曰:“此间乐,不思蜀。”郤正闻之,求见禅曰:“若王后问,宜泣而答曰:先人坟墓远在陇、蜀,乃心西悲,无日不思。因闭其目。”会王复问,对如前,王曰:“何乃似郤正语邪!”禅惊视曰:“诚如尊命。”左右皆笑。

  《乐不思蜀》注释

  1.若:如果

  2.宜:应当

  3.因:于是,就

  4.会:恰巧

  5.复:再

  6.诚:确实

乐不思蜀的历史人物是谁

  《乐不思蜀》翻译

  司马昭问刘禅说:"你是否很思念蜀国?"刘禅回答说:“这里很快乐,不思念蜀国。”郤正知道了这事,拜见刘禅说:“如果司马昭再问起时,您应哭泣着回答说:‘先人的坟墓都在蜀地,你看向西边心中悲伤,没有一天不思念着蜀国。’于是就闭上眼睛。”后来司马昭再次问他时,刘禅便照着郤正教他的话回答。司马昭说:“这为何正像是郤正说的话呢?”刘禅听了大惊,睁大眼望着司马昭说:“的确如您所说的那样。”左右的人都笑了。

  《乐不思蜀》赏析

  人们常把乐以忘返或乐而忘本,无故国故土之思,称作“乐不思蜀”。比喻在新环境中得到乐趣,安于现状,留恋异地,忘了自己的老家或根本不想回故土,不再想回到原来环境中去。

  留恋异地忘本的人,没有“落叶归根”的情怀,只满足于在异地里眼前的享乐和安逸,抛弃了故土和故乡情怀。这种人一般都是没心没肺的,没有热爱故土,血浓故乡的情缘。为了眼前的享乐会抛弃国家尊严,放下自尊,甚至会卖国求荣,相信最终会不得善终的。

  做人应该保持着尊严,为故土或祖国谋利益,尽管身处异地,但也要以“月是故乡明”的心思来情牵故土,心向祖国,不忘本。

  《乐不思蜀》作者简介

  习凿齿(317-384年,另说325-393年、328-413年),字彦威,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东晋著名史学家、文学家。

  习凿齿曾被权臣桓温辟为从事、西曹主簿,因反对桓温的篡逆图谋,旋降为户曹参军,后任荥阳太守,最后解组归里巷。曾力邀著名高僧释道安到襄阳弘法。亦在我国佛学史上产生一定影响。其晚年经历存在争议,一说曾被苻坚征召,于长安会面,后仍回襄阳;襄阳为晋室收复后,习凿齿被征以国史职事,未就而卒。另说习凿齿因不屈于苻坚逼用,为避杀身之祸而隐遁江西新余白梅。

  习凿齿精通玄学、佛学、史学。主要著作有《汉晋春秋》《襄阳耆旧记》《逸人高士传》《习凿齿集》等,其中《汉晋春秋》是影响深远的史学名著。

猜你喜欢

端午节祝福诗句 端午节祝福诗句大全

端午节祝福诗句 端午节祝福诗句大全

2024-06-03
16.5万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描写芒种的古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描写芒种的古诗词

2024-06-03
19.2万
芒种节气古诗有哪些 芒种的古诗有哪几首

芒种节气古诗有哪些 芒种的古诗有哪几首

2024-06-03
11.9万
芒种节气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芒种节气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2024-05-31
8.5万
赞美芒种的诗句 关于芒种节气的诗句

赞美芒种的诗句 关于芒种节气的诗句

2024-05-31
9.4万
270度是什么角 角的种类

270度是什么角 角的种类

2024-05-30
13.9万
25是质数还是合数 质数是什么

25是质数还是合数 质数是什么

2024-05-30
11.1万
28的因数有 因数的定义

28的因数有 因数的定义

2024-05-30
13.8万
32的因数 因数和乘数是否相同吗

32的因数 因数和乘数是否相同吗

2024-05-30
11.9万
33的因数 33的因数有几个

33的因数 33的因数有几个

2024-05-30
14.1万
热门推荐
相关推荐 更多 >>

乐不思蜀的历史人物是谁 乐不思蜀的历史人物的名字是什么

乐不思蜀的历史人物是谁 乐不思蜀的历史人物的名字是什么
乐不思蜀的历史人物是刘禅。王问禅曰:刘婵被司马昭俘虏后,司马昭问他想不想回蜀国,但是刘婵丝毫没有想要回国复兴蜀国的意思。原文:“颇思蜀否?”禅曰:“此间乐,不思蜀。”郤正闻之,求见禅曰:“若王后问,宜泣而答曰:先人坟墓远在陇、蜀,乃心西悲,无日不思。因闭其目。”会王复问,对如前,王曰:“何乃似郤正语邪!”禅惊视曰:“诚如尊命。”左右皆笑。

乐不思蜀的历史人物是谁 乐不思蜀说的是哪个历史人物

乐不思蜀的历史人物是谁 乐不思蜀说的是哪个历史人物
《乐不思蜀》的故事主人公是刘禅。《乐不思蜀》讲的是蜀后主刘禅投降以后,司马昭设宴款待。司马炎为了试探刘禅的态度,故意放蜀国的乐曲,此时蜀国的官员都掉眼泪了,只有刘禅还笑嘻嘻的,司马昭问刘禅:“想念蜀国吗?”刘禅说:“这里很开心,不想念蜀国。”

大男当婚最后喊曹小强的是谁 大男当婚谁在最后喊的曹小强

大男当婚最后喊曹小强的是谁 大男当婚谁在最后喊的曹小强
电视剧《大男当婚》的结局中,最后喊曹小强的并没有给出画面,在剧中留了一个悬念,也算是一个开放式结局,观众喜欢谁,就可以将谁带入进去。

罗刹海市这首歌骂的是谁 罗刹海市歌曲歌词

罗刹海市这首歌骂的是谁 罗刹海市歌曲歌词
罗刹海市这首歌并没有骂谁。《罗刹海市》歌词的原型来自《聊斋志异》的讽刺名篇《罗刹海市》。该小说讲述一位名叫马骥的中国商人到两万六千里之外罗刹国经商,发现当地人美丑颠倒,马骥因为长相俊美而遭到排斥;他把脸涂黑后,反而赢得众人喜爱,甚至因“貌美”而被国王封官。刀郎从自身的音乐生活出发,结合自己在娱乐圈的生存体验,将其与文学故事场景相映射,并采用靠山调制作出了该曲。

沐猴而冠讽刺的是哪一位历史人物 沐猴而冠在史记中讽刺的是谁

沐猴而冠讽刺的是哪一位历史人物 沐猴而冠在史记中讽刺的是谁
沐猴而冠讽刺的是项羽。沐猴而冠一词最早出自于西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原句为:“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意思是:人家都说楚国人徒有其表,就好像是猴子戴上帽子假充人一样,我以前还不相信,这次和楚王谈话之后,我才知道此言不虚。

人在曹营心在汉指的是什么意思 身在曹营心在汉人物是谁

人在曹营心在汉指的是什么意思 身在曹营心在汉人物是谁
“人在曹营心在汉”比喻的是人处在对立的一方,心里却想着自己原本所处的一方。“人在曹营心在汉”的近义词是人在心不在,反义词是同心协力。“人在曹营心在汉”出自《三国演义》,原句是“身在曹营心在汉”,指的是关羽。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