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天奇生活 > 教育 > 正文

还来就菊花还读hai对吗 还来就菊花的全诗

2020-10-21 天奇生活 【 字体:

  “还来就菊花”中的“还”的读音是huán,而不是hái。“还来就菊花”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过故人庄》,这句话的意思是:我还要到这里欣赏菊花。“还来就菊花”的上一句是:待到重阳日。

6f692012297fc946.jpg

  还来就菊花的原诗

  “还来就菊花”出自《过故人庄》,原诗如下: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16d469649a1c774f.jpg

  译文

  老朋友准备丰盛的饭菜,邀请我到他田舍做客。

  翠绿的树林围绕着村落,一脉青山在城郭外隐隐横斜。

  推开窗户面对谷场菜园,共饮美酒,闲谈农务。

  等到九九重阳节到来时,我还要来这里观赏菊花。

  赏析:

  《过故人庄》是一首田园诗,描绘了美丽的山村风光和平静的田园生活,不仅表现出朋友情谊的真挚深厚,也写出了田家生活的简朴亲切。全诗中绿树、青山、村舍、场圃、桑麻和谐地打成一片,构成一幅优美宁静的田园风景画

猜你喜欢

端午节祝福诗句 端午节祝福诗句大全

端午节祝福诗句 端午节祝福诗句大全

2024-06-03
16.5万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描写芒种的古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描写芒种的古诗词

2024-06-03
19.2万
芒种节气古诗有哪些 芒种的古诗有哪几首

芒种节气古诗有哪些 芒种的古诗有哪几首

2024-06-03
11.9万
芒种节气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芒种节气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2024-05-31
8.5万
赞美芒种的诗句 关于芒种节气的诗句

赞美芒种的诗句 关于芒种节气的诗句

2024-05-31
9.4万
270度是什么角 角的种类

270度是什么角 角的种类

2024-05-30
13.9万
25是质数还是合数 质数是什么

25是质数还是合数 质数是什么

2024-05-30
11.1万
28的因数有 因数的定义

28的因数有 因数的定义

2024-05-30
13.8万
32的因数 因数和乘数是否相同吗

32的因数 因数和乘数是否相同吗

2024-05-30
11.9万
33的因数 33的因数有几个

33的因数 33的因数有几个

2024-05-30
14.1万
热门推荐
相关推荐 更多 >>

还来就菊花还读hai对吗 还来就菊花的全诗

还来就菊花还读hai对吗 还来就菊花的全诗
“还来就菊花”中的“还”的读音是huán,而不是hái。“还来就菊花”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过故人庄》,这句话的意思是:我还要到这里欣赏菊花。“还来就菊花”的上一句是:待到重阳日。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谜底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谜底是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谜底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谜底是
是《画》。因为画里边的不会因为季节的改变而改变,画里边的动物也不会因为人的到来而受到惊吓。《画》是宋代佚名诗人(一说唐代王维或南宋川禅师)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原文: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白话译文:远处可以看见山有青翠的颜色,在近处却听不到流水的声音。春天过去了,但花儿还是常开不败,人走近了,枝头上的鸟儿却没感到害怕。

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修辞手法 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的修辞手法

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修辞手法 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的修辞手法
“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这个句子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先提出问题,再自问自答,不仅能够吸引读者的注意和好奇心,还能够启发读者思考。设问句有时也有暗示文章主旨以及表达作者思想的作用。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谁的诗 千树万树梨花开是哪一首诗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谁的诗 千树万树梨花开是哪一首诗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岑参的诗,出自他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是我国唐代著名诗人,与高适并称“高岑”,在他创作的诗篇之中,边塞诗尤多佳作。

红莲花有什么寓意和象征 红莲花的寓意和象征是什么

红莲花有什么寓意和象征 红莲花的寓意和象征是什么
红莲花寓意高贵,是一种高贵之花,象征着尊崇。可以将它送给身份极其高贵的人,表示对对方的尊敬。红莲花还被视为父亲之花,因此它还有坚毅勇敢的意思,可以送给父亲,以表示感谢父亲的无私付出。也可以送给朋友,表示希望他能够勇敢面对困难。

予谓菊读音 予谓菊怎么读

予谓菊读音 予谓菊怎么读
予谓菊读作yǔ wèi jú,意思是我认为菊花,出自宋代周敦颐的《爱莲说》。《爱莲说》是北宋理学家周敦颐创作的一篇散文。这篇文章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质的描写,歌颂了莲花坚贞的品格,从而也表现了作者洁身自爱的高洁人格和洒落的胸襟。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