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天奇生活 > 教育 > 正文

十五的月亮打一成语是什么成语 十五的月亮打一成语是什么

2020-12-04 天奇生活 【 字体:

  十五的月亮打一成语的谜底是“正大光明”,十五的月亮正是又大又圆又明亮的时候,“正大光明”按照字面意思可以解释为,刚刚好又大又光明,两者解释相同,所以十五的月亮打一成语的谜底是“正大光明”。

2c351dc6033f33d0.jpg

  正大光明是出自宋代大家朱熹的《朱文公文集·卷三十八·答周益公》:“至若范公之心,则其正大光明,固无宿怨,而卷卷之义,实在国家。” 意指心怀坦白,言行正派。近义词还有光明磊落。

  还有乾清宫正殿高悬着由清代顺治皇帝御笔亲书的“正大光明”匾,由于它特殊的历史意义和近年来影视作品的不断渲染,几成清王朝的一大标志。

  正大光明造句

  1、他们所干的都是正大光明的事。

  2、为人做事应该正大光明,而不应该偷偷摸摸。

  3、十天之后,他便要正大光明的迎娶姜立。

  4、我们将为正大光明而战斗到死!

65b7a485b8d3e690.jpg

  5、战争中也必须坚持道义规则,正大光明。

  6、他在此事中所做的一切都是正大光明的。

  7、正大光明睡懒觉:过度睡眠真的会让人感觉更加疲惫?

  8、做事应该正大光明,何必鬼鬼祟祟,偷偷摸摸呢?

猜你喜欢

端午节祝福诗句 端午节祝福诗句大全

端午节祝福诗句 端午节祝福诗句大全

2024-06-03
16.5万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描写芒种的古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描写芒种的古诗词

2024-06-03
19.2万
芒种节气古诗有哪些 芒种的古诗有哪几首

芒种节气古诗有哪些 芒种的古诗有哪几首

2024-06-03
11.9万
芒种节气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芒种节气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2024-05-31
8.5万
赞美芒种的诗句 关于芒种节气的诗句

赞美芒种的诗句 关于芒种节气的诗句

2024-05-31
9.4万
270度是什么角 角的种类

270度是什么角 角的种类

2024-05-30
13.9万
25是质数还是合数 质数是什么

25是质数还是合数 质数是什么

2024-05-30
11.1万
28的因数有 因数的定义

28的因数有 因数的定义

2024-05-30
13.8万
32的因数 因数和乘数是否相同吗

32的因数 因数和乘数是否相同吗

2024-05-30
11.9万
33的因数 33的因数有几个

33的因数 33的因数有几个

2024-05-30
14.1万
热门推荐
相关推荐 更多 >>

十五的月亮打一成语是什么成语 十五的月亮打一成语是什么

十五的月亮打一成语是什么成语 十五的月亮打一成语是什么
十五的月亮打一成语的谜底是“正大光明”,十五的月亮正是又大又圆又明亮的时候,“正大光明”按照字面意思可以解释为,刚刚好又大又光明,两者解释相同,所以十五的月亮打一成语的谜底是“正大光明”。

十五的月亮打一成语 十五的月亮打一什么成语

十五的月亮打一成语 十五的月亮打一什么成语
十五的月亮打一成语的谜底是“正大光明”,因为十五的月亮正是又大又明亮的时候,所以得出成语“正大光明”。正大光明意思为心怀坦白,言行正派。出自《答吕伯恭书》:“大抵圣贤之心,正大光明,洞然四达。”

3.5打一成语 3.5表示什么成语

3.5打一成语 3.5表示什么成语
3.5表示的成语是不三不四。因为3.5既不是三,也不是四,所以是不三不四。这个成语在施耐庵的《水浒传》中,意思是不像样、不正派。形容不正派或不像样子;在《易经》中象征正道和大道;不三不四还说明一个人或一件事物不是在正道或大道上,有不务正业之意。

哑巴打手势打一成语 哑巴打手势是什么成语

哑巴打手势打一成语 哑巴打手势是什么成语
哑巴打手势表示的成语是指手画脚,这个成语的意思是说话时做出各种动作,但是哑巴说不出话,就只有做出各种动作了。形容说话时兼用手势示意。也形容轻率地指点、批评或随意发号施令。出处有《水浒全传》和《红楼梦》。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惟的意思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惟的意思是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惟的意思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惟的意思是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惟”的意思是“只”。《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是南宋的诗人范成大写的七言绝句,描写了初夏、晚春江南的田园景色。原文: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一寸光阴不可轻的上一句是什么作者是谁 一寸光阴不可轻上一句是啥

一寸光阴不可轻的上一句是什么作者是谁 一寸光阴不可轻上一句是啥
“一寸光阴不可轻”的上一句是“少年易老学难成”,出自于《偶成》,作者是南宋理学家朱熹。该诗是一首七言绝句,创作于朱熹晚年。相传朱熹年老时,散步到一所学堂时看到一群学子在室外池塘边打闹戏耍。当时正值深秋,梧桐树叶随风飘落,朱熹想到自己白头,不禁感慨万千,随口吟下这首诗,后人也把这首诗题名为《劝学》诗。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