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天奇生活 > 教育 > 正文

相逢何必曾相识打一成语 相逢何必曾相识表示的成语

2020-12-17 天奇生活 【 字体:

  相逢何必曾相识表示的成语是一见如故。意思是初次见面就像老朋友一样,形容初次相见就情投意合。出自先秦·左丘明《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其近义词有:一见钟情、一见倾心、一拍即合,一面如旧。

a1c957d086da0e81.jpg

  成语典故

  隋朝末年,羽骑尉房玄龄看不惯隋王朝的所作所为,毅然抛弃官职去投奔举义旗的秦王李世民。李世民对房玄龄早有耳闻,两人一见如故,都有相见恨晚之感。房玄龄跟随李世民走南闯北,九死一生,为李世民收罗有用的人才,唐朝建立后成为尚书令。

  一见如故造句

  1、我跟他一起走着,他就谈笑起来,高高兴兴,无忧无虑,非常孩子气,还真是跟我一见如故。

  2、隔断的空间,阔别的日子,思念的深情,送上温情的短信。忙忙碌碌的生活让联系断断续续,就让简简单单的短信传递一见如故的温馨。

a0ae782213743b40.jpg

  3、心有灵犀的感觉令我期盼,一见如故的感觉令我相见恨晚,与你相逢是最美的画面,深深的牵挂埋藏在隐隐的怀念,用浪漫拨动爱的心弦。

  4、我和你一见如故,这是人生最难得的事。

猜你喜欢

端午节祝福诗句 端午节祝福诗句大全

端午节祝福诗句 端午节祝福诗句大全

2024-06-03
16.5万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描写芒种的古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描写芒种的古诗词

2024-06-03
19.2万
芒种节气古诗有哪些 芒种的古诗有哪几首

芒种节气古诗有哪些 芒种的古诗有哪几首

2024-06-03
11.9万
芒种节气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芒种节气诗词 关于芒种的诗句古诗

2024-05-31
8.5万
赞美芒种的诗句 关于芒种节气的诗句

赞美芒种的诗句 关于芒种节气的诗句

2024-05-31
9.4万
270度是什么角 角的种类

270度是什么角 角的种类

2024-05-30
13.9万
25是质数还是合数 质数是什么

25是质数还是合数 质数是什么

2024-05-30
11.1万
28的因数有 因数的定义

28的因数有 因数的定义

2024-05-30
13.8万
32的因数 因数和乘数是否相同吗

32的因数 因数和乘数是否相同吗

2024-05-30
11.9万
33的因数 33的因数有几个

33的因数 33的因数有几个

2024-05-30
14.1万
热门推荐
相关推荐 更多 >>

相逢何必曾相识打一成语 相逢何必曾相识表示的成语

相逢何必曾相识打一成语 相逢何必曾相识表示的成语
相逢何必曾相识表示的成语是一见如故。意思是初次见面就像老朋友一样,形容初次相见就情投意合。出自先秦·左丘明《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其近义词有:一见钟情、一见倾心、一拍即合,一面如旧。

相逢何必曾相识前一句 相逢何必曾相识前一句是什么

相逢何必曾相识前一句 相逢何必曾相识前一句是什么
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前一句是“同是天涯沦落人”,该句主要出自唐朝诗人白居易的长篇乐府诗《琵琶行》。原文为“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猜成语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打一成语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猜成语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打一成语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代表的成语是同病相怜。这一句诗出自唐朝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意思是同样都是沦落世间的人,既然相逢,无论先前是否认识,都会同病相怜、同声相应,那又何必在意是否曾相识呢!

圆寂打一成语 圆寂打一成语的谜底

圆寂打一成语 圆寂打一成语的谜底
“圆寂打一成语”的谜底是:坐以待毙。解谜思路:圆寂指的是佛教徒脱离生死之苦,坐化归寂。“坐以待毙”的字面意思是坐着等死,符合谜面的句意,因此“圆寂打一成语”的谜底就是坐以待毙。在这个谜语中,“圆寂”是谜面,“打一成语”是谜目,谜底是“坐以待毙”。

一加一打一字 一加一打一什么字

一加一打一字 一加一打一什么字
一加一打一字的谜底是“王”,解这种谜语需要用到合成法,即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汉字组合起来构成谜底,一加一按照笔画的方式可以看作是“一”“+”“一”,这三个笔画加起来,就构成了“王”字。

123456789打一成语 12345609是什么成语

123456789打一成语 12345609是什么成语
“123456789打一成语”的谜底是:有衣无食。解谜思路:根据谜面,在“123456789”这串数字中,有1,但是没有10,因此可以推断出这个谜语的谜底为有1无10,即有衣无食。在这个谜语中,“123456789”是谜面,“打一成语”是谜目,谜底是“有衣无食”。
友情链接