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天奇生活 > 教育 > 正文

语不惊人死不休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诗句杜甫被后世称为 语不惊人死不休原文

2020-10-22 天奇生活 【 字体:

“语不惊人死不休”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诗句,杜甫被后世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748b208bd71add9a.jpg

“语不惊人死不休”出自于杜甫的《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原文如下: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老去诗篇浑漫兴,春来花鸟莫深愁。

新添水槛供垂钓,故着浮槎替入舟。

焉得思如陶谢手,令渠述作与同游。

afc6988a7accfb27.jpg

此诗是诗人面对如大海汹涌的江水,抒发内心感受的叙怀之作。诗写于安史之乱时,诗人流落四川成都,寄居草堂,一次观锦江“水如海势”,波涛汹涌,则触景生情,感慨万端,但又无从说起,只好“聊短述”,抒写了他激愤的、自我解脱的、一时的人生感悟。全诗八句五十六字,其中“语不惊人死不休”为传世名句,道出了杜甫诗作的特色,反映了他认真严谨的写作态度。

猜你喜欢

端午节祝福诗句 端午节祝福诗句大全

端午节祝福诗句 端午节祝福诗句大全

2024-06-03
16.5万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描写芒种的古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描写芒种的古诗词

2024-06-03
19.2万
芒种节气古诗有哪些 芒种的古诗有哪几首

芒种节气古诗有哪些 芒种的古诗有哪几首

2024-06-03
11.9万
芒种节气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芒种节气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2024-05-31
8.5万
赞美芒种的诗句 关于芒种节气的诗句

赞美芒种的诗句 关于芒种节气的诗句

2024-05-31
9.4万
270度是什么角 角的种类

270度是什么角 角的种类

2024-05-30
13.9万
25是质数还是合数 质数是什么

25是质数还是合数 质数是什么

2024-05-30
11.1万
28的因数有 因数的定义

28的因数有 因数的定义

2024-05-30
13.8万
32的因数 因数和乘数是否相同吗

32的因数 因数和乘数是否相同吗

2024-05-30
11.9万
33的因数 33的因数有几个

33的因数 33的因数有几个

2024-05-30
14.1万
热门推荐
相关推荐 更多 >>

语不惊人死不休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诗句杜甫被后世称为 语不惊人死不休原文

语不惊人死不休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诗句杜甫被后世称为 语不惊人死不休原文
“语不惊人死不休”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诗句,杜甫被后世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语不惊人死不休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诗句杜甫被后世称为 语不惊人死不休是唐代诗人杜甫的诗句他后世称为

语不惊人死不休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诗句杜甫被后世称为 语不惊人死不休是唐代诗人杜甫的诗句他后世称为
语不惊人死不休是出自杜甫的《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他后世被称为诗圣,杜甫的诗被誉为诗史。

语不惊人死不休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诗句杜甫被后世称为什么 语不惊人死不休是唐代诗人杜甫的诗句杜甫被后人称为

语不惊人死不休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诗句杜甫被后世称为什么 语不惊人死不休是唐代诗人杜甫的诗句杜甫被后人称为
杜甫被称为诗圣。杜甫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的诗被誉为诗史,他的诗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强烈的时代色彩和鲜明的政治倾向,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一个历史时代政治时事和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

语不惊人死不休出自于什么体裁 语不惊人死不休出自其体裁是

语不惊人死不休出自于什么体裁	 语不惊人死不休出自其体裁是
语不惊人死不休体裁是七言律诗。语不惊人死不休是出自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作于唐代宗上元二年(公元761年),是一首七言律诗,杜甫时年五十岁,居于成都草堂。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唐朝河南府巩县(河南郑州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

语不惊人死不休属于什么体裁 语不惊人死不休是哪种体裁

语不惊人死不休属于什么体裁 语不惊人死不休是哪种体裁
语不惊人死不休属于七言律诗。这句话出自《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创作的七言律诗。

语不惊人死不休其体裁是 语不惊人死不休的体裁是什么

语不惊人死不休其体裁是 语不惊人死不休的体裁是什么
语不惊人死不休的体裁是七言律诗。七言律诗是中国传统诗歌的一种体裁,属于近体诗范畴,起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沈约等讲究声律、对偶的新体诗,它起源于南北朝,萌芽于齐梁新体诗,定型于初盛唐之间,在盛唐杜甫手中成熟。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